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官二代輪姦少女獲刑10年:爲什麼孩子越管越叛逆?

1

古話說,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

的確,孩子生來如白紙一張,倘若父母在該管教的時候心慈手軟、放任自流,那孩子日後定然難以約束,甚至會闖出滔天大禍。

“一代歌王”李雙江的兒子李天一便是最典型的例子。

2013年2月22日,未滿17歲的李天一夥同另外4人對未婚楊女士實施輪姦,最終以強姦罪判處有期徒刑10年。

事實上,在犯罪之前,兒子李天一的行為早已越界。2011年9月6日,李天一因與人鬥毆被拘留教養1年。

但這次拘留並未讓這個孩子吸取任何的教訓,其叛逆自私的性格反而變本加厲。

逃課、抽菸、打群架,如此叛逆的他得到的卻是父母一而再再而三的縱容與包庇。

曾經有人曾問李雙江打孩子嗎?

李雙江說:“不打,捨不得,有時真想打,但不能打,勸說,我們嚇唬一下。還沒有打,自己的眼淚先掉下來了…”

終於,當孩子叛逆到觸碰規則與法律時,一家人才幡然醒悟。

為人父母,倘若你在該管孩子的時候,卻因疼愛而心慈手軟,那麼終究有一天,這個社會用更嚴厲的手段去幫你管。

17歲官二代輪姦少女獲刑10年:為什麼孩子越管越叛逆?

李雙江與兒子李天一

2

很多家長曾在後臺詢問,孩子不聽話,頂嘴,叛逆,該怎麼辦?

不少教育類文章都把矛頭指向了父母,指責父母管教過多、操控過嚴,或者缺乏溝通、不尊重孩子、吼罵孩子等。

誠然,孩子叛逆,大部分原因確實在於父母,但問題的本質不是父母管教過多、操控過嚴,而是父母管教孩子的方法和時間不對。

其實,從身心發展規律上來說,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心理叛逆期:

第一個叛逆期:2-3歲(Terrible Two階段)

第二個叛逆期:7-9歲(兒童叛逆期)

第三個叛逆期:12-18歲(青春叛逆期)

從這個角度而言,為人父母應該明白:世界上從來不存在完全不叛逆的孩子。

只是,處在心理叛逆期的孩子,具有更強的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會比平常更牴觸父母的管教,甚至會以頂嘴,故意和家長唱反調等行為來體現自己的與眾不同。

而在三個心理叛逆期中,處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對個性和自由的渴望最卡強烈,對家長管教的不滿和反抗也最為激烈。

曾經一位做青少年心理諮詢的朋友,同我講過這樣一件事。

在心理諮詢室,一位14歲女孩的媽媽對她說:我女兒上初二,從小就是乖乖女,成績也很好,但從上學期開始就完全不聽話了,非常叛逆。在家裡跟大人對著幹,說她兩句就大發脾氣;在學校喜歡跟同學打架,成績一落千丈,一年時間已經換了4所學校了。因為去年孩子爸爸去世了,所以我想補償她,給她花高價報輔導班,物質上想方設法地滿足她,沒想到換來這種結果。 同樣在這間諮詢室,14歲的女兒則對她說:其實爸爸去世對我沒那麼大影響,我的傷心早就過去了。我不聽話純粹是因為媽媽管得太多了,讓我很煩,我才跟她對著來!


與故事中的女孩一樣,大多數青春期孩子叛逆的表象下,本質訴求很簡單,那就是:不想被父母管得太多。

那孩子叛逆,到底該怎麼管?

對於處在心理叛逆期的孩子,父母最需要做到的是理解、尊重、溝通和包容,也正是我們“不該管太多”的時候。

只是,中國教育最可悲的是,有些家長在該管的時候捨不得管,有些家長卻在不該管的時候管得太嚴太多。

沒有哪個孩子生下來就是明事理、辨是非的好孩子,也沒有哪個孩子生下來就是叛逆、任性、自私的壞孩子...

區別只在於,父母后天的引導與教育。

17歲官二代輪姦少女獲刑10年:為什麼孩子越管越叛逆?

謀殺

3

除去每個孩子都必然會經歷的心理叛逆期外,孩子的叛逆還與什麼有關?

