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这个美国人来中国干了一件事,让无数人感到羞愧。


来源:拾遗(ID:shiyi201633)


1 我想做一名教师

8月8日深夜,崔永元发了一条微博:“我家铲屎官特别烦坏人,因为他采访过许多好人,这就是个好人。”

小崔说的这个好人是谁呢?丁大卫。

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丁大卫是谁?一个美国人。

1969年,丁大卫出生于美国克里夫兰市。母亲是一名中学教师,父亲是一名行政管理人员,大卫大学读的是威廉玛丽大学。

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大学时,他选修了一门外语——中文。一学,他就迷上了中文。

大三的时候,他来到了中国——到北大进修中国古典文学。回国后,他拿到了硕士学位。

就在读大学的这几年里,大卫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我想做一名教师。”

去哪里教书呢? “我想去一个特别需要老师的地方。”

有一天,大卫翻阅《经济学家》杂志时,看到了一篇新闻报道:“全球基础教育排名,中国排在倒数第二。”

大卫的眼睛一下亮了,“中国的基础教育比较落后,而我学的外语恰好是中文,那我干脆就去中国好了。”

在一位朋友的引荐下,大卫来到了广东珠海。那一年,是1994年。

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 《实话实说》

一到珠海,大卫就做了一件很奇葩的事。他应聘的学校是恩溢国际小学,校长给他开工资:“一个月3000块。”

大卫跑去问其他老师:“你们一个月拿多少?”“一千多一点。”

大卫立马跑去找校长,“我不要这么多,我要跟其他老师一个待遇。”

校长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你确定?”

接着,大卫又去宿舍转了一圈。他发现自己宿舍有空调和洗衣机,而其他老师的宿舍都没有。

于是他又跑去找校长:“我要住跟他们一样的宿舍。”

校长急了:“你是外教,待遇应该好一些。”

大卫也急了:“不,我要跟他们一样。”

两人越说越激动,差点打了起来。最后,校长妥协了。

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2 去最需要的地方

在恩溢教了几年英语后,由于表现出色,大卫当上了校长。当了校长后,他搞了一次英语教师的招聘,最后录取了6个人。

录取后,大卫发现——这6个人,竟然5个都来自西北。

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当晚,大卫就失眠了。

“西北地区的教育很落后,很多好老师又出来找工作了,那西北的教育不是更差了吗?”

第二天,大卫就下了一个决定:“我要辞职,去西北。”

其他教师都劝他:“留在珠海吧。”

大卫说了这样一句话:

“当老师,就应该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大卫开始向“西北”广投简历,在简历“爱好”一栏中,他竟然填写了——“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出自毛泽东。

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 大卫投递的简历

毛泽东曾为三个人题过这句话,一个是张思德,一个是雷锋,一个是白求恩。

简历投出没多久,大卫就收到了十几封邀请函,比如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但大卫最后选择了西北民族民院。

朋友问:“这个条件并不好,你怎么选它啊?”

大卫的理由无比简单:“因为这里的大部分学生。毕业后要回民族地区当老师,我觉得这里更需要我。”

就这样,大卫从珠海来到了兰州。


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一进西北民族学院,大卫又干了一件奇葩事。

学校给他开工资——每月1200元。大卫跑去问其他老师:“你们一个月拿多少?”

问了之后,他跑去找领导:“给我900元就行了。”

领导不同意:“外教就是这么多。”

大卫说:“怎么也不能超过1000元。”

经不起大卫的软磨硬泡,校领导最后还是妥协了:“那就950元吧。”

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在西北民族学院,大卫的教学有口皆碑。有三件事,他做得超牛。

第一件事——重视口语。

大卫觉得:能说比能写更重要,所以他非常重视口语。他将口语课变成了“演讲与辩论”课,让学生轮流上台用英语演讲,或结成小组,就一个话题展开辩论。

他还在学校办起了英语角,为了引诱其他高校的外教来参与,大卫承诺:“你们过来,只要能坚持到6点,我就请吃晚饭。”

