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医生一罢工,全国死亡率下降50%”这一说法?

shcho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医生一罢工,全国死亡率下降50%?

这怕不是在开玩笑??首先,确实有出现过医生大范围罢工,死亡率下降的情况。但是,这里面是有原因的。

一部分病人,治疗的时机不对,往往一些严重疾病的晚期,面临高危险的手术。如果保守治疗,那可能还有几个月寿命,但是承担一定风险,存活下来的话,五年生存率能大幅度提高。

这时候,你是做手术还是不做手术?

另外,医生水平有参差不齐,医院也有上下之分。患者还有各自的经济上的差距。所以每个个体即使是类似的疾病,受到的治疗也不同。

总的来说,由于医生的存在、医疗水平的提高,各个地方的人可预期寿命都在提高。

但,随着寿命提高,癌症等严重疾病的比例就提高了,医疗难度也随着剧增。

本来只能活到50岁,因为医生的存在,现在活到78了,得了癌症,你说,这是医生的错么?

如果觉得有用,您就给点个赞、粉个好友呗。

大约花费0.3KB的流量,哈哈哈哈哈。

毕竟,我辣么萌~


不哈韩的小韩


根据严肃研究,确实出现了“医生罢工,病人死亡率下降”。事实是,尽管罢工发生,很多医生依然在工作,急诊与紧急手术依然正常开展,但这仍然不能全部解释死亡率下降的事实。确实存在一定数量的病人,因为没有被治疗或者进行非绝对必要手术,死亡时间延后了。即便如此,并不能据此否认现代医学治疗的价值,多数人的寿命都因为现代医学而延长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更因为现代医学而大幅改善。

这个问题并不是简单几句话可以解释清晰的,您最好仔细读一读这篇文章。

医生罢工,患者确实会更少死亡——看一看学术期刊的严谨研究

目前对于这个问题最严谨的学术研究,发表在著名医学学术期刊《社会科学与医学》(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上。

2008年,美国埃默里大学、乔治敦大学(Emory and Georgetown Universities)和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的索尔维格·坎宁汉(Solveig Cunningham)和萨利姆·优素福(Salim Yusuf)领导的学术团队,通过分析1976年至2003年,全球范围的医生和护理人员罢工情况,梳理发现以下事实。

在已记录的医护人员罢工情况中,罢工时间持续了9天到17周不等。所有的不同研究都表明,在医疗罢工期间,人口死亡率要么保持不变,要么甚至发生了下降。没有一项研究发现,在罢工期间,死亡率增加。

死亡率下降的关键因素是,非必须的和非急诊手术在罢工期间停止,这是死亡率在罢工开始后稳步下降的关键原因。

1976年1月美国加利福尼亚洛杉矶,医生举行罢工抗议飙升的医疗事故保险费。在五个星期中,大约50%的医生停止了治疗,除了紧急情况以外,医生们拒绝开展任何治疗。第一周,每10万人死亡21人,到第六周,每10万人死亡13人,第七周,每10万人死亡14人。且当时死亡率低于前五年的平均值。罢工结束后,医生返回工作岗位,死亡人数随之上升。1976年罢工结束后两周,死亡人数与1975年同期相比,死亡人数增加了90多人。

而1983年,以色列耶路撒冷的一项长达数月的医生罢工,病人死亡率并没有明显增加或者降低。1983年3月2日至6月26日,由于以色列政府与医学协会之间的劳资纠纷,耶路撒冷1万1千名医生中的8000名医生开始罢工,不过,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开设了独立的救助站,收治紧急病例

坎宁汉和他的同事们比较罢工期间死亡证明的数量,并选取了1982年2月到9月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研究发现,罢工前和前一年同样时间内,死亡人人数相同,为89人;罢工期间死亡人数比前一年少6人,而在罢工后的10周内,死亡人数比1982年同期增加了7人。

非常有意思的是,美国纽约州1984年至2004年期间,医院护士罢工直接导致病人死亡率上升。护士罢工使得罢工期间入院的患者院内死亡率增加了19.4%,30天再入院率提高了6.5%。大家以后看病真的得和护士搞好关系,护士的护理质量对于病人的意义被铁一般的数据所证明了。