其實,孩子的叛逆和孩子的哭鬧有著莫大的關聯,尤其是3歲以後的哭鬧。

以下這些場景,相信很多家長都曾遇到過:

在商場裡看到想買的玩具,不給買,那就撒潑打滾地哭,父母心一軟,玩具一到手,孩子就不哭了;在家想看動畫片了,說吃飯時不給看,那就哇哇大哭,結果電視一開,孩子立馬破涕為笑;睡前想吃糖果,說對牙齒不好不給吃,那就撕心裂肺地哭,直到爸爸媽媽把糖果剝開塞進嘴裡,哭聲才停止;


從這些似曾相識的場景中,我們可以發現,3歲以後,孩子的哭鬧帶有強烈的目的性,唯有目的達到了,TA的哭聲才會停止。

而父母對孩子哭鬧的妥協、退讓和滿足,會讓孩子誤以為:爸爸媽媽的話,我哭鬧一下就可以不用聽的。

因此,一旦父母忘記對孩子的不合理哭聲說“不”,那麼等孩子會說話了,TA就會提出更多不合理的要求,並且會從內心深處認為,“父母滿足我的要求是理所應當的。”

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過:假若孩子在實際生活中確認,他的任性要求都能得到滿足,他的不聽話並未遭致任何不愉快的後果,那麼就漸漸習慣於頑皮、任性、搗亂、不聽話,之後就慢慢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

所以,父母想要避免孩子日後成為叛逆、任性、愛頂嘴的孩子,就必須對孩子不合理的“哭鬧”說“不”!

17歲官二代輪姦少女獲刑10年:為什麼孩子越管越叛逆?

在床單下被謀殺者的身體

4

那麼,父母如何通過對孩子說“不”來抑制孩子將來可能出現的叛逆和自私?

其實很簡單,我們可以從孩子“不合理”的哭鬧入手。

而這個方法,也正是著名兒童教育專家李玫瑾教授曾在講座上分享過的一個方法。

視頻中,李玫瑾教授分享的方法非常實用而有效。但也有以下三點需要注意:

第一點,引導教育孩子的主體人物不要變,並且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家裡的其他人一定不要過去安慰或勸說,要保持家庭教育態度的一致性。

第二點,孩子在床上(臥室)哭鬧時,家長一定要堅持四個“不要”原則:

不要離開臥室。(避免孩子情緒激動下傷害到自己)不要講道理。(孩子正在氣頭上,你講任何道理,TA都聽不進去的,反而是一種噪音)不要打孩子。(成年人再生氣也不能動手打孩子,因為一動手,就意味你自己已經失控了。)不要吼孩子。(吼叫只會讓孩子陷入暫時的恐懼害怕狀態,對日後親子關係的溝通造成非常惡劣的影響。)


第三點,孩子停止哭鬧後的短暫溝通非常重要,是一定必須要有的過程,父母要明白此時溝通與孩子溝通的目的:

1.引導孩子把自己內心的想法訴說出來。(防止孩子情感壓抑)2.不合理的要求、不對的事情,爸爸媽媽絕對不會妥協退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哭鬧是沒有用的)3.堅持3:1原則,孩子提三次要求,滿足其中的一次。(讓孩子明白,遇到事情和爸爸媽媽商量是可以得到解決的。這對孩子未來進入青春期或叛逆期時,遇到事情是否會主動和父母溝通有著巨大的影響)


總而言之,我們家長應該明白:孩子叛逆、任性、不聽話,並不可怕,只要用對了教育方法,相信孩子終歸能做回好孩子。

17歲官二代輪姦少女獲刑10年:為什麼孩子越管越叛逆?

Model as a dead victim of assault

5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幼兒比如幼苗,培養得宜,方能發芽滋長。

的確,孩子如同樹苗,如不及時修枝剪杈,極易長成“歪脖子樹”。

而孩子越小,這顆樹苗修剪起來就越容易,良好的三觀和行為也更容易培養。

真正高明的父母,懂得張弛有度,不會要求孩子一味服從自己,但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也絕不會因為愛而妥協。

該管的時候,用正確合理的方法去管;不該管的時候,也給與孩子應有的尊重和自由。

孩子就像父母放起來的風箏,線往哪牽,孩子就往哪飛,至於最後到底是騰空而起還是半米即落,考驗的,都是為人父母的本事。

與所有父母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