结果,他大半工资都用来请客了。

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第二件事——能叫出每个学生名字。

“我上课从不点名。但我认识所有的学生。上课时,我只要看一眼,就知道哪个学生没来。然后就问跟他要好的同学,他怎么没来?生病了吗?这么做了十几次后,学生们都有了压力,就不敢缺席我的课了。”

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第三件事——认真批改作业。

在民院当老师期间,学生们交的每篇作业,大卫都做到了逐字逐句修改,“如果你们交上来的作业,我没有认真批改,只是打了个勾就还给你们,那你下次就不用写作业了,因为我没有尽到我的责任。”

在西北民族学院教书期间,大卫始终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因为他觉得这里还不算艰苦,这里还不是最需要他的地方,他在等待另一个地方的召唤。

终于有一天,他看到了一则新闻:“东乡族是全国成人文盲率最高的民族,达82.63%,文化程度综合均值,只相当于小学二三年级程度。”

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看到新闻,大卫的眼睛又亮了:“我要到这个地方去。”

大卫去辞职的时候,校领导瞪大眼睛:“你简直疯了。”

大卫说了这么一句话:“在西北民族学院,我做的事只是锦上添花。不是说锦上添花不好,但我更喜欢雪中送炭。东乡的基础教育太差了,那里比这里更需要我。”

2002年,大卫来到了东乡。东乡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面,是全国唯一以东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东乡平均海拔2610米,境内山峦起伏,交通闭塞,工作和生活条件极为艰苦。

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大卫来到东乡后,县教育局将他聘为教育顾问,工资是——每月500元。过了几年后,工资才涨到700元。

在《实话实说》上,小崔问大卫:“这么点钱,够花吗?”

大卫笑着回答:“300,400就够了。我不抽烟不喝酒,生活支出除了吃饭,就是给爸妈写信,每月再给他们打几个电话,所以500块足够了。”

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3 身穿“百家衣”,“化缘”建校舍

东乡的生活条件非常差。这就是大卫的宿舍,仅仅只有一张破床和一张旧桌子。床不但小,而且短,大卫身高1米93,所以睡觉时要么蜷着,要么就把脚伸到床外。

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吃饭嘛,也得自己做,于是大卫学会了生炉子。他平时吃得非常简单,通常就是一碗牛肉面或一盘炒面片,加一个饼,成本两块多钱。

东乡海拔高,冬天特别冷,但大卫始终穿着单薄的衣服和一双可以看到脚趾的破鞋。他很少给自己添置衣物,所以经常有人问他:“你怎么一年四季都穿着这件墨绿衣服啊?”

大卫咧嘴笑着说:“用你们中国人的话讲,我现在是穿百家衣。墨绿色上衣是我妈妈送的,毛衣是一位韩国朋友送的,帽子是一位巴西朋友送的,裤子是兰州一位女士买的,她嫌太长就送给我了。”

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大冬天,大卫也不穿袜子。别人说:“别把脚冻坏了。”

大卫找了个理由:“我从小就不穿袜子,习惯了。”其实他的双脚,早已冻得乌红乌红。

省下的钱,大卫用来干嘛了?

给学生买营养品,比如鸡蛋。“这里的学生太缺营养了。”

给学校添置一些体育用品。“一些学校连篮球都没有。”

给学生买一些书籍或文具。“一些学生连钢笔都没有。”

每年“三八”节或教师节,大卫还会给老师们送礼,比如床单,比如闹钟,实在想不出送什么了,他就给老师订一份杂志。

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教书之余,大卫做得最多的事就是“巡查”。

他不是教育局官员,但他特别喜欢“巡查”。每次一走进学校,他就开始趴在窗子上数人数。“今年只有32个,去年是43,人数降了。”

于是他开始挨家挨户走访。这里的家长不重视教育,女孩子几乎不上学,所以做动员工作特别难。

大卫经常嘴皮子都磨破了,人家还无动于衷。一次说不动,就两次;两次说不动,就三次。很多家长抵不住大卫的软磨硬泡,最后只好让孩子上学了。

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上学的学生越来越多,于是大卫遇到了一个更大的难题——学校不够用了。

政府拿不出这么多钱建学校,怎么办?

