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交會|這個至關重要但常被忽略的生產話題,被6位大明白說透了

10月11日,北京秋季電視節目交易會上,由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主辦,影視獨舌承辦的“電視劇有序生產的保障之道”論壇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行,導演閻建鋼、製片人鐵佛、導演劉家成、演員薩日娜、導演林楠、愛奇藝高級總監李蒞櫻等多位業內知名人士匯聚一堂,就如何保障電視劇有序生產這一問題,各自發表意見與觀點。


秋交會|這個至關重要但常被忽略的生產話題,被6位大明白說透了



電視劇無序生產,這一癥結的病因和藥方

在論壇第一環節,與會嘉賓就導致電視劇生產無序化的原因以及相應解決之道展開了分析。

導演閻建鋼指出,電視劇無序生產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於團隊的專業化程度不夠,偽專業化現象普遍。

“什麼叫偽專業化呢?幾乎電影都用不上的設備,我們電視劇組都能用上。動不動一個劇就要分A、B、C幾個組,那麼有一個組能吃飽,其它三個組一定是半飢餓,甚至是零生產狀態。”


秋交會|這個至關重要但常被忽略的生產話題,被6位大明白說透了

導演閻建鋼

這種無效勞動轉化為時間成本,並最終導致了製作的高成本。

現場,閻建鋼發出電視劇行業去偽存真的呼籲,“電視劇有序生產的保障之道最關鍵的就是提升製作團隊的專業化程度”。

同時,針對導演在拍攝現場的工作,閻建鋼提出“雙規法案”,認為導演應當在規定時間和規定地點完成拍攝工作。

“時間是有成本的,其實現在這麼多的影視公司生產同類型的劇目,你會發現它的成本懸殊特別大,這裡面刨掉演員的成本,其餘原因就是時間成本造成的。”


秋交會|這個至關重要但常被忽略的生產話題,被6位大明白說透了

製片人鐵佛

曾有多年編劇經驗的製片人鐵佛就現場拍攝過程中,是否應當改劇本這一問題發表了看法,指出現場改劇本並非侵犯編劇權益之事,而是在成全編劇的創作,主要有如下三個原因。

“第一,成熟的劇本一到現場,可能跟編劇想象的場景和美術定的場景不一樣,這需要技術性的調整;第二,還有政治尺度的把握。上了一定年齡的編劇,在這樣一個行當裡滾,知道哪些該碰哪些不該碰,一些新編劇在這方面沒有經驗。那麼從投資方和有經驗的導演來講,就覺得這個地方在拍攝時肯定要動。第三,原來設定的演員和真正拍攝時使用的演員在質感上不一樣,為了使這個人物出來得更鮮活,那麼這就需要創作性地調整劇本。”


秋交會|這個至關重要但常被忽略的生產話題,被6位大明白說透了

導演劉家成

導演劉家成在片場經常身兼導演與製片人雙重職位,豐富的製片人經驗使其對導演工作有了新的認識,他建議導演在有時間、體力和能力的前提下,嘗試一把製片人的活,儘管會佔用部分時間,卻始終利大於弊。

“首先,你節省了很多溝通的成本。當你遇到一個不太專業的製作團隊,你會花費很多精力去跟他溝通,去解釋,這太累了,影響藝術創作的質量。其次,我做了製片人後,把錢省下來了。例如談演員時,我們導演是不會跟他談錢的,這不是違規地去壓演員的片酬,而是希望他要一個合理的價格。我每次都會發自內心地跟他講,說你少要一點,我一個大的場景就出來了,這部劇品質又提高了一格,我對你的報答就是把這部戲拍好,將來你身價高了,可以到下一個劇組去要高價(笑)。後來出品人說至少節省了三分之一演員預算費,這就是發揮了我作為導演的一個優勢。再次,在拍攝當中,你可以知道什麼地方一定要花錢,什麼地方又可以稍微節省一下。最後,我又總結了一點,我做了製片人以後,對我的導演藝術創作是有幫助的,因為導演的藝術創作是比較單純的,你面對的是戲裡的人物。做了製片人後,主要面對的是錢和現實中的人,看多了後,你對人性的分析會更加準確。”


秋交會|這個至關重要但常被忽略的生產話題,被6位大明白說透了

演員薩日娜

演員薩日娜同閻建鋼一樣,同樣強調各生產部門的專業程度,指出各部門的專業程度決定了電視劇成品質量。燈光師、演員,乃至片場推軌道車的導演助理都需要具備專業化素質,否則將對電視劇生產造成負面影響。

“我拍了30年的戲,有的劇組非常專業,你去了以後會覺得特別得舒服,大家在一起也很開心。有的劇組去了以後,總在想,都拍了這麼多條,怎麼就沒拍到我?我很希望每進一個組,從開始的劇本到進入拍攝到最後的呈現,都是特別美好的創作狀態。但是這樣的劇組現在少之又少,我們只能儘量地選擇跟更加專業的劇組去合作。”

