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朋友麼?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都說李白很孤獨,實際這更像是寂寞,身邊沒人。

一個人的孤獨不是孤獨,一個人找另一個人,一句話找另一句話,才是真正的孤獨

你有朋友麼?

《一句頂一萬句》是劉震雲的扛鼎之作,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在這部作品中,作者以故鄉延津為背景,講述了一個擺脫孤獨,尋找“說得上話”的朋友的故事。

你有朋友麼?

上部“出延津記”講述的是在二十世紀前期的河南農村,一個孤獨無助的農民楊百順,生活諸多不順,為了尋找與人私奔的老婆,在路上失去唯一能夠“說得上話”的養女,為了尋找她,他不得不走出延津;下部“回延津記”記述了楊百順養女巧玲的兒子牛愛國,同樣為了尋找與人私奔的老婆,走向延津的故事。

你有朋友麼?

楊百順賣過豆腐,殺過豬,染過布,破過竹子,挑過水,種過菜,賣過饅頭,遇見過很多人,卻沒有一個能說得上話的人的朋友。

楊百順找不到能說著話的人,在給老賀家殺豬,與老賀聊天時,發牢騷說出了自己多日來對師孃的不滿。老賀將這些不滿添油加醋說給了楊百順師孃的哥哥,他師孃的哥哥在此基礎上再發揮告訴了他師孃,他師孃繼續添油加醋,並將矛頭轉為全是對他師傅的不滿,說給他師傅聽。結果楊百順就被逐出了師門。“街上的事,一件事就是一件事;家裡的事,一件事扯著八件事”。

兩個要好的朋友牛書道和馮世倫,因為一個燒餅也能掰,那這就不是燒餅的事了。這裡有了隔閡,人相互已有隔閡,對方便無做得對的地方;同做一件事,本來是為對方考慮,對方也把你想成了另有想法。

你有朋友麼?

賣豆腐的老楊拿趕車的老馬當朋友,遇事找老馬商量,老馬不拿老楊當朋友,給老楊出主意也不是出於真心。

人分這麼幾種:不認識,認識,熟人,朋友,知心朋友。“朋友”不在當面表白,而是背後說起朋友的時候,是否提到過你。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你把別人當成了朋友,別人並沒拿你當朋友。另一個判斷朋友的標準是,在你走投無路時,你想投奔的人和你能投奔的人,到底幾個。

剃頭的老裴,在老婆所謂的講理下,老裴事事順著老婆,從此跟老婆也沒了話。牛愛國的老婆有了外遇,牛愛國為了使老婆回心轉意,每天為老婆做魚,希望老婆能過回心轉意。“一個人總順著別人的心思來,自己心裡就有些彆扭;但一個人自己彆扭,也比再讓別人彆扭自己強”

你有朋友麼?

楊百順的老婆吳香香跟老高偷跑,在火車站過苦日子,也就是為了找個能說話的人。牛愛國的老婆跟人跑了,同樣是找個能說得話的人。

老裴半天不說一句話,縣長老韓話極多,楊百順喜歡喊喪的羅長禮,楊百利喜歡噴空(侃大山),孤獨是一樣的,表現形式各不一樣。

與人對話的中國文化和浮生百姓,卻因為極端注重現實和儒家傳統,由於其社群、地位和利益的不同,由於其人心難測和誠信缺失,能夠說貼心話,溫暖靈魂的朋友並不多,反倒生活在千年的孤獨中。”

中國人活著累,是心累。

你有朋友麼?

西方人孤獨,為了能找個說得上話的人,他們創造了上帝,而不是上帝創造了人類。傳教的老詹,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為中國人尋找信仰。老詹一生在中國大地不辭辛勞,奔波傳教,最終客死異鄉。老詹不但沒有幫助中國人擺脫孤獨,老詹自己也被“中國化”了。(老詹)“孩子,頭一回我不以主的名義,以你大爺的名義給你說,遇到小事,可以指望別人;遇到大事,千萬不能把自個兒的命運,拴到別人身上。”

楊百順走出延津,牛愛國回到延津一去一來,延宕百年,就是為了一句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