一出好戏荐一本好书,这档豆瓣9.3的文化综艺你追了吗?

最近有一档文化综艺节目,被不少影视大号盛赞,凭的就是两个字:口碑!它就是《一本好书》。


一出好戏荐一本好书,这档豆瓣9.3的文化综艺你追了吗?


它的豆瓣评分高达9.3分,被人称为综艺界一股清流。然而,在我看来,这档节目的含金量,不单来自节目本身的高品质,还来自它在节目类型上的稀缺性。

关于这档节目,看看这一条豆瓣高赞短评:关老师很厉害,故事编得很完整。把一本书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有点有面地、完整地呈现给大家。


一出好戏荐一本好书,这档豆瓣9.3的文化综艺你追了吗?


这条短评隐藏着这档节目的秘密。

第一个关键信息:“关老师很厉害”。

关老师是谁?关老师全名叫关正文。去年有一档堪称爆款的文化综艺节目——《见字如面》,便是关正文担任总导演的作品。


一出好戏荐一本好书,这档豆瓣9.3的文化综艺你追了吗?


《见字如面》,一言以蔽之,就是邀请明星读信。读什么信?

比如,演员归亚蕾读萧红在1941写给弟弟的信。信中,字字句句尽是姐弟情深。尤其是,在病危之际,萧红仍旧写了的那一句:“中国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

简而言之,《见字如面》中的信件,纵横古今,浸透着写信人的家国大义,或鸿鹄之志,或一往情深……


一出好戏荐一本好书,这档豆瓣9.3的文化综艺你追了吗?


关正文“人如其名”,善于做节目,善于在文化和历史的故纸堆中,挖掘那些闪烁光芒的人文亮点。《见字如面》洋溢着的人文情怀,同样因关正文而延续到了《一本好书》之中。

事实上,《一本好书》的筹备早过《见字如面》,但因前者操作难度大,故先以《见字如面》小试身手。总导演关正文曾开玩笑说,《见字如面》只是《一本好书》的副产品。

第二个关键信息是“把一本书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有点有面地呈现给大家。”

《一本好书》第一季共12集,在每一集中,通过1小时的舞台剧,将一本经典好书的精髓,进行舞台化、影像化。

一本经典好书,改编成了一个舞台剧剧本,借由演技精湛的演员,360 度沉浸式舞台化场景,将观众带入一个仿佛亲临其境的千古故事。


一出好戏荐一本好书,这档豆瓣9.3的文化综艺你追了吗?


当然,《一本好书》并非把一本好书原原本本一字不差地搬演出来,而是抛砖引玉,适可而止,给足留白。

如此,既让这档节目的观众,领略到名著的核心魅力,照顾了观众的审美需求。又并非和盘托出,亦保留了观众的读书欲望。在这种过程中,达到荐书的愿景。

跟《见字如面》一样,《一本好书》邀请了耳熟能详的明星助阵。赵立新、王劲松、王洛勇、潘虹…都是业界公认的实力派演员。


一出好戏荐一本好书,这档豆瓣9.3的文化综艺你追了吗?


在娱乐为王的创作导向下,明星综艺呈现的内容多跟普通人的生活之间,横亘着莫大的鸿沟。《一本好书》没有走上这样的雷区。

换句话说,《一本好书》的口碑与意义,正是因为能够辐射普通观众的生活,给普通人的精神生活带来改变。

《一本好书》在第一集和第二集中,分别将《月亮与六便士》和《万历十五年》搬上了舞台,让这些经典,但可能曲高和寡的佳作,借由一档大众综艺,走入寻常百姓家。


一出好戏荐一本好书,这档豆瓣9.3的文化综艺你追了吗?


就我自己来说,《月亮与六便士》与《万历十五年》这两本书搁在我的书架上有一段时间了,正是通过收看这档节目,获得了意犹未尽的思考愉悦,才让我将这两本书的阅读提上了日程。

第一集中呈现的《月亮与六便士》,相信很多人哪怕没有读过这本书,也听说过这个名字。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这句出自书中的句子,被写字人高频引用。

月亮象征诗和远方,自由与理想,六便士代表着尘世生活。


一出好戏荐一本好书,这档豆瓣9.3的文化综艺你追了吗?


这是英国小说家毛姆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的是被说没有艺术天赋的证券经纪人斯特里,放弃家庭,放弃舒适的生活,从零开始转行当画家的故事。

赵立新扮演的毛姆,在故事讲述者与故事当事人两个身份中切换。

有时候,赵立新是拜访斯特里的毛姆。这时,他帮助斯特里夫人,挽回在画画上走火入魔的斯特里。他来到斯特里的住所,看到斯特里穷困潦倒,并质问斯特里:为了画画,你何至于抛妻弃子。


一出好戏荐一本好书,这档豆瓣9.3的文化综艺你追了吗?


忽而,赵立新又变成了故事讲述人。此时他置身故事之外,他向观众讲述故事的背景、人物的状态,对没有展现的故事细节,进行补充。

两个角色的切换,得益于《一本好书》启用了国内综艺少见的环形舞台,根据故事需要,环形舞台可以通过灯光、置景的变化,切割成不同的时空与场景。


一出好戏荐一本好书,这档豆瓣9.3的文化综艺你追了吗?


黄维德饰演的斯特里,按照今天的眼光,他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和父亲,他甚至是一个世俗意义上混蛋,一个无情无义自私自利的混蛋。

斯特里面对毛姆的质问与不解,他说:“你就是个蠢货,我都跟你说了,我必须画画。我身不由己。一个人掉进了水里,不管他游得好不好,他必须挣扎,不然就得淹死。”


一出好戏荐一本好书,这档豆瓣9.3的文化综艺你追了吗?


《月亮与六便士》描述的,正是这样一个身不由己的混蛋。它无意去进行人性的价值判断,它只是描摹人性中难以捉摸的切面。

最终,斯特里的命运走向何方,观众不得而知。因为《一本好书》在这里便戛然而止,观众欲知后事,只能前去阅读原著了。这就是这档节目旨在的“抛砖引玉”。

《一本好书》的魅力,不在于完整地呈现一本书的全貌,替代人们的阅读,而在于它激起了人们内心深处对经典的渴望与回归。

伴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一本好书》等匠心打造的文化综艺,市场需求量将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