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投資者」爲何在汽車圈這麼紅?|中國汽車報

“戰略投資者”為何在汽車圈這麼紅?|中國汽車報

10月20日,長安汽車發佈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重慶長安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擬引入戰略投資者。具體而言,新能源科技公司擬通過公開掛牌增資擴股引入不少於3家戰略投資者,本次增資擴股擬以現金方式進行,增資的股權比例不低於51%。即增資完成後,長安汽車持有新能源科技公司的股權比例將不超過49%。

“战略投资者”为何在汽车圈这么红?|中国汽车报

長安汽車在公告中表示,“本次增資旨在加速‘香格里拉計劃’的佈局落地實施,助推新能源汽車業務加速發展。”近年來,伴隨傳統汽車業務業績的下滑,長安汽車加快了自身轉型調整的步伐。2017年10月,長安汽車發佈了“香格里拉計劃”,計劃到2020年完成三大新能源汽車專用平臺打造,到2025年,開始全面停止銷售傳統意義的燃油車。

這已不是第一家招募戰略投資者的車企,包括觀致、寶沃、奇瑞、華晨等車企都已引入或計劃引入戰略投資者。這些車企為何要引入戰略投資者,戰略投資者的加入會給企業帶來哪些影響?這還要從企業自身的處境談起。

“战略投资者”为何在汽车圈这么红?|中国汽车报

處境大同小異

引入戰略投資者,歸根結底是因為“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無論是獲獎無數的觀致,還是源於德國的寶沃,這些企業背後都面臨著一個共同的問題——運營狀況不佳;對於長安新能源計劃引入戰略投資者,有人直呼“新能源燒錢太快,長安已經承受不住,還得找人分擔。”目前長安汽車正在經歷較大程度的內部調整,包括合資公司表現平平,確實給長安汽車帶來了一定壓力。

“战略投资者”为何在汽车圈这么红?|中国汽车报

車企通過招募戰略投資者的方式,根本目的是為了盤活企業,使其得到更好發展。根據企業所處的境遇不同,對於戰略投資者的需求也不盡相同。“以觀致為例,在寶能入主之前,觀致的研發能力和技術實力都有很多可取之處,但由於連年虧損,日常運營難以為繼,原東家自身情況也不理想,所以當時觀致的處境比較被動。”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觀致的首要需求是存活下去,而寶能也正好看中了觀致的軟硬實力,最終“牽手成功”。

對於一些企業來說,引入戰略投資者還有其他的目的。

企業吸引戰略投資者,不僅可以減輕自身壓力、輕裝上陣,還可以藉此引入更好的管理理念、更先進的技術、更高端的人才等,這由企業自身的需求和實際情況決定。

該業內人士說。

作為投資方,為何要幫助這些運營不佳的企業,他們的需求更引人關注。戰略投資者的投資目的包括實現企業的長期目標、提高市場佔有率、為開拓新市場而獲得市場準入、實現規模經濟效應、劃分財富最大化、多元化經營等。通過收購目標公司的人才、技術或知識產權、資產、營銷渠道等各類資源進行整合並納入收購企業中,為企業未來發展進行技術儲備,從而提升收購企業的綜合競爭力;通過收購競爭對手,提高收購企業的市場份額和利潤水平;通過收購供應商,保證貨物供應,並降低採購成本;通過收購銷售商,控制銷售權,並降低交易成本等費用。

“战略投资者”为何在汽车圈这么红?|中国汽车报

因此,戰略投資者一般投資於能夠開拓市場、提高市場佔有率的領域,利用目標公司已有的生產經營體系,特別是銷售體系,迅速實現爭奪新市場的目標。如寶能集團入主觀致,實際上就是為了鋪平其造車之路,藉由觀致的技術、生產資質以及工廠,涉足造車領域。

長短利弊不可避免

企業引入戰略投資者,從根本目的上來說不單是為了解決“燃眉之急”,而是為了追求長期、穩定的發展。事實上,戰略投資者也是為謀求戰略發展利益,收購併長期持有目標公司股份,並積極參與目標公司的治理的法人投資者。

“战略投资者”为何在汽车圈这么红?|中国汽车报

對於車企而言,戰略投資者的引入,最直觀的好處是帶來了資金支持,從而減輕自身經營壓力。對於其未來發展,戰略投資者能夠幫助企業改善股東結構,並建立起有利於今後上市的治理結構、監管體系、法律框架和財務制度。與此同時,戰略投資人特別是國際戰略投資人所攜帶的市場視野、產業運作經驗和戰略資源,可以幫助企業更快地成長和成熟,可能產生立竿見影的協同效應,從而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改善企業的收入成本結構,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並最終帶來企業業績和股東價值的提升。由於戰略投資人更注重長遠利益,所以戰略投資人往往會更積極地參與到對企業的規劃和治理,而非像風險投資一樣只看中收益。同時,戰略投資者還會提供自身資源來支持企業發展。

但凡事都有利弊,引入戰略投資者也可能對企業存在不利影響。“由於戰略投資者一般會比較積極地、深入地介入公司的經營管理,因此公司的原股東需要放棄一部分控制權,如果戰略投資者持有股權比例較高,或者公司股權比較分散,原股東特別是控股股東的股權很容易被稀釋,甚至可能會喪失對公司的控制權;戰略投資者的加入可能會要求企業改變傳統的管理方式,並帶來一套完全不同的管理思路,適應過程將是一個比較艱難的階段。”有業內人士表示,引進的戰略合作伙伴,能夠通過合資合作或其他方式,給公司帶來資金流、先進技術、管理經驗,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推動公司技術進步固然是好事。但是,車企在引進戰略投資者的過程中,應注重戰略投資者的選擇,防止“合得快、散得快”。

“战略投资者”为何在汽车圈这么红?|中国汽车报

“夥伴選擇不當,沒有穩定的合作基礎,雙方形成利益違背,不僅不能使公司取得進步和發展,反而會使公司停止不前。”上述業內人士表示,公司在選擇戰略投資的夥伴時,並不一定非要尋求與國內外一流公司合作,關鍵在於合作能否產生優勢互補的效應。同時,要審核戰略投資者的資質條件。

公司之間的產品應該有一定關聯度,業務緊密,產業、產品構成上下游關係。另外,戰略投資者應具有行業領先技術,能夠提高公司的競爭力。與此同時,戰略投資者的公司文化至少應該與企業有一定共性,或明顯強於目標公司,能夠給公司帶來先進的現代管理模式、理念和機制。

他認為,合理的利益分配和風險防範與分擔,同樣是合作成功的保證,也是激發成員積極性的關鍵所在。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組建股份公司,帶來了資金、技術、管理、人才、資源和市場等各種要素。更重要的是,它能促進建立更適應現代公司制度要求的產業結構,有利於把改制後的公司做大做強,對提升企業競爭力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战略投资者”为何在汽车圈这么红?|中国汽车报

爆料熱線:

010-56002742;[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