導演林楠認為在電視劇生產過程中,聽誰的很重要,這是一個以誰為中心的問題。想要有序生產,最簡單的就是選對中心。這個中心,無論是導演和製片人,抑或是編劇,都應當是一個有專業能力的人。


秋交會|這個至關重要但常被忽略的生產話題,被6位大明白說透了

導演林楠

他指出,在如今的電視劇生產過程中,“中心制”彷彿成為一種光環,等同跑馬圈地佔地盤的行為。

“其實從另外一個角度講,中心就是靶心,你要承擔一切,你最後無權跟任何人解釋過錯,你沒法帶著一張嘴,在每一個觀眾的耳邊去解釋這場戲我為什麼拍成這個樣,為什麼在這個景來拍,為什麼特效做到這個程度,你沒法去解釋,你能做的就是要承擔。如果把中心制改成靶心制,我估計大家也就不爭了,因為這本來不是一個好活。”

林楠提出,保證拍攝現場工作有序運轉是一個專業性問題,而作為導演,在生產過程中應當遵守“雙保原則”——前期保進度,後期保長度。

保進度即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拍攝工作,否則項目超期,將會造成出品方的巨大經濟損失;保長度即成品應當有足夠體量,“製片方挺不容易的,可能掙的就是最後5集的錢,別讓人家這點錢掙不到。”

“電視劇導演千萬別以為自己是搞藝術的,在雙保前提下,如果碰巧還有時間,那再展示一下你的才華。”


秋交會|這個至關重要但常被忽略的生產話題,被6位大明白說透了

愛奇藝高級總監李蒞櫻

愛奇藝高級總監李蒞櫻從平臺方角度,分享了其與電視劇製作團隊合作的經驗,指出平臺提供優質內容的前提是同優質製作團隊合作,而這個行業在一些時候,是由不專業的人在做很專業的事情。

李蒞櫻現場呼籲,“我們整個項目團隊都要有職業操守、職業信仰,才能讓我們的作品不會被老百姓罵,不會被老百姓吐槽,你以為他們不懂,其實他們真的可能比你們每個人都懂。”

總有些問題需要一邊生產一邊應對

論壇第二環節,與會嘉賓就電視劇生產過程中出現的突發狀況進行了交流。

其中,鐵佛、劉家成和林楠都不約而同強調安全問題的重要性,指出安全問題必須放在心上,不能掉以輕心,否則將會對電視劇生產造成巨大隱患。

劉家成同時針對生產過程中演員的檔期安排問題進行經驗分享,“檔期問題可以防範,我們籤合約之前就已經談清楚了,有檔期問題的不用。比如演員給70天,我說肯定不行,至少要100個工作日。包括我上一部劇《芝麻胡同》,何冰、劉蓓、王鷗是全程在組,簽了120天。”


秋交會|這個至關重要但常被忽略的生產話題,被6位大明白說透了

而有過一段製片人經驗的薩日娜因為曾經親歷過突發事件,因此對於生產過程中出現狀況的這一現象有更加深刻地體會。就一名演員的角度而言,她提出沒有任何一個演員有權要求現場不發生突發狀況。

在薩日娜眼中,劇組就像一個大家庭,所有人應當相互理解,“每一個劇組,你從早上一睜眼開始相處,一直到晚上收工回去,真的比家裡人相處的時間都長。這樣的日子,我們要過三四個月,有的時候是五個月。沒有理由,大家在一塊兒變成仇人,什麼話也不說。到了現場我先在車上坐著,到了拍戲的時候再下來,沒有這樣的理由,因為大家在一塊真的特別好。只要你去理解大家,大家也會理解你,你尊重這個職業,大家也會尊重你。”

論壇最後的觀眾互動環節,有觀眾發問:在電視劇生產過程中,如何最大程度打磨出盡善盡美的劇本?


秋交會|這個至關重要但常被忽略的生產話題,被6位大明白說透了

閻建鋼認為,導演在接觸新項目之前應當對劇本進行預估,“最起碼這個劇本在我心目中要達到60分以上”。投入拍攝時,倘若有充裕時間打磨,必定加以完善,做到最好。

“但是,不是每個項目都能給你這麼充裕的時間去做,因為一部戲不是導演感興趣的一個任性活動,它一定是一個商業項目,這個項目什麼時候上,這是沒辦法由你任性的。製片方好不容易磕下來男一女一的檔期,你說我不拍,不可能,既然你簽了合同,你就要盡這份心。”

鐵佛指出,投入拍攝前會同編劇細細打磨劇本,多則三四年,少則四五個月。而在中期拍攝過程中,“劇本肯定是會再調整,但那就是豐富了,例如根據演員的情況、根據場景的調度、根據各個方面去豐富它,但是不會傷筋動骨地去調結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