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金融市場捷報傳出,融360Q2上交「高分答卷」

近段時間,互聯網金融行業可謂熱鬧非凡,大規模的“雷潮”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行業的風聲鶴唳,使得廣大投資人們也變得草木皆兵。越來越多的人對互聯網金融行業、對消費金融理念多少也有些信心不足,大有“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的感覺。

消費金融市場捷報傳出,融360Q2上交“高分答卷”

然而就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間點,融360發佈了自己第二季度的財報,財報顯示,營業收入4.90億元人民幣(7410萬美元),同比增長91.6%,環比增長46.1%。在進行多項大的投入之後依舊能夠實現經濟增長,這本身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行業的動盪期內上交這樣的“高分答卷”,融360到底有著怎樣的“武功秘籍”呢?

金融搜索“入口價值”凸顯:Q2各指標高歌猛進

根據融360發佈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2018年第二季度,簡普科技實現營業收入4.90億元人民幣(7410萬美元),同比增長91.6%,環比增長46.1%。公司毛利潤同比增加85.3%至人民幣4.31億元。

在淨利潤率方面,同比由-6.6%提升至-5.8%。另據專業人士測算,雖然簡普科技賬面依然虧損,但考慮到匯率變化,簡普科技實際已經實現盈利。

凡事皆有因果,融360在行業外部環境不算好的情況下取得這樣的成績,自然離不開優秀的商業模式支撐以及過去一段時間合理發展戰略的落實,就目前看來,融360具有非常明顯的三大優勢:

首先是賦能,掘金者熙熙攘攘,但賣水人總是稀有的。在切入消費金融的姿態上融360不同於其它金融公司那般,它選擇以“賣水人”的身份進入,這條路看似較窄,但選擇的人少,幾乎沒有什麼大的競品,這也使得融360可以全力挖掘這部分價值。

一方面輸出包括信用卡在內的金融產品以及搜索匹配等服務,讓小微企業和老百姓更方便地找到合適的理財、信用卡、貸款產品。一直以來,融360在C端用戶瞭解金融機構的重要途徑,在如今金融領域動盪時期,依賴度更是直線上升。一方面對B端銀行等金融機構輸出查詢分析、深度模型服務。經過幾年的發展,“賣水人”所具備的規模效應和網絡效應都已凸顯的淋漓盡致。

其次是合規,從一開始的小額貸款、房貸車貸等消費貸款的搜索推薦起步,到如今涉及到了信用卡領域,融360在服務上一直髮力的是資產優質,具備明顯的小額分散特徵。除此之外,正如前面我們介紹過的,融360是典型是一典型的“雙邊市場”模式,解決供求兩端信息不對稱的現象,更多的是“信息流”的生意,自己不拿錢,都是進行銀行託管,可以讓C端投資人群體放心。

最後是基於商業模式下的流量優勢。在移動互聯網步入深水區的今天,企業間競爭的實質其實就是對用戶流量的爭奪。而融360充當雙邊信息溝通的“橋樑”,本身整合多種信息資源,具備吸引兩邊用戶的能力,這其實也是雙邊網絡效應的流量優勢。持此之外,通過與B端的合作,這也使得融360具備全渠道的流量獲取優勢。

在B端充當流量入口,在C端和一些小B方面充當信息獲取入口,融360其實都像電商、團購網站等之類的,充當著流量整合和資源整合並進行有效對接,具有明顯的“入口價值”,而雙邊市場一邊的強大也會帶動另一邊的發展,這也就形成了一個具備可持續發展的生態閉環,這也是融360能夠實現快速發展的關鍵所在。

由流量入口到技術賦能:基於共享思維下的風控技術輸出

眾所周知,談到金融行業,風控永遠是繞不開的話題,而在互金“雷潮”的當下,真正強有力的風控實力無疑是讓廣大投資人群體信任的關鍵,而如何強化自身的風控水平也成為整個行業關注的焦點。