更多研究发现,在7起医生罢工事件中,4起罢工期间死亡率下降,3项罢工期间死亡率没有显著变化。

还有研究发现,与医生罢工研究相比,当周末医生较少时,此时入院治疗,死亡率会明显上升。英国卫生部长杰里米·亨特(Jeremy Hunt)表示,如果你在星期天入院,你死的可能会比周三高出15%。

医源效应——患者死亡减少的真实原因

医源效应(iatrogenesis),是指医疗过程、药物治疗或者医疗器材,对病患造成的不良影响。由于诊断不周、药物过量或者非危及生命的自主手术中,确实存在一定数量的患者死亡情况发生。

华盛顿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 in Washington)2000年的一项报告估计,美国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其中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可归因为医疗错误,间接导致44000至98000人死亡。这一死亡人数占美国所有死亡人数的2%至4%。这一数据极其粗糙,有很大的估算成分。而且事实上,这部分死亡人数,实际应是预期寿命减少,也就是说,其中很多病患,即便没有手术或者药物治疗,也会在六个月到一年内死去。

也就是说,医生罢工后病人死亡率下降的真实原因是如下几点:

1.尽管医生罢工了,但是急诊和必须开展的紧急手术并没有停止,医生并没有眼看着病人死去,必须救治的依然治。

2.很多罢工发生时,医生们都自己私下执业,依然继续给病人看病。这就好像张大妈邻居是医生,最近医生罢工了,但是张大妈找邻居看病,医生肯定不会不看的。


3.如果医院护士罢工,那么病人死亡率会显著上升,即便病好了再入院治疗可能也更高。

4.确实存在医源效应,也就是过度治疗和非必要手术使得病人死亡风险升高,但是这些病人中的大多数,即便不治疗,也会在之后六个月到一年内去世。

5.即便医生罢工病人死亡率下降是事实,也并不能据此否定现代医学的价值。

寿命增加,生活质量改善——现代医学成果斐然

任何一个清醒的人都能意识到,我们今天活得更长、生活质量更好了。在全球所有国家中,活的更长活的更好的人,一定来自于富裕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而不是一个经济落后,食不果腹但环境优美的落后非洲国家。

美国马里兰州国家卫生统计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的肺炎和流感的年龄调整死亡率从1950年的每10万人26.2人下降到了1989年的13.7人。而所有原因导致的年龄调整死亡率从每10万人840.5人下降到每10万人523人,相差317.5人。预期寿命增加了7.1年。美国1950年到1996年,脑血管疾病(主要是中风)的死亡率下降了三倍多,每年死亡人数减少约13万人,预期寿命增加1年多一点。1950年至1995年间,美国心脏病死亡率下降了一半以上,平均寿命增加了约3岁。

中国的数据更是成就巨大。中国急性传染病发病率由1949年前的2万/10万下降到203.4/10万。人口死亡率由1949年前的33‰下降到1994年的6.49‰。国民平均预期寿命已从1949年前的35岁提高到目前的70.80岁,比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指数高出10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儿童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据全国妇幼卫生监测报告,中国的婴儿死亡率由五十年代初期的200‰下降到2015年的8.1‰,201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0.7‰。1950年至1980年,中国婴儿死亡率的年平均下降速率在5%以上,此下降速率既快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婴儿死亡率下降速率(2.5%),也快于发达国家年平均下降速率(4.6%)。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的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年平均下降速率分别为6.50%和5.85%。目前,没有一个人均年收入和中国相近的国家达到如此水平。中国于197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儿童计划免疫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有效地降低了相应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这一切成绩的取得,其背后都是现代医学科学直接推动的结果。

总结

综上,确实发生了医生罢工后病人死亡率下降,但真实原因是如下几点:

