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30萬顆恆星,2.5萬年後抵達,這是人類干過最瘋狂的事

全文1339字

1963年11月1日,位於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臺正式開光,在中國天眼建成之前,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單面口徑射電望遠鏡。既然是固定陣列,所以就不能轉動,只能朝一個方向上觀測天空,因此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只能通過改變天線饋源掃描天空的一個帶狀區域,但在2017年颶風瑪麗亞席捲期間,懸掛在望遠鏡上方的30米高度的反饋天線掉了,還搞壞了下面的反射面。

目標30萬顆恆星,2.5萬年後抵達,這是人類幹過最瘋狂的事

阿雷西博天文臺自1963年開始運行以來,就一直盯住天體,除了尋找所謂的外星文明信號之外,另外一個用途就是對潛在威脅的近地小行星進行觀測,或者說監視地球的天空。守衛肯定談不上,就憑人類現在的技術,就算髮現小行星要撞地球,也只有挨的份兒。

至此,阿雷西博天文臺已經55歲了,在颶風瑪麗亞襲擊之後遭遇了一些損失,但一些觀測仍然在進行之中。最大的問題無疑是錢沒有著落,從1970年代開始,阿雷西博天文臺就靠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施捨的一點點錢過日子,今年2月,金主突然宣佈將削減超過25%的年度資金,由中佛羅里達大學接管。

目標30萬顆恆星,2.5萬年後抵達,這是人類幹過最瘋狂的事

今年10月24日,在田納西州諾克斯維爾舉行的美國天文學會行星科學部第50屆年會上,阿雷西博天文臺的研究人員提出了對資金問題的擔憂。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態度是這次颶風損失的維修沒有問題,可以獲得足夠的資金,但是從今往後,每年的補足將慢慢減少,一部分資金由美國宇航局來支持。前面說了,NASA提供資金的目的可不是找外星人,他們對這個項目沒有太大的熱情,NASA使用阿雷西博天文臺也是為了找危險級近地小行星。

目前阿雷西博天文臺還處於半殘廢狀態,陣列上方的大型饋源天線斷裂,砸到了鍋裡,維修費需要1430萬美元,而且要修四年。該天文臺雙波束430-MHz觀測能力目前暫時失去,僅維持430-MHz饋源天線的發射能力。

目標30萬顆恆星,2.5萬年後抵達,這是人類幹過最瘋狂的事

同時,由於饋源天線斷裂砸壞了碟狀天線中間的部分反射面,因此阿雷西博天文臺的主反射器還需要校準。雖然阿雷西博天文臺還在維修,但升級也在進行,今年8月,一臺被稱為ALPACA高級低溫L波段相控陣相機的玩意已經到貨,可最強射電陣的觀測靈敏度,即對觀測目標的精確指向定位能力。因此你要動用阿雷西博天文臺為你服務的費用是很高的,對外報價是一次全套200萬美元。

川陀太空指出,阿雷西博天文臺這次升級改造的幅度雖然不大,但失去了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這個金主,今後其命運有可能發生變化。

目標30萬顆恆星,2.5萬年後抵達,這是人類幹過最瘋狂的事

1974年,阿雷西博天文臺完成了一次改造,於是科學家打算慶祝一下,搞了一個由1679個二進制數字組成的信號,歷史上稱之為阿雷西博信息,利用射電望遠鏡強大的功率向距離地球2.5萬光年外的M13球狀星團方向發射出去了。

目標30萬顆恆星,2.5萬年後抵達,這是人類幹過最瘋狂的事

這個二進制數字信息中包含了人類的DNA形狀、對人類而言非常重要的核苷酸化學式,還有太陽系的位置和基本結構等。

科學家認為,M13球狀星團有至少30萬顆恆星,因此那兒有文明的概率也會更高,如果它們受到這些信息,一定會破譯出來。當然在1974年霍金才準備返回劍橋大學擔任教授,還不是網紅,也沒有所謂的不要與外星人接觸、暴露地球位置這樣的覺悟。在1979年之前,霍金還在為爭取盧卡斯數學教授的職位而努力中,這個職位在300年前屬於牛頓。

目標30萬顆恆星,2.5萬年後抵達,這是人類幹過最瘋狂的事

從現在看來,阿雷西博信息既然都發了,就讓它去吧,在說2.5萬年之後才抵達M13球狀星團,到時候人類還在不在都是一個問題。也可能還沒有到M13就被半路截獲了,也有可能因為距離太遠變成了噪音。隨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逐漸脫管,阿雷西博天文臺也有可能被私人買下,萬一有一天新的金主要用射電望遠鏡在宇宙中亂喊亂叫,你們也阻止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