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手机真的崛起了吗?

知乎上有一个雄文《华为手机真的崛起了吗》,一共三万多字,如果是一个不太了解华为或是对于手机行业还有一点子解的人来看这篇文章,

华为手机真的崛起了吗?

华为公司内部有人把这个文转到心声社区上去了,作为公司的蓝军著名的代表:人称潘少的人写了一个评论:

http://xinsheng.huawei.com/cn/index.php?app=forum&mod=Detail&act=index&id=4068849&search_result=1

这篇文章估计在华为人的朋友圈刷屏了。华为历来运气不错,Mate20上市的关键时机,外交部发言人华姐妙语怼美国纽约时报,建议特朗普改用华为手机,几乎属于硬广,而且是秒天秒地效果的免费硬广,实乃神助攻。

这篇文章在科技圈、爱国粉、华粉中估计也是反响极为热烈,也可以属于硬广一类的文章,对Mate20进一步扩大销售助力甚大。

一个发言或一篇文章,说是硬广(不是扭扭捏捏的软文),人民群众还喜闻乐见,那是真有水平。作为在华为从事规划工作20多年的资深基层员工,我对这篇文章感到骄傲又忧虑。我深感这篇文章确实是高水平、高质量,很多话是真讲到点子上,心有戚戚焉。但忧虑的是,华为哪有那么牛的。华为手机取得明显的进步,但总结到华为无敌就太过了。“厉害我的国”,往往容易变成“掐住我的脖”,华为远没有到无敌的程度,特朗普说不让华为手机进美国,我们一点招都没有,灰溜溜就回来了;谷歌说安卓手机要收费,华为就得乖乖交钱。

外部看华为,和内部看华为,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华为。外部看华为,华为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公司,做什么成什么,如此大的体量,还能长期做到两位数增长,从公开数据来看,2018年上半年规模增长了将近100亿美元(大约666亿RMB,这个数据很牛),这是什么概念呢?这个增长规模大致相当于1.2个中兴、1个爱立信、0.8个小米(都按半年算),很难想象吧。现在的情况是,华为进入哪个行业,哪个行业的领先者有两种反响,一种是公开宣称“华为不会成功的,华为没有机会,我们不怕”,过去阿里讲过,最近海康讲过,还有一种是嘴上不说,但心理上做好苦战、甚至退出这个行业的准备,正如文章中所写,“无论在哪个市场和行业,被华为称作友商真是个高危称呼,大事不妙的前奏。”这两种反响,一种是嘴上,一种是心上。但大部分情况下,终究是心上的恐惧占据了上风了,实在是过去华为的业绩很吓人,进入通信业,打败了朗讯、北电、阿尔卡特、西门子、富士通等长长一串;进入手机业,打败了索尼、LG、三星(国内),进入全球前三,预计明年抢到第二没有悬念;进入消费芯片领域,视频监控和IPTV芯片短时间做到全球第一;重回网络能源,也是很快夺回领先地位;甚至不小心进入逆变器领域,也搞得全行业大洗牌。这两种反响不仅在中国科技业,也已经扩散到欧洲、美洲的不少公司。

外部看华为战无不胜,华为内部却充满了焦虑。如果你愿意花时间深入去看华为心声社区,那会觉得这个公司太烂了,整个公司上上下下充满了忧虑、焦虑。这才是真实的华为。华为不是百胜将军,失败的地方太多,所以要改进的地方太多,所以要更加认真努力、艰苦奋斗。必要的焦虑就像压舱石,远航的时候才知道珍贵。

出去拜访客户聊天,经常有人让我总结一下华为这么多年成功的经验,我水平不高,总结不出很高深的理论,就总结出三个字:“傻、呆、笨”。

“傻”就是无知、不惧,任总说了,华为进入通信业的原因,就是不知道这个行业这么牛,对手这么牛,技术要求这么高,无知就无惧呗,无惧就敢干呗,20年前,国外最先进的交换机都用专用CPU、UNIX、命令行方式,多高大上,华为工程师不懂,就用通用386芯片搭硬件,Windows图形方式做管理界面,现在想来后背都是汗,不是无知哪敢这么做。华为进入手机领域,也是无知、不惧的原因,我们做3G的时候,市面没有3G手机,因为测试需要,自己攒了个UE(用户侧设备)用于网络测试,就是一个打印机大小的终端,我们一看这不就是手机吧,只是个子大一点,想办法缩小点体积不就成了吗?就这么进军手机产业。

“呆”就是结呆寨,打硬仗。这就是曾国藩的打法,每到一处都要下寨扎营,深挖战壕,再层层推进,步步进逼。所以,曾国藩有一个外号,叫曾铁桶。在华为的字典里,没有风口的猪,只有勤奋的驴。结最呆的呆寨,打最硬的硬仗,一步步往前推、往前逼。世界最牛的投资大拿巴菲特有个著名的护城河理论。那华为的护城河是怎么构建的呢?在我看来,华为在任何业务,本来都没有护城河,最多只有小水沟,那华为人就呆呆地一锄头一锄头地挖,越挖越深、越深越挖,最后变成敌人绝望的深深护城河。这是最笨可能也最牢固的护城河,都是自己一锄头一锄头挖出来的。正如文章说说“最坎坷的道路才是最近的道路。正向研发出来的技术最扎实,正面强攻占领的阵地最稳固。老老实实把所有岔路都用脚量一遍。习惯啃硬骨头啃的满嘴是血还徒劳无功。”

“笨”就是没有小聪明,只讲认真二字。毛主席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认真的人最可怕。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千军万马长期瞄准城门口冲,总有一天会冲破城门,而且往往西方公司的城门比想象脆弱的多。最近市场一线让我去见一个客户高层,说客户高层认为华为在云方面一定打不过阿里,让我听听,我听后觉得他说的都有道理,阿里人比我们聪明、资源比我们多,互联网公司机制好,品牌响亮,从理论上来说,确实我们打不过。但是,事在人为,如果从理论上能判一个公司一个业务死刑,那还要人做什么呢?什么都替代不了事在人,什么都替代不了主观能动性,什么都替代不了认真二字,只要认真,一切皆有可能。

华为有没有危机?有,而且很大。任何科技公司都是如此。从我大学毕业到公司的20多年时间,IT业的巨头换了好几茬。没有任何公司是安全的。对一个大型科技公司来说,最大的挑战是能不能勇立潮头。从长周期来说,内部管理、财力、客户关系、地缘政治等都不是关键要素,只有战略洞察力和战略决断力才是。小的成功靠管理,大的成功靠敌人,最大的成功靠抓住趋势,最牛的成功靠创造趋势。

华为的老师IBM曾经是IT行业最成功的代表,品牌响亮、管理完美,理念先进,但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的时候,发现端侧、管侧、云侧,都没有IBM什么事,这就是IBM大难临头的核心原因。

“傻、呆、笨”是过去华为成功的秘诀,但绝对不是未来成功的保证。“傻、呆、笨”基本上属于追赶者的成功模式。华为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能在战略方向自我突破,如何在基础理论上突破,如何发明最重要的影响世界的世界级产品(如索尼的Workman、苹果的iPhone、微软的Office,亚马逊的云服务),以及如何在商业模式上世界级创新及全球生态的构建。这是另外一个维度的竞争。全球科技业巨头成为平台公司的趋势,是华为这样一个以硬件为主体业务的公司的巨大挑战。成为统治性的平台,意味从客户侧到云侧的垂直整合,意味着不用国际标准,不用互联互通,意味着先发优势不可动摇,后来者几无机会。华为如果在未来十年不能转型成为一家平台型的科技公司,挑战将越来越大。

以上供大家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