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格林沁一生最大的败绩,八里桥之战伤敌12自损过半

清朝一向不敢重用汉人,对满蒙两族的官员较为倚重。僧格林沁算是晚清最受清朝皇帝倚重的蒙古王爷了,被称为僧王。这位蒙古科尔沁旗走出的勇者也不辱使命的,为清王朝的内忧外患立下了汗马功劳。咸丰帝曾将清太祖努尔哈赤使用过的宝刀赐给僧格林沁,以示倚重。

他统领的蒙古铁骑所向披靡,1855年僧格林沁击溃太平天国北伐军,俘虏了林凤祥、李开芳,晋封博多勒噶台亲王。可谓如日中天备受亲爱,但可惜的是当英法联军用坚船利炮打开清朝的国门时,八里桥一战却成了僧格林沁一生最大的败绩,他带领三万多清军和一万多英法联军对战。然而最终战果却是,清军伤亡过半,而英法联军只死了12个人。

僧格林沁一生最大的败绩,八里桥之战伤敌12自损过半

八里桥原名叫永通桥,是始建于明代的一座石拱桥。横跨在通惠河上,是通州通往北京的必经之处,因距离通州八里而得名。

僧格林沁是个勇者,也是个有血性的汉子。1858年天津大沽海战战败,咸丰帝在主和派的建议下被迫和英法签订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而僧格林沁得知后主动请缨,奏请咸丰坚决要求撤回和谈代表。他主张调用全国之兵员,倾全国之粮食,整顿军队,把西方侵略者赶出去。但最终因清廷贪生怕死的主和派占上风,僧格林沁的建议未被采纳。

僧格林沁一生最大的败绩,八里桥之战伤敌12自损过半

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后,英法侵略者喜洋洋的撤走了。1859年僧格林沁被咸丰派去天津督办大沽口和京东防务。僧格林沁吸取第一次大沽海战的战败教训,积极筹备大沽防务。于是当英法新任驻华公使普鲁士、布尔布隆率领舰队再次从上海北上,冒然闯入大沽口时,僧格林沁下令坚决反击侵略者。

最终在僧格林沁的督军力战下,英军战舰3艘被击毁,英军死伤464人,英海军司令贺布受重伤。英法联军狼狈的撤走了。僧格林沁指挥的这次大沽海战,是1840年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以来中国抵抗外辱所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清政府给予了僧格林沁嘉奖,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导师马克思也给与了此事以肯定。

僧格林沁一生最大的败绩,八里桥之战伤敌12自损过半

但僧格林沁的这次大沽口海战虽然取得了胜利,可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天津大沽口最终还是被英法联军攻破。1860年8月21日,天津大沽失陷,英法联军攻入天津。僧格林沁只好率军从天津撤防退至八里桥一带,准备与英法联军进行野战。这时清廷的主和派又站了出来,咸丰下令削去僧格林沁的一切职务,并派人去和英法谈和。但这一次英法联军没那么好满足了,所以最终谈判破裂。

谈判破裂后,英法联军继续朝北京方向攻去。八里桥之战就是不服输的僧格林沁对英法的一场阻击战。尽管这次战役清军表现出了勇敢无畏的精神,不怕死冒着枪林弹雨硬是跟敌人拼个你死我活,可歌可泣。但最终因僧格林沁指挥的失误和双方在军事装备上的悬殊,最终还是失败了,且失败的很是惨烈。

僧格林沁一生最大的败绩,八里桥之战伤敌12自损过半

据相关史料记载,八里桥战役英法联军各有4000余人,共为8000余人,投入战斗的清军共2.5万至3万人。清军骑兵面对英法联军排炮毫不畏惧,一批一批冲击。经过一番番的激战,清军伤亡过半,英法联军伤亡十二人。

八里桥之战成了僧格林沁一生中最大的败绩,此战是先进和落后的一次经典碰撞,清军大刀长矛和铁骑终敌不过英法联军的火枪火炮。最后八里桥没能保卫战,八里桥上清军尸横遍野。英法联军还是一路打到了北京,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皇家园林,世界园林艺术的奇迹——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