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人脈傷盡,區塊鏈電商新玩法,5000種子怎麼玩流量瘋狂裂變

作者:新週期財經/區塊鏈電商行業觀察

誰都知道流量就是錢,就是轉化難,而且越來越難。人人都自帶流量,由於精力有限,辛辛苦苦積攢流量,一開始漲得還挺快,心裡挺高興,有信心;慢慢地,增速越來越慢,信心難免受到打擊,燃燒的激情一點點褪去,終於迎來天花板。

過去人脈傷盡,區塊鏈電商新玩法,5000種子怎麼玩流量瘋狂裂變

攢下來的那些流量和粉絲,用起來又不知道怎麼用,不知道怎麼變成錢。做微商,微商被做爛了,老去騷擾親朋好友,面子上也掛不住,陌生群發,成功率太低,鳥都不鳥你。做大咖,流量又不夠,怎麼才能快速裂變呢?是個很頭大的問題,有時候想著花點錢去運營,最後發現花錢的速度比流量進來的速度快,含金量高。於是,那些費了好多心思的所謂流量資產,只好丟在手機裡,成了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流量大咖們,一是入得早,二是有竅門,但也確實挺辛苦。每天90%的剩餘時間給了一個字——“刷”。刷抖音、刷快手、刷微信、刷微博、刷朋友圈、刷社群、刷互動、刷電子商務平臺,每天不停地刷,費了腦力費心力,費了心力費體力,手指酸,眼睛疼。

過去人脈傷盡,區塊鏈電商新玩法,5000種子怎麼玩流量瘋狂裂變

用絞盡腦汁來形容是一點也不誇張。不能只是幹刷呀!得要有內容,用別人現成的有意思的內容,倒是一個好辦法,於是,時時留意,處處留心。優質內容的資源總是有限的,你能用,別人也會用,沒有新鮮感。網絡社會火就火一撥,想在別人的基礎上再火一把絕無可能,最多蹭點小流量,轉發絕不是出路。靠原創,想想頭都大,一下兩下可以,要能堅持下來,還真得有絕活,得不斷學習。現在連吃玻璃,假扮水泥姐,直播死亡都用上了,還能有啥新套路。

營銷手機倒是火了一把,但前期投入也不小,少則幾百(買軟件),多則好幾千(買硬件),關鍵是還要去打理,還要有內容,而且,用的人多了,效果也早已不如前,被騷擾得疲勞麻木了。

流量大咖們倒是可以僱人,投入更高且不說,關鍵是,流量這東西之所以叫流量,就是流來流去的,本質上就不穩定,怎樣才能做到一次鎖定,一直受益呢?其實大咖們的壓力也不小。

這就是社群粉絲和流量經濟的現狀。拋開那些金字塔尖的大咖們,普通人、商家、企業的流量如何聚變再裂變,同樣需要科技的支持。

過去人脈傷盡,區塊鏈電商新玩法,5000種子怎麼玩流量瘋狂裂變

採用區塊鏈技術,實現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精準流量確權,假設每人500個流量,按照有效轉化率計算可以正常有效轉化50個,剩餘的450個是閒置無用的,如果將1萬人的500個流量聚到一起就是501萬,即使按照千分之一的有效轉化率,有效轉化就達到5010個,是原來自己轉化的100.2倍。關鍵是,聚集了501萬的流量,還可以源源不斷帶來更多的流量。

這5010個流量,不需要用戶一個個打理,根據系統規則,實現自動化社交交互,且帶有娛樂化、遊戲化的屬性,一邊玩遊戲一邊智能化打理,用戶只需要按照要求完成簡單的任務菜單即可自動升級,獲得更高的權益。

有了可不斷聚變的流量,轉化率的提高,變現規模的擴大,頻率的提高,還得靠產品本身的吸引力和競爭力。而作為個體,無論個人、商家還是企業,這樣優質的產品總是有限的,這也是造成轉化率受限的主要原因。

區塊鏈電商由於流量聚變和裂變的天性,加上對產品本身潛在價值的挖掘,打造競爭力工廠源頭產品庫,配置相應的利益分配規則,可以形成良性循環。用戶只需根據自己的眼光進行選擇並簽訂相應的智能化協議,即可轉化變現,並作為擴大變現規模,加快轉化速度的產品化道具。

過去人脈傷盡,區塊鏈電商新玩法,5000種子怎麼玩流量瘋狂裂變

娛樂化、遊戲化的社交,流量的聚變與裂變,交易量轉化的不斷升級,用戶獲得的精力值(算力)和精華液(數據資產)也隨之更具價值,通過區塊鏈的再應用產生的累積價值,以相應的方式,讓精華液資產擁有者獲得多樣化選擇的變現退出規則與途徑,實現可循環的再次變現、多次變現收益。

在這樣的規則下,假如你有5000個核心種子用戶,自己當老闆,自己定規則,採用二級分銷以及區塊鏈應用模型的聚裂變方式,是可以重新奠定自己的財富地位和社會地位的。這樣的科技應用成果不再是紙上談兵和願景,已成為現實。(本文來自新週期財經區塊鏈電商行業觀察原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