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老母亲也去参加钢琴考级,是一种什么体验?

如果老母亲也去参加钢琴考级,是一种什么体验?

为了破除“暴躁琴妈”的魔咒,我决定以身试琴。

非但亲自跟娃学琴,还一起和娃报名考级。

亲测,果然,这个钢琴不简单。

周末,台风来袭,天怒人怨,不宜出行。

但老母亲的钢琴考级就排在这一天,我怎能不出门?

以前我是怎么吼娃来着:“磨蹭什么,天上下铁也要去上课!!!”

以前我怎么吼队友来着:“下个雨就不想送娃上课了?你有没有点革命精神?”

所以,平时吼的太放肆,是会遭天谴的。

乖儿子钢琴考级是个艳阳天,而老母亲我钢琴考级则遇到了台风登陆!!

怨谁呢?既然扬言要做乖儿子的表率,老母亲只能背着包,饿着肚子,孤零零冲入大雨之中。

(别问我为啥是饿着肚子,我不会告诉你1:30分考,老母亲居然紧张的吃不下饭)

如果老母亲也去参加钢琴考级,是一种什么体验?

都说学琴是亲子关系的一大劫难。

单(sha)纯(gua)如猴,曾经不要脸地觉得,历劫嘛,打两声闷雷,吐两口血,元神就可以金光闪闪了。

既然娃学琴枯燥,那么温柔的老母亲陪着娃一起学不就得了。美其名曰,浸润式督促。

自己跟着学,也知道娃练得究竟如何,也免得娃儿们大了再把“父母”送去老年大学回炉再造!

咱不是常年教育娃,学习要讲自主性么?

就这样,猴非常自觉的和娃一起练钢琴。一起报名考级。

事实证明,猴是too 羊 too Simple!

把娃亲手推坑里后,老母亲也跟着毅然决然地跳了进去。

如果老母亲也去参加钢琴考级,是一种什么体验?

一入琴坑深似海,始知琴字最艰难!

老母亲的理想状态,当然是高标准严要求,不许弹错一处。然而,大脑的指令,手指不见得搞得定。

不长不短一首曲子,中间按错一个音。第一次,很坚决地重来。咱说好要给娃做表率的。

继续,开头顺利,中间也过了,马上要结尾了,一个不小心,又错了!狠狠心,再来!。

于是,我就这么开启了循环模式!错了,重来!

我怎么就这么不小心呢?

正在刷牙的娃从卫生间冲出来,含着一嘴泡泡很不客气的叫到,“妈妈又弹错了,这么简单都出错,要打屁股了!”

听着娃的数落,我不由心头一阵恶火,老娘自己弹错了自己也急得呀,你烦什么烦!

咋就这样弹不顺溜呢?

它就这样弹不顺溜啊,不下个狠功夫,换谁上也不顺溜啊!

但既然叫狠功夫了,换谁谁都要蜕层皮啊!

老娘正在蜕皮,你急啥!!!

刚想把口恶气怼回去,一想不对!娃是为了我好啊!!!

冷静理智如我,不能发火,不能罢工,必须重来!!

我终于体会到娃被老娘逼着不断重来的那种心情了!

原来,凡是和琴/情相关的,无论是弹琴,还是谈情,哪有顺溜的,不三生三世虐个遍,五洲大陆闹个透,都不好意思出来混!

苍天啊,可曾绕过谁!

老母亲不亲自历劫,怎知娃练琴的苦。

娃儿啊,为娘错了!!!

如果老母亲也去参加钢琴考级,是一种什么体验?

临到报名,我还是抽抽了,练那么少,又不专心,万一没考过,被乖儿子打屁股怎么办?今后这老脸没处搁事小,教训起娃来腰板不直就亏大了。

脑补一下画面:

  • 你这次考试怎么考这么差,平时我怎么说你的?
  • 妈!你自己上次钢琴都没有考过,好意思说我?

我怂了,自动比乖儿子降低一个级别。美其名曰,论基础的重要性。

就这样,我英勇的报了成人钢琴1级。

自从知道猴做了这么个决定,老公就送了100个白眼,在老公看来钢琴是可以跨级报名,哪个成年人没事去考1级?

