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朋友么?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都说李白很孤独,实际这更像是寂寞,身边没人。

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

你有朋友么?

《一句顶一万句》是刘震云的扛鼎之作,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故乡延津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的故事。

你有朋友么?

上部“出延津记”讲述的是在二十世纪前期的河南农村,一个孤独无助的农民杨百顺,生活诸多不顺,为了寻找与人私奔的老婆,在路上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她,他不得不走出延津;下部“回延津记”记述了杨百顺养女巧玲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寻找与人私奔的老婆,走向延津的故事。

你有朋友么?

杨百顺卖过豆腐,杀过猪,染过布,破过竹子,挑过水,种过菜,卖过馒头,遇见过很多人,却没有一个能说得上话的人的朋友。

杨百顺找不到能说着话的人,在给老贺家杀猪,与老贺聊天时,发牢骚说出了自己多日来对师娘的不满。老贺将这些不满添油加醋说给了杨百顺师娘的哥哥,他师娘的哥哥在此基础上再发挥告诉了他师娘,他师娘继续添油加醋,并将矛头转为全是对他师傅的不满,说给他师傅听。结果杨百顺就被逐出了师门。“街上的事,一件事就是一件事;家里的事,一件事扯着八件事”。

两个要好的朋友牛书道和冯世伦,因为一个烧饼也能掰,那这就不是烧饼的事了。这里有了隔阂,人相互已有隔阂,对方便无做得对的地方;同做一件事,本来是为对方考虑,对方也把你想成了另有想法。

你有朋友么?

卖豆腐的老杨拿赶车的老马当朋友,遇事找老马商量,老马不拿老杨当朋友,给老杨出主意也不是出于真心。

人分这么几种:不认识,认识,熟人,朋友,知心朋友。“朋友”不在当面表白,而是背后说起朋友的时候,是否提到过你。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你把别人当成了朋友,别人并没拿你当朋友。另一个判断朋友的标准是,在你走投无路时,你想投奔的人和你能投奔的人,到底几个。

剃头的老裴,在老婆所谓的讲理下,老裴事事顺着老婆,从此跟老婆也没了话。牛爱国的老婆有了外遇,牛爱国为了使老婆回心转意,每天为老婆做鱼,希望老婆能过回心转意。“一个人总顺着别人的心思来,自己心里就有些别扭;但一个人自己别扭,也比再让别人别扭自己强”

你有朋友么?

杨百顺的老婆吴香香跟老高偷跑,在火车站过苦日子,也就是为了找个能说话的人。牛爱国的老婆跟人跑了,同样是找个能说得话的人。

老裴半天不说一句话,县长老韩话极多,杨百顺喜欢喊丧的罗长礼,杨百利喜欢喷空(侃大山),孤独是一样的,表现形式各不一样。

与人对话的中国文化和浮生百姓,却因为极端注重现实和儒家传统,由于其社群、地位和利益的不同,由于其人心难测和诚信缺失,能够说贴心话,温暖灵魂的朋友并不多,反倒生活在千年的孤独中。”

中国人活着累,是心累。

你有朋友么?

西方人孤独,为了能找个说得上话的人,他们创造了上帝,而不是上帝创造了人类。传教的老詹,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中国人寻找信仰。老詹一生在中国大地不辞辛劳,奔波传教,最终客死异乡。老詹不但没有帮助中国人摆脱孤独,老詹自己也被“中国化”了。(老詹)“孩子,头一回我不以主的名义,以你大爷的名义给你说,遇到小事,可以指望别人;遇到大事,千万不能把自个儿的命运,拴到别人身上。”

杨百顺走出延津,牛爱国回到延津一去一来,延宕百年,就是为了一句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