1.尽管医生罢工了,但是急诊和必须开展的紧急手术并没有停止,医生并没有眼看着病人死去,必须救治的依然治。

2.很多罢工发生时,医生们都自己私下执业,依然继续给病人看病。

3.如果医院护士罢工,那么病人死亡率会显著上升,即便病好了再入院治疗可能也更高。

4.确实存在医源效应,也就是过度治疗和非必要手术使得病人死亡风险升高,但是这些病人中的大多数,即便不治疗,也会在之后六个月到一年内去世。

5.即便医生罢工病人死亡率下降是事实,也并不能据此否定现代医学的价值。各个国家的经验均表明,现代医学是增加人口预期寿命,改善生活质量的有力武器。

医生罢工病人死亡率降低这个事实,属于典型的统计信息失真

。统计数据确实说明了当医生罢工时病人死亡率降低这个事实,但统计数据却说明不了当医生罢工时,医生们依然在救死扶伤,开展急诊,救治紧急危重病人。拯救生命是医生的天职,绝不会有医生在人即将死去前袖手旁观。这使得医生这个职业通过罢工来解决问题显得格外无力。假如医生们严格执行罢工,绝不收治任何病患,我想患者们真的会死给你看的。

现代医学取得的巨大成就面前,我想,很少有人蠢到生了病不去住院看医生,而是跳大绳、法师做法来救命了吧。


黄油猫


这个“医生一罢工,全国死亡率下降50%”的说法是没有任何数据支持的,因此就是谣言。

但是,确实有一个报道,是在以色列,医生罢工了两个月,死亡率降低了30%[1]。不过,虽然罢工了,不是所有的医疗活动都停止了,对于危急的情况医生还是在处理。所以,对于可做可不做的医疗活动,确实有可能因为过度医疗反而带来危害,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有人系统地分析过医生罢工对死亡率影响的研究,找到七项研究,其中四项报告里都发现罢工后死亡率下降,但是另外三项研究则发现罢工期间或之后死亡率没有显着变化。这里没有一项调查看到罢工期间死亡率增加。对于这个现象,正确的解读就是这些可有可无的治疗,对患者肯定不是性命攸关的问题,即便不做也不会要命,做了反而有危险。

在有的调查里,罢工期间死亡率下降了,但是罢工结束后死亡率又飙升了,这是因为一些可有可无的治疗,因为罢工而推迟,在罢工结束后又进行了,而且由于库存量过大,医疗系统超负荷运行,事故的可能性也增加了。

有趣的是,有人也分析了从1984年到2004年间美国纽约州护士罢工的影响,发现住院病人死亡率增加了19.4%,而且病人出院后一个月内再次住院的比率也增加了6.5%,说明在护士罢工期间医院提供的护理质量受到影响。

所以,这些数据并不能否定医生、护士能给患者的很重要的帮助,但是绝对提醒了过度治疗所带来的问题。

至于全球“三分之一的死亡是由于不合理用药,三分之一的死亡是医疗事故”,这个肯定是不靠谱的。真实的情况是,2016年一个在BMJ杂志上的报道指出,因为医疗错误导致的死亡,在美国占第三位,但是如果看绝对数字,那只有大约12%,虽然还是比较惊人,但是远远没有66%那么多。

参考文献:1. Siegel-Itzkovich J. BMJ. 2000. 320(7249):1561.


一节生姜


这个说法可能是真的,但是背后的原因根本就是一个统计学上的误区,而不是什么医生都是图财害命这种哗众取宠的说法。

这是一篇传播很久的微信爆款网文,我我截选一下相关的内容:

1976年哥伦比亚的堡高塔市的医生罢工52天,出现了一个被称为“不寻常的副作用”:就是当地死亡率下降了35%。同年,在美国洛杉矶,当医生对医疗事故保险涨价不满而罢工示威时,全市病人死亡率下降了18%。1973年,以色列全国医生大罢工。为期长达一个月,根据耶路撒冷埋葬协会的统计指出该月的全国死亡人数下降了50%。

最后这篇文章还不忘鼓动一下大家转发:

可能您一个小小的分享动作,就可能照亮无数人的命运!人因梦想而伟大、更因行动而成功、你因学习而改变!请把您的爱心传递下去帮助更多人学习成长,走向成功!感谢您的支持!这就叫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传播正能量,拥有正思维,正能量!

