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天書」,從古到今居然沒有人看懂這部古籍

中國第一“天書”,從古到今居然沒有人看懂這部古籍

出現在中國歷史上的三個封建王朝——夏朝、商朝和周朝,在愛好研究歷史和文學的人們眼裡,它們叫做上古時代。

從中國上古時代流傳下來的古代書籍,人們非常熟悉的一般是《三墳》、《五典》、《九丘》和《易傳》這四種類型。

中國第一“天書”,從古到今居然沒有人看懂這部古籍

實際上,還流傳下來一本書籍,一直沒有人去關注。文字相當不容易看明白,號稱第一“天書”。從古代到今天,還沒有誰完全讀得通順,並領悟文字蘊含的真實意思。它的名字叫做《虞夏書》。

全書分成兩個部分,並且,還是中國古書籍《尚書》部分組成內容。《尚書》是中國孔子在晚年時候,收集中國上古時代歷史文獻和部分回憶記錄,進行整理彙編出來的。

中國第一“天書”,從古到今居然沒有人看懂這部古籍

實際上,《尚書》就是記載上古時代——夏朝、商朝和周朝的歷史。不過,古時候人們認為,上古時代,還包括一個虞朝。所以,孔子把虞朝歷史書籍——《虞書》,擺放在《尚書》裡頭的最前面。

自從近代以來,人們普遍不認同,歷史上有過人、神、魔三位一體的虞朝,認為是一個神話傳說。在《虞書》裡,不少篇章已經丟失,少量篇章收集到《夏書》裡面。

中國第一“天書”,從古到今居然沒有人看懂這部古籍

目前,現代學者關於看懂某些古代文字,已經不是什麼困難事情。比如,先前時候,人們看不懂青銅器上極少的甲骨文。自從殷墟遺址挖出許多甲骨文碎片以後,近代和現代專家經過刻苦鑽研,全部成功翻譯為現代漢語。結合運用現代考古技術,形成甲骨文文字解讀系統。

不過,現代學者能夠看明白甲骨文的含義,一個重要原因是,甲骨文屬於象形文字,現代文字和商朝象形文字呈現出歷史式發展,可以從中摸索出一定的規律。所以,學者們很快地破譯了出來。

但是,《虞夏書》的文字卻與象形文不相同,也沒什麼規律。 現代學者認為,其中的文字,屬於中國上古時代一種“古雅語”,很早就在戰國時代消失了。只知道“古雅語”,最初出自黃帝部落,屬於中華民族多種原始語言裡的一種。

中國第一“天書”,從古到今居然沒有人看懂這部古籍

《虞夏書》對於人們來說,好比一個從來沒有接觸過中國漢字的外國人,看到中國古代漢字書籍,只能充滿一頭腦的霧水,搞不清楚明白。因此,這本書至今沒有人看得明白,稱它為古今第一“天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