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持合資公司將是跨國車企的長期訴求 福特焉能置身事外

從過去一年的汽車新聞脈絡來看,大腦袋否認的越是堅決,事情往往越往事實的方向發展。今日長安汽車董事長、長安福特董事長張寶林親自出面否認福特謀求增持長安福特的計劃,從某些層面來講,既不合情,又不合理。

增持合資公司將是跨國車企的長期訴求 福特焉能置身事外

長安汽車董事長、長安福特董事長張寶林

10月23日,有消息稱,福特有計劃增持在華合資公司長安福特中的股比,並將會以導入新產品等作為籌碼。對此張寶林的回覆是:“報道不實!長安與福特加強了戰略協同,正在共同應對挑戰。” 但截至記者發稿,福特中國卻並未給出正面的官方答覆。

故,事件主角不予正面評論,而只有利益相關方給予否熱,這本身就不合理。

在股比開放新政實施和寶馬增持華晨寶馬股份的背景下,作為長安汽車的利潤奶牛,福特想要增持股比在情理之中,更何況在長安福特發展不順利,亟需新車型和新品牌導入的前期,福特在這個時期謀求增持合資公司也就在意料當中。

強化合作仍然是主旋律

在國家放開合資車企股比的大潮中,《出行財經》認為,增持合資公司將是跨國車企的長期訴求,福特自然不會置身事外。當我們有理由認為,一切的談判都將是以強化合作為基礎。

根據長安汽車公佈的2018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顯示,長安汽車預計實現淨利潤8億元-13億元,同比去年大降86.23%-77.63%;2018年第三季度,預虧額為3.1億元-8.1億元,同比暴跌126%-168%。而且長安汽車方面稱,公司整體業績下滑主要原因是來源於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減少。

增持合資公司將是跨國車企的長期訴求 福特焉能置身事外

從其合營企業長安鈴木、江鈴控股、長安福特、長安馬自達、長安標緻雪鐵龍等的具體情況來看,對長安汽車利潤貢獻最大的是長安福特和長安馬自達,而近兩年,長安馬自達銷量和利潤都表現較穩定。也就是說,是長安福特銷量的下滑,直接導致了長安汽車利潤的下滑。

長安福特的銷量下滑已經持續了兩年多,這種下滑一方面是市場大形勢往下走,另一方面在於長安福特產品老化,從2016年起,福特已經有長達18個月的時間沒有新的量產產品出現。

對於長安福特新產品的問題也在此前的各種採訪中被紛紛提及。在4月份的北京車展期間,長安福特執行副總裁何朝兵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給劃了一個大餅,叫做“未來將推出多款新能源車” 有著燃油版車型的市場基礎,插電混動版新蒙迪歐的市場表現也是可期的。何朝兵表示:“3月27日上市時,深圳就已經有200多個訂單了,目前看這個銷售趨勢非常好。”

增持合資公司將是跨國車企的長期訴求 福特焉能置身事外

長安福特執行副總裁何朝兵

儘管我們不能否定新能源汽車在未來的市場地位,但遠水解不了近渴,長安福特持續的銷量下滑的確需要全新車型的提振。

同樣,利潤下滑的不知是長安汽車,合資公司另一方——福特汽車也同樣面臨業績下滑的壓力。

10月9日,福特股價下跌3.35%(0.31美元),收於每股8.95美元,這是自2012年8月以來福特股價首次跌破9美元。

增持合資公司將是跨國車企的長期訴求 福特焉能置身事外

為改善業績,福特還表示將重組其全球營銷業務,並宣佈將廣告代理業務從長期合作伙伴WPP手中轉交給美國天聯廣告公司(BBDO),節省1.5億美元的成本;此外福特還在上週對其全球7萬名員工表示,將掀起一輪裁員潮。

如果從提振業績的角度出發,中國市場同樣也是福特重要的利潤貢獻者。《出行財經》建議,在這樣的一個時間節點上,股東雙方應儘快在股權關係方面達成一致,以強化合作為前提,避免扯皮,從而造成合資公司發展受限。

產品戰略應是第一戰略

長安福特的產品短缺,同樣引發了機構投資者的關注。10月18日,長安汽車董事會辦公室主任揭中華在接受天風證券和天風天睿投資的定向調研中重複了福特汽車的“中國2025計劃”。但同樣表示,“作為福特汽車‘中國2025計劃’一部分,長安福特將加快新產品導入的速度和力度。關於其新產品推出的詳細計劃目前尚未發佈,我們也會尊重合作夥伴的意願,適時與外界分享”。

根據福特汽車2017年12月5日正式發佈的福特“中國2025計劃”,福特汽車計劃至2025年底,在中國推出超過50款新車型,其中包括8款全新SUV車型,至少15款福特和林肯品牌電動車型:自2019年開始,將有5款車型轉到中國生產,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其中包括林肯品牌旗下的一款豪華SUV車型,以及福特全球首款純電動小型SUV。

但隨著2019年的臨近,長安福特仍沒有確定具體的產品計劃,這顯然不符合邏輯。

今年4月,福特宣佈將正式成立一個全新的全國分銷服務機構(福特進口、長安福特、江鈴福特併網)。新公司將負責福特品牌所有進口及國產乘用車在中國市場所有市場營銷、銷售和服務相關的業務,也就是說未來在一個4S店裡面就可以買到福特旗下所有的產品。

《出行財經》當時做出的判斷是,按照當前的汽車市場發展,福特中國通過整合渠道,能夠實現資源集中,對企業的長期發展有力。

增持合資公司將是跨國車企的長期訴求 福特焉能置身事外

隨後的北京車展上,福特宣佈聘請原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李宏鵬擔任福特中國營銷副總裁、長安福特全國銷售服務機構總裁。在此後的媒體採訪中,李宏鵬也坦言:長安福特新銷售機構有三大核心方向:建立新的文化企業、重拾經銷商信心,提高4s店盈利能力、重振福特品牌形象。“長安福特全國銷售服務機構是一個雙方母公司共同成立的全新銷售體系。這個銷售體系不再只服務於長安福特,將涵蓋進口福特和福特在中國其它的乘用車產品,未來可能還會整合林肯業務。所以我們說這是服務一個品牌而不是服務一個企業。”

增持合資公司將是跨國車企的長期訴求 福特焉能置身事外

對於李宏鵬來說, 在缺乏子彈的背景之下,將長安福特重新帶回高速增長軌道並不是個簡單的任務。

福特亞太區總裁彼得·福利特(Peter Fleet)在近期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表示:他在中國工作了三年,其中學到的最關鍵一點就是“夥伴關係的重要性“,但他也同時強調:“合作的進一步加速和優化,並且轉化為一個對雙方共同都有利、對雙方都共同尊重而且更積極的一種合作關係,對我們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們再回頭看張寶林所提及的長安與福特的戰略協同,也應該從雙方共同有利,共同尊重的基礎上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