其实基本上看到这样的文体,我就知道什么情况了。一般来说,这种话题取得非常惊悚的文章,最后还说上一大堆站在道德高地上的话让你转发,基本上就是谣言了。至于说到底这里面的统计数据对不对,反正我没有查到相关的资料。虽然说有些统计可能是真实存在的,但是本质上还是玩儿了一个统计上的把戏。

我举个例子,有一个小镇,镇上癌症病人比例是千分之五,另一个小镇,镇上癌症病人的比例是千分之一,请问是不是说前一个小镇环境不好,更容易让人得癌症?其实真实情况也许不是这个样子的,也许前一个小镇是世界上环境最好、治疗癌症水平最高的小镇,正是因为是这样,所以大量的癌症病人聚集到这里,才让癌症病人比例提高的。

而这篇网文里面也是一样的道理。网文里面提到的罢工地点,基本上都是某一个城市的医生罢工,或者像以色列这样的小国进行全国性罢工——这就意味着这些地方的病人都是可以转移到其他地方治疗的。

那么请问,在这罢工的一个月两个月里面,是不是那些病重的人都是在空无一人的医院里面安安静静在那儿等死呢?

答案不是的,那些病重的人或者生病了着急治疗的人都会想办法到其他城市治疗,城市里出现了车祸之类的意外伤害事件,也肯定是尽可能把伤病员往其他城市送。医院里面空空如也,所以最容易死亡的那一部分人都到了其他城市了,最后整个城市的死亡率当然就下降了。

这就是叫幸存者偏差。医院罢工把那些生病的人都剔除到了另外的城市,你在剩下来的人里面统计死亡率,得到的结果当然是死亡率降低了。在换句话说,医院罢工,本质上就是让所有的急病、重病病人都到其他城市就诊了,这样一个城市留下来的基本上都是没病、小病的人,你说死亡率会不会下降?

但是如果全世界所有的医院都长时间不工作了,所有的急病、重病病人在哪里都得不到治疗,小病的人也没办法得到治疗最后变成大病,请问这样的世界死亡率可能低吗?

所以说,“医生一罢工,全国死亡率下降50%”的说法也许是真的,但是根本就是玩儿的一个统计学的把戏,相信的人可以在评论里发毒誓不再去医院了——医院罢工等不着,你不去医院应该是做得到的,让我们看看你们的死亡率是不是低一些。


SilentTurbine


这个说法很好,我确实希望国内的医生能有罢工的权利,但鉴于我们的国情,任何行业的罢工都是不允许的,不然的话,我就可以借着罢工的时机休息几天了。

这一说法正确还是错误,在我们这个国家是没法验证的,别说罢工了,医生就算休息一些、吃个饭或是睡个觉,仍然会有个别病人发出这样的疑问“医生还要休息?”、“医生还要吃饭?”、“医生还要睡觉?”,感觉医生是超人还是钢铁侠或是机器人?算了,我能对这样的病人说什么才合适呢?我也不知道。

如果真的医生罢工了,结果会怎样?

1、医生很开心,因为罢工可以让医生多休息下,就不会出现医生连续十几个小时做手术而累的爬不起来的情况,猝死的情况更是少之又少了。

2、急危重症病人怎么办?那就生死有命了,反正医生已经罢工了,那些急危重症病人该干嘛干嘛去吧,虽然很多危重病人即使抢救,也不一定能救的过来,但不抢救,活的几率更是渺茫。

3、一般的肚子痛怎么办?医生已经罢工了,自己有病就只能自己看喽,看的好还是看不好,估计只能凭运气了。

4、长了肿瘤怎么办?只能任由肿瘤一天一天长大,慢慢的失去手术机会,最终走向人生终点。

其实,这一说法潜在的问题在于:过度医疗与错误医疗。

一、过度医疗:这涉及到疾病治疗方面。

曾经和一个儿科医生聊天,现在的儿科医生最大得到感受就是,孩子生病了,本来需要几天时间才能好转的感冒,家长希望立马好起来,结果就是:本来不需要吃药的,家长坚持吃药,本来吃药就行不用输液的,家长坚持输液,药物的副作用就来了,时间久了,肯定会对身体有所影响。可这是医生的错?疾病的痊愈本来就是一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很多情况下,因为患者家属的要求,产生了过度医疗的现象。也许有的人会讲“医生应该有自己的观点,不应该受患儿家长的干扰”。说的轻巧,现在的人,排个队都气势汹汹的,等的时间长一点就骂娘,别说让他们的孩子发个烧了,真的几天时间不退烧,还不把医院给砸了??

