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爸爸帶孩子,有時候需要逼一下

1、

王先生某天在微信上給我發來一段視頻,並鄭重地囑咐我一定要看完。

4分多鐘的視頻描述的是一位爸爸,每天到學校接兒子,悄悄拍下兒子看到他的第一反應。

無論春夏秋冬,無論孩子看到爸爸的前一秒是在認真聽課還是在跟小朋友玩耍,只要看到了爸爸,兒子都無一例外地衝上去抱著爸爸高興地大叫“爸爸”!

這樣的畫面又美又暖,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能體會。


讓爸爸帶孩子,有時候需要逼一下

當聽到那個卷卷頭髮、大大眼睛的小男孩,激動興奮地大喊“爸爸”的時候,會由衷地感嘆,世界上的任何國家對“爸爸”、“媽媽”的發音都是一樣,還真是神奇。

我也去幼兒園接過孩子,知道當一個在幼兒園呆了一天的小朋友,看到爸爸媽媽時,那種雀躍的心情,而他們臉上的表情就是我們這些父母治癒心靈的良藥。

王先生之所以被這個視頻打動,是因為它觸動了他的心。

王先生小的時候,也很希望某一天爸爸會到幼兒園或學校門口來接他,但一次也沒有。整個童年每天接他放學的,不是家裡的親戚,就是父母的同事。

也許是畫面中兒子一次次撲到爸爸懷裡的笑容和擁抱,令王先生感同身受。所以他說以後他想去幼兒園接孩子,也要拍這樣的視頻,記錄兒子看到他一瞬間的表情。

起初,我是很擔心的。因為孩子從出生以來,一直是由我媽媽幫忙照看,王先生單獨跟他在一起的時間很少,所以兩人就不太親密。

加之兩個人脾氣都很倔,動不動就會起爭執,所以孩子平日都是粘著我的時候居多。

但恰好那段時間我換了工作,下班的時間比較晚,而王先生的工作時間則比較自由,所以家裡的分工只好變成了我早上送孩子去幼兒園,而他負責下午去幼兒園接。

從那以後,每天一到放學的時間,我的手機上就會出現各種孩子的照片或視頻,我在電腦裡用時間做標註,建立了一個文件夾,用來盛放這些珍貴的記憶。

而最讓我驚喜的,還是通過接孩子這件事,讓孩子跟爸爸之間有了更多相處的機會,可以互相交流感情增進理解,兩個人在一起也不會劍拔弩張了。

2、

在孩子生命的最初,媽媽因為可以提供食物和擁抱,所以在家裡的存在感要遠遠大於爸爸。可孩子會一天天長大,特別是在三週歲進入幼兒園之後,爸爸對孩子的影響就會超過媽媽,變得越來越大。

因為媽媽的天性是靠近,而爸爸的功能則是分離。

如果這時候孩子還粘著媽媽,尤其是男孩,明顯不利於他們的性格塑造。不過有時候,不是孩子戀著媽媽,而是媽媽把孩子當成生命的全部來對待,模糊了媽媽跟孩子之間原本應該有的界限感。這種情況下,即便爸爸想要幫忙帶孩子,媽媽也會表現得不願意,不放心,不捨得。

所以媽媽們扎堆的時候,也會常常聽到大家互相抱怨爸爸帶孩子的各種“罪狀”,磕了、碰了、傷了、病了,送錯幼兒園、培訓班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就連網上關於爸爸帶孩子的圖片中,也不乏爸爸一邊打遊戲一邊帶孩子,或者自己坐在超市推車裡,讓孩子推著他走的。


讓爸爸帶孩子,有時候需要逼一下


只是媽媽們在一起互相吐槽還好,大家哈哈笑過倒也沒什麼,如果回到家裡也跟爸爸這樣抱怨,那爸爸們好不容易燃燒起的帶孩子的勇氣,可能瞬間就被熄滅了。

也許爸爸帶孩子剛開始是不如媽媽細心,但仔細想想媽媽自己,誰不是從新手一步步修煉來的呢?如果永遠不給爸爸機會,那他可能真的就會跟孩子越來越遠,感情也會逐漸疏離。

爸爸的威信樹立不起來,等孩子到了青春期,會更加叛逆,不服管教,媽媽等到那時再後悔就晚了。

即便是天性乖巧的孩子,缺少爸爸陪伴的童年,終究會成為他們一生的遺憾,而造成遺憾的媽媽們,又於心何忍?

3、

小K曾經也是個男主外,女主內的全職媽媽,老公在家就只會上網玩遊戲,家裡所有的活全是她一個人扛,兩個孩子小K親手帶大,自然也是跟小K更為親近。

可是當老公生意失敗後沒有了收入來源,而一直從事新媒體運營的小K相比老公更容易找工作,於是為了賺錢養家,小K只能把兩個孩子交給老公,自己出去上班賺錢。

每個星期小K週五回週一走,跟孩子相處的時間只能按小時計算。雖然想孩子,但為了生活也沒辦法。

不過,因為她出去上班,老公卻像完全變了個人,跟孩子們的關係也完全不一樣了。

上午因要送二寶去幼兒園,大寶就自己去上學。晚上要幫大寶輔導作業,二寶就自己玩,以前不喜歡爸爸的兩個孩子,現在沒了媽媽撐腰,只能喜歡爸爸。而且相處之後,他們發現爸爸也沒這麼糟糕,現在每天對著爸爸也是又摟又親的。看著一家其樂融融的樣子,小K覺得每個星期兩邊奔波也沒那麼辛苦了。


讓爸爸帶孩子,有時候需要逼一下


4、

沒有人天生就是好父母,當爸爸也跟媽媽一樣,需要有機會,需要多練習,在育兒的實戰中總結經驗,提升自己。奶粉第一次衝不好,下一次一定會進步;尿布這一次沒包緊,下一次就會更好。

當他們懷抱著柔軟可愛的孩子,父性的光輝也會隨之激發。同樣,孩子純淨的視角和笑容,能會將他們心中的焦慮和挫敗融化,漸漸撫慰他們內心的悲傷。

所以,下次當媽媽們抱怨爸爸不帶娃不顧家的時候,不妨試著懶一懶,放手逼著爸爸們親自動手,說不定一個超級奶爸就這樣誕生了!

作者介紹:陳妍,親子關係諮詢師、國家育嬰師,專注親子關係、家庭教育、兒童心理。代表作《窮養一個男孩,毀掉三代人》、《我調查了100組家庭,發現既能上班賺錢,又不需要老人幫忙帶孩子的媽媽,根本不存在!》微信公號:陳妍媽媽,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