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女皇武則天之墓,屹立千年不倒的乾陵!

歷朝歷代中,最宏偉壯觀的皇帝墓大概就是武則天的萬年壽域--乾陵。武則天,中國兩千多年封建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壽命最長(82)的皇帝之一。

乾陵位於陝西省咸陽市乾縣的梁山上,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時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個,也是唐陵中唯一沒有被盜過的陵墓。

一代女皇武則天之墓,屹立千年不倒的乾陵!


選址

據史書記載,唐高宗將要病逝時,武則天便派人去尋風水之地安葬唐高宗。當時武則天選中兩個風水師傅,一個是四川的袁天罡,另外一個是皇宮中的太史令李淳風。袁天罡尋遍各地都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風水寶地,有一天他夜觀星象發現一座山頭紫氣沖天,於是袁天罡便在此地做下記號,拿出一個銅錢用土埋上,便回去覆命。

李淳風也在各地尋找風水寶地,一天中午,他在一座山頭的石頭上看出了一些端倪,山上的巨石彷彿是一位婦人裸睡在藍天之下,不僅有清晰的五官,其它該有的器官應有盡有,最主要的是在兩條腿之間有一條清泉流出。李淳風極為驚訝,便擺出八卦,拔出髮針插入土中,隨後也匆匆回去覆命。

一代女皇武則天之墓,屹立千年不倒的乾陵!


當二人回去覆命時才發現選中的是同一個地方,武則天也極為吃驚,於是派人來查此地。當大臣們來到此地,找到李淳風的髮針,拔出來之後驚奇的發現:袁天罡的銅錢也在下面,而且髮針剛好插在銅錢的錢眼裡。於是,武則天便把陵址選在了梁山,即當今乾陵。唐高宗李治死後便安葬於此,及至武則天駕崩也隨丈夫葬在這裡。

一代女皇武則天之墓,屹立千年不倒的乾陵!

修建

乾陵最著名的就是它氣勢磅礴的陵園規劃,以及地表上大量的唐代石刻。乾陵修建時,正值盛唐,國力充盈,建築宏偉富麗,堪稱“歷代諸皇陵之冠”。

古代帝王登臨帝位後,便開始為自己營建陵墓。秦始皇初即位秦王便開始在驪山建造自己的陵墓,直至秦始皇病死沙丘,歷時十幾年仍未完成。漢武帝即位第二年就勞師動眾、大興土木,營建茂陵,耗費整整五十年時間。唐太宗昭陵自貞觀十年首葬文德皇后到貞觀二十三年葬太宗李世民,營建了十三年。據乾陵《述聖紀碑》及有關史料記載:弘道元年十二月,武則天令吏部尚書負責在梁山營建乾陵,歷經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三代乾陵才大致完成,共耗時三十年之久。

一代女皇武則天之墓,屹立千年不倒的乾陵!


無字碑

乾陵無字碑,為武則天所立,因碑上未刻一字而得名。無字碑上為何無字大概有四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武則天立無字碑是用以誇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達。

第二種說法,武則天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立無字碑是聰明之舉。功過是非讓後人去評論,這是最好的辦法。因為武則天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需要否定的地方。

第三種說法:為維護道家統治,防止儒家登臺,把儒生殺的血流成河,武則天知道歷史多數是儒家編寫,如果不立此碑,那一代女皇的名聲將徹底成黑。

一代女皇武則天之墓,屹立千年不倒的乾陵!


當代觀點:陝西文物研究所在一次考查時,無意中發現在無字碑的陽面,從上到下刻滿了方格子。經考證,這些並不是後人刻上去的只有一種可能,它們就是當初準備在石碑上刻字用的,而且已經準備好了碑文。那麼,已經準備好的碑文為什麼沒有刻在石碑上呢?歷史學家做出推測:武則天生前已經將碑文撰寫好,並交給了李顯。武則天總攬大權幾十年,但神龍政變後,武則天被迫讓位給李顯,恢復國號為唐。李顯雖是武則天的親生兒子,卻長期在惶恐中度日,重登皇位後雖然不能發洩憎恨,但也講不出對母親歌功頌德的好話,只好不說不刻,為武則天留下了一塊無字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