二、错误医疗:这涉及到疾病诊断方面。

虽然医学发展到现在,很多检查手段都能帮助医生诊断疾病,但某些情况下,对于疾病的诊断仍然是个非常大的难题,很多疑难杂症一时半会很难诊断出来,这就需要很多检查一起上,即便如此,有些疾病仍然得不到正确诊断,一旦诊断错误,治疗就无从下手,甚至错误治疗,估计这就是本题所描述的“医生一罢工,全国死亡率下降50%”的意思。显而易见,诊断方面的困难责怪于医生,未免有点不太恰当,任何医生都希望诊断的一清二楚,但偏偏有的疾病是很难诊断的。

任何时候,医生的职责都是看病救人,虽然现在很多人对于现在的医疗状况不满意,但不可否认,当一个人生病的时候,他想到的首先是找医生看病,即使他对医生多么多么不满意。所以,如果真的把医生看作冤家,也要“冤家宜解不宜结”,换位思考,也许会有不同感受,矛盾越结越深对双方都是不好的,医生患者共同的敌人应该是疾病,您说对吗?


头号在线医生


我亲身经历。某年某月,我因心肌梗死急救入某医院。病情稳定后选择介入治疗手术,并由ccu病房转入普通病房等待。上午十点半进入病房,同病房有一老者已经入住,我进去时他正在家人陪护下吃水果,精神状态也很好,有说有笑的。但不时的咳嗽,一咳便有上不来气的感觉,不断有痰卡在喉咙里的样子。我简单询问了家属,也是等待支架手术的,是一个从外地转院治疗的患者。下午一点四十分左右,老人开始剧烈咳嗽,痰卡在嗓子里出不来,憋的很难受,小便有失禁,上气不接下气。家属随即按铃,医生也很快到了。我当时多了一句嘴:赶快送急救室吧!小医生瞄了我一眼,似乎我多事。她仍然不紧不慢地用听诊器听来听去,之后跟护士说了句推一支氨茶碱。几分钟后,护士推着车来到老人窗前,准备好后正准备推药,忽然那个小医生跑过来,等等,不要推氨茶碱了,马上送ccu!这时已经是下午二时三十分了。之后一切归入平静。夜里一点,老人家人进入房间找汤匙,随便问了一句,老爷子怎样了?低血糖1.9,大小便失禁!夜里二点三十分,ccu传来嚎啕大哭声!第二天据说,是老人推出去后就进了手术室给予了介入治疗!!之后导致心衰抢救无效。好好一个人,12个小时,阴阳两重天!我想,明明是肺心综合症,肺内感染(前期检查低烧38度),应以抗生素消炎为主,为何急急忙忙做介入呢?不解。三日后,我做介入,术中术后两次阴阳两重天,死里逃生。再三日,二次介入,平安无事。在ccu监护时遇一病友,一月前脑梗支架,本次心梗伴心衰,再做心脏介入,已支三个,今天又支二个。与其交谈,语言障碍,但思路清晰。六小时后解除监护回普通病房。我于自己的六小时后也回到普通病房。第二天下午一点,去护士站泄压,值班护士让我等几十分钟,曰医生都在急救!普通病房怎会急救?好奇心促使我去病房看了看,正是我在ccu的病友,全身插满了针管,电击也用上了,我不忍心再看,回到我的病房等待。二十多分钟后,走廊传来撕心裂肺的嚎啕,他走了!我又在想,为什么有心衰症状还要支那么多支架?为什么?是医生的问题吗?可医生们真的很尽职,红包都拒收!千真万确的拒收!这两个明明不适合介入治疗的患者,如果不匆忙介入,是不是可以挽留两个生命?至少可以苟延残喘乎?不得而解。


