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將用3年時間完成水庫修復加固

□ 本報記者 楊國勝 鄭穎雪

近日,濰坊市各地紛紛開始對境內的河流進行整治,清理淤泥、垃圾,疏通河道。

10月22日,青州大石河綜合治理工程正在加緊建設中。為紮實做好水利基礎設施工程恢復重建工作,青州市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強化領導,壓實責任,細化措施,在保證工程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全力加快施工進程。

在省、市水利部門的支持下,安丘市組織85名專家、技術人員,對全部130座大、中、小型水庫及攔河壩進行了排查和安全鑑定。本著先急後緩、分步實施的原則,立足防大汛、抗大災,對受損的7座攔河閘壩、55座三類水庫及受損壩坡逐個制定加固重建和隱患整治方案。重點實施7處攔河閘壩修復重建、55座三類水庫修復、鎮村水毀水利設施修復等工程,計劃投資3.3億元,明年汛期前全面完成修復重建任務。同時,對這次排水不暢、發生澇災的農田,高標準實施一批農田水利提質工程,進行防汛抗旱綜合治理,增強排澇抗旱能力。

10月22日,在壽光西部的東躍龍河,剷車正在疏通河道,施工人員正在修建河道防洪設施。東躍龍河是壽光的排澇河道之一,河道整治對保障沿河的經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整治指揮部工作人員介紹,這次東躍龍河的治理總長度20.9公里,按五年一遇排澇標準進行設計。為滿足排澇需求,拆除河道內阻水生產橋(涵)及攔河土壩等建築物,根據兩岸交通需求改建為生產橋(涵),工程量共計40座。

記者從壽光市水利局瞭解到,為加快水毀工程修復、提升田間排澇能力,壽光利用今冬明春的時間,全面展開對境內河流、水利設施的治理和修建。

記者在壽光境內的丹河整治現場看到,剷車正在緊張作業。據瞭解,彌河、丹河、塌河、桂河是流進該市西部的幾條河流,在壽光境內多是中下游河段。對於這些過境河流堤壩的修復及清障清淤工程,壽光市規劃投資1.4億元。目前,彌河、丹河水毀修復工程已開工。

壽光南部的紀臺鎮、洛城街道、稻田鎮地勢較低,為此,壽光規劃實施南部大棚區排澇工程,建設縱橫排水乾溝,鋪設棚間路排水管道,配套橋涵閘建築物和移動式強排泵站,目前已開工。

近日,濰坊市水利設施災後重建工作現場會在壽光市召開,會上通報了全市水利設施災後重建工作情況,同時對今冬明春水利設施建設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濰坊市計劃用三年時間,全面完成大中型水庫修復、中小型水庫除險加固、河道和攔河閘壩治理、農田排澇工程建設等重點工作。明年汛期前,完成所有水庫、堤壩除險加固及洩洪道整修,河道、水渠疏浚清障,斷頭河、斷頭渠打通,全面消除防汛行洪隱患。

昌邑市柳疃鎮境內的小龍河與濰河水系貫通,自然生態環境優越。10月20日,記者在小龍河整治一期工程施工現場瞭解到,此段小龍河全長1300餘米,北側將打造千米健身競速跑道,南側是休閒步道。

為加快對小龍河生態環境的保護,打造生態溼地長廊,昌邑市及柳疃鎮相關部門負責人自10月2日起,經過徒步丈量、實地調研,啟動對小龍河沿線汙染源的集中排查,並確立了“一院、二路、三舍、四園”的打造思路。

10月21日,記者在濰河寒亭區朱裡街道河段看到,前期經過治理,岸邊的垃圾都被清理掉了,生態環境大為改觀。

寒亭區朱裡街道境內共有濰河、豐產河、富康河、峽山灌渠、膠東調水五條河流、渠道。為改善行洪排澇條件,結合“清河行動”回頭看、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朱裡街道成立了專項工作組,制訂整治計劃,展開了清違建、清垃圾、清障礙工作。截至目前,已清理違章建築32處,垃圾約2萬餘立方米,清理河道內各類樹木10000餘棵。下一步,朱裡街道將積極協調和督促河道整治的各項工作,保持和鞏固河道綜合整治成果,不斷改善水岸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