就目前而言,技術將是實現風險控制的必經之路,以區塊鏈技術、大數據和AI為代表的先進科技將會被用於金融行業,而對於金融企業來說,紮實的技術則是平臺進行有效風控進快速發展的驅動力。新技術的運用使得金融機構可以實現多渠道數據獲取、高效數據流轉與自動化決策,實現了科技對傳統風控的改造。

在這一方面,融360很早就洞察到了這一大的行業趨勢,不斷加大對技術研發方面的投入,提升自己風控方面的水平。

基於自身技術優勢和人才優勢,融360可以用科學的算法對多維數據實現深度洞察,並自主研發出了天機智能風控系統,建立更加嚴謹同時更具靈活性的信用模型,能夠智能判斷用戶質量,這個系統包含一組模型,會根據身份認證、還款意願和還款能力三大維度,給申請貸款的用戶進行信用評分,依據分值來決定是否應放款,提高了金融服務的科學性,有效的降低了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並不是所有的金融機構都有融360這樣的實力,風控模型計算量之大,需要整合的資源之多,是很多個體無法承擔的起的,很多傳統金融機構以及初創公司並不具備這方面的能力,因此,共享思維成為越來越多人喊得口號。

因此,融360憑藉多年積累的風控實力,在共享思維的指引下,也從“流量入口”向“技術輸出”,通過自身的風控技術和模型讓更多的傳統金融機構以及互聯網金融平臺享受到技術帶來的商業紅利,幫助廣大傳統金融機構以及初創金融公司觸達以前覆蓋不了的用戶,

不同於金融方面的業務,技術方面門檻較高,壁壘也就比較強,在未來勢必有更廣闊的適用空間,隨著技術方面的不斷升級,以天機風控為代表的整套金融風控技術輸出也將成為融360未來的重要增長點之一。

消費金融需求增長迅速:迴歸普惠初心才是當務之急

融360此次財報固然亮眼,但從中反映出的商業邏輯和行業風向卻也值得我們每個人去細細品嚐。

從財報中顯示,金融推薦服務收入從2017年同期的人民幣2.37億人民幣增加86.2%至4.41億人民幣。該部分又分為貸款推薦和信用卡推薦服務,一旦推薦成功,平臺向金融機構收取費用。期間,貸款推薦成功數量為2120萬單,較2017年同期增長約11.0%;信用卡推薦成功160萬張,同比增長約167%,增長迅猛。

信用卡等業務高歌猛進,這也說明了消費金融本身的市場需求是龐大的,上升的,人們也需要有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務,而這其實也預示著新的機會。這也說明了行業本身並沒有錯,只不過不是所有的玩家都具備合格的能力,融360的“高分答卷”也讓不少人重拾互聯網金融的行業信心,如此看來,融360的財報更像是行業的一陣“鎮定劑”。

機會是平等的,但最終能否成功與否卻因人而異。融360成功的商業模式和發展戰略是一方面,但這些成功的路徑不能模仿,不然多少有些邯鄲學步,但成功者的經驗往往能夠讓我們受益匪淺。

通過融360的發展情況不難發現,融360通過為用戶提供便宜貸款和不收取交易費,進而幫助金融機構獲取更多的用戶,也讓更多的人或者小微企業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務,是真正踐行“普惠金融”理念的行為。不忘初心,讓C端投資人真正有“安全感”,這也是為什麼在互聯網金融雷潮的當下,融360卻依舊能夠取得亮眼成績的原因所在。

因此,對於互聯網金融平臺來說,只有真正迴歸普惠金融的初心,為用戶提供更優質便捷的金融服務,才能享受到萬億消費金融市場所帶來的商業紅利。

對於融360來說,一直以來的品牌形象,再加上逆水行舟下的高歌猛進,這也使得其在廣大C端用戶群體的權威性進一步增強,得人心者得天下,作為一種天然的讓人自願服從的能力,融360的權威性其實就相當於一種信任背書,這在未來也將給它和消費金融市場帶來巨大的商業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