你看,男人就不知道基础的重要性!

如果老母亲也去参加钢琴考级,是一种什么体验?

冒着暴雨,我来到考场,成人考级较之孩子们的场次,人数寥寥。但事实证明成人1级2级也是有人考的。老公错了!

更关键的是,我不是唯一一个亲历考场的陪读琴妈!我找到了组织!

成人考级目测分成3个阵营:

  • 真爱派,纯粹为了兴趣来考的有志青年和优雅中年。
  • 老年欢乐派,跳跳舞,弹弹琴,老年生活真精神。
  • 陪练老母亲,这是一个特别吃苦耐劳,忍辱负重的群体。

刚进候考礼堂,就看见一个小朋友,我以为是搞错场次的,结果小朋友很大方的说,“我是家长!”。

我顿时觉得没拖一个家长来陪考,亏了。

如果老母亲也去参加钢琴考级,是一种什么体验?

上一次送娃考试的时候,老母亲反复关照娃,不要紧张;只要足够熟练了,就不会紧张;紧张都是因为不够熟练。

教训娃,老母亲都是一把好手,但真进考场体验,那就两说了。

之前送娃来考级时,娃和几个同学没心没肺的打闹,也没看出多紧张。怎么换了老母亲,就不一样?

事实证明,老母亲们更怂。毕竟,离开考场太久,实战经验已经比不过孩儿们了。

和我一起进考场的,还有另一位老母亲,候场时间,两个老母亲一起抽抽,怎么办,怎么办,没有练好,要不要紧??考不过,只能给娃做反面教材了。

内心深处只能这么自我安慰,反正“家长”没有陪在边上,这个时候若丢人,家长不知道就好!!

廉颇老矣,尚能考否?

考级过程很快,4-5人一批进小琴房,两个老师盯着,坐下一段音阶,三首曲子。

我不幸是第一个上的,本来练得不够,底气不足,一边怕“家长”打屁股、一边烦队友“讽刺”,一想多就抽抽,一个不小心就弹错了。

考场上弹错一个那还了得?我更紧张了!手指都抖了,弹出来的音自带颤音效果。

冷静理智如我,冷静理智如我!赶紧弹完,什么轻啊重啊,什么感情调调啊,算了吧,都是平时练着玩的,正经场合,弹完就好,弹完就好……

考试的琴不顺手,不能怪我啊!(别给自己找理由!)

人多了紧张啊!(紧张是因为底气不足,说到底练得不够!)

平时盯你作业,我哪有时间练琴啊!(时间都是自己挤的,工作快点不就行了?)

我突然觉得,若娃把我日常的“敦敦教诲”都记牢的话,那我此刻简直无地自容!!!

看到了吧,人要给自己留活口,老母亲也不能太绝!

如果老母亲也去参加钢琴考级,是一种什么体验?

离开之际,我默默在门口听了会,半斤八两,大家其实还不如娃娃们呢!

唉,娃娃们太不容易了!!回家一定要给儿子加个鸡腿。


我们为什么要给娃学钢琴?

为了修身养性,为了提高娃艺术修养?

或者,单纯是因为,学一门乐器是当下标配?

……

有人说,几千万人在学钢琴,钢琴是来自父母的礼物,是人生应有的一章华彩。

这个说的有点高大上。

我承认,让娃学钢琴时,没想那么多,简单的觉得,乐器当代孩儿们的标配。通一点乐理,总归没坏处!

……

学着,学着,我深刻体会到了学琴的酸甜苦辣。

音乐素养也罢,功利技能也罢,

我觉得,通过练琴,最大的提升是锻炼了韧劲!

反复错,不停收拾心情,重来,这也许是历劫的真谛!

平凡如我,并不具有多高的音乐天赋,也不指望有所成就,

对得起自己就好!!!

相信韧劲,勤奋,这些练琴的副产品将受用终身。

……

也许未来,娃在教育小小娃的时候,可以自豪的说一句:你爸当年就是这么来的!偷什么懒!

……

如果老母亲也去参加钢琴考级,是一种什么体验?

猴年妈曰,讲述成长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