用户6004706443


我看靠谱。我是农民。没有多余的钱去医院看病。以我自身的经历来说。本人血压高,大夫让每天必须吃降压药。但大夫没有告诉我容易得脑出血。本人44岁。但是得了两次脑梗。我没有去医院。在民间中医那里。每次吃了两副中药,共花了两千元,好了。去年得了腰间盘突出,骨盆移位。还是没去医院。连CT都没有做。共花了5000元,在民间的正骨按摩的治疗好了。健步如飞。我女儿现读大学在高二时。学习比较辛苦。得了血压低。医院的大夫们给开了不少的补品。明知道没有用他也开。但是我没有拿。到药店就花了2.5元买药。但我女儿痊愈了。

本人母亲。今年66岁。脑血栓,伴有冠心病。俩副中医,好了。终上所诉。大夫罢工。就是不罢工。又能如何。医院就知道玩弄百姓。国人的知识也没有了。堂堂中华五千年文明不如西方的几百年文明。

愿国人多学点医疗常识和保健。少去医院。何乐而不为呢?


万里长城110597986


记的不知在那里看过一篇文章,说的意思是

人从出生就在走向死亡,在这条路上,医生只能维持这个队伍的次序,而没有办法阻止人们走向死亡。

中国的老祖宗也说过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

每次从医院路过,发现医院很热闹呀!好像床位永远不够。

医生一罢工,没人维持这个次序了,有些人不治还能多活几天,罢工前医生要治。所以死的快些。现在没人治,反而多少几天,但还是要死的。

个人认为,中医冶内病要好些,只不过,好医生却越来越少,中药越来越次。价格越来越高。

效果越来越差。庸医,江湖骗子又如过江之鲫 。还是不看的好

西医冶外病要好些,那里不好割那里,可内脏器管是有相互作用的,这里好了,那里又坏了,那就再割,一个活人就是这么被折腾死了。

自己学点养生知道吧!有病了自己治,活到那时算那时,不让医院折腾咱啊!


醉眼笑看江湖


“医生一罢工,全国死亡率下降50%"这一说法不准确!但也有一定道理,和现实意义!

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在当下已经变味了!

一,医生能治好的病,都不是大病!真正有明堂的大病医生也无能为力,如lCU中的病人,多数是人财两空!所以医生只能扶伤,多数是救不了死的!

二,庸医,懒医,向钱看的医生多了,大处方,大检查,过度治疗屡见不觧!

三,人们对治未病了解甚少,小病大看,疑病常看,消耗了医疗资源,加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

所以说,医生罢工,可暂缓一些医患关系,清醒一部份病人的头脑,多审视一下患者自已是否需要人帮助你!

医生罢工了,也可以使医生有时间来回顾自己的医风,医德也是好事!至於是否能使死亡率下降50%有待商确!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医院病的不轻,医生也病的不轻!


大亨永德


美国哥伦比亚洲堡高塔市,全市医生大罢工。人口死亡率降低35%。洛杉矶全州医生大罢工,人口死亡率降低28%。1973年以色列全国医生大罢工,时间是一个月。全国人口死亡率降低50%,十年以后,1983年又是全国医生大罢工,这次长达85天,依然是全国人口死亡率降低50%。以色列殡葬协会统计。

2003年中国非典,先开始是西医为主流,患者大量死亡,而且每死两个患者就得搭上一名医务人员,非常的惨不忍睹。

2003年4月15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回复钟南山院士的信中说道:不同意用皮下注射激素和抗生素的方法治疗非典,因为经过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导致非典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使用激素和大量的抗生素。并建议用中医中药治疗非典,因为世界卫生组织通过调查得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收拾了70多名非典患者,没有一例死亡。也没有转院,医护人员也没有感染,更没有死亡。

之后,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亲自接管卫生部。带领中医团队上一线抗击非典,同样,三天退烧七天出院。无一转院,无一死亡。医护人员无一感染,无一死亡。

历史上中国的大瘟疫,中医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绝对不会发生像欧洲300年的大瘟疫。建国以来,在历次发生的大瘟疫当中。中医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