大卫只好四处去“化缘”。问朋友能不能施舍一点,问企业能不能赞助一些,问公益组织能不能支持一下,在他的四处化缘下,“尹家小学”等几所学校终于诞生了。

此事经媒体一报道,大卫的事迹便越传越广,很多网友也寄来了善款。在东乡助教的16年里,大卫为“无校村”筹建了11所学校,以及若干个图书室和运动场。

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所有捐款的支出,大卫都会写信告诉捐助人,这笔钱我是怎么花的。所有收入和支出的账,他都会做成一式三份,教育局一份,学校一份,自己留一份。

很多人问他:“又没有人要求你这样,不用这么麻烦吧。”

大卫非常认真地说:“那怎么行,人家把钱交到我手里,我必须要有一个清楚的交待。”

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 收支账本


4 教育需要交流

大卫随身携带的物品里,有一本《铁路旅客列车时刻表》。为什么要随身携带这东西呢?大卫说:“为了省钱。”

他经常组织老师和学生去发达地区开眼界:“教育,需要交流,需要学习别人的长处。”

但出去交流需要钱,大卫实在是囊中羞涩,所以他必须考虑很多问题:坐什么车最省钱?去哪里转车最省钱?住什么旅店最省钱?所以他将列车时刻表背了个滚瓜烂熟。

2016年春节,他带一批老师去广州,保证每个人都有座位,每个人才只花了143元。

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 大卫的《铁路旅客列车时刻表》


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 大卫带老师、学生去北京等地交流

课本里老出现大海,可这里的老师和学生从没见过大海,所以都很想看看真正的大海。于是大卫就带着他们,坐最破最便宜的车去看海。

当时上一年级的妥小玉,也是其中的一个幸运儿:“我也幸运地去了珠海,生平第一次,我见到了真正的大海,特别广阔,无边无际,实在是太震撼了。我高兴得不得了,觉得立马死了都值了。”

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5 带家人从事教育

2003年,父亲放心不下大卫,决定亲自到中国看看。大卫到北京去接父亲,并陪他完成了一个心愿:当一把好汉。登完长城,他们回到了东乡。

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 大卫登长城的留影

在一档节目上,主持人问:“你带着父亲去甘肃玩了吗?”

大卫很可爱地说:“当时我们在修学校围墙,我就叫父亲帮我们修围墙了。”

主持人说:“你可真够可以的。”大卫非常认真地说:“他很支持我的教育事业,所以很愿意给学校干点事。”

父亲走的时候,把身上所有的钱都留下了。大卫拿去换了7250元人民币,全部用在了修建学校上。

父亲唯一放不下心的,就是大卫快35岁了,但还是没有结婚。

有个学生调皮地问大卫:“你这么大了,还不结婚,是不是不喜欢女人啊?”

大卫当然喜欢女人,也很想很想结婚,但他耸耸肩膀说:“我又没房子又没钱,

哪有人愿意跟我过这样的日子。”

2004年,大卫的好运来了。在学校组织的一次棒球比赛上,他认识了在青海外语学院当外教的Stacy。Stacy也是一位美国姑娘,也非常热衷于教育工作,于是两人一见就钟了情。

2005年暑假,两人举办了婚礼。从此,Stacy就跟着大卫,过上了夫唱妇随的艰苦生活。

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6 教师要教书育人

在中国工作这么多年,大卫有多少家当呢?

小崔邀请大卫上《实话实说》时,给他打电话:“把所有家当都带来吧。”大卫很老实地把家当都带来了,所有家当,一个小小帆布包就装完了。里面装着七样东西:

● 一顶他喜欢球队的棒球帽

● 一本装有亲朋和学生的相册

● 一个全家福相框

● 两套换洗衣服

● 装有牙刷、剃须刀的口杯

● 一双破旧的运动鞋

● 一面五星红旗

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 一个包里装着大卫所有家当


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小崔拿起五星红旗,问:“为什么你会经常带着它呢?”

大卫这样回答说:“我时时带着它,是为了每天起床时可以看见它,它可以提醒我,我不是在美国,而是在中国。然后我就会告诫自己:你现在是一位中国教师,你要多为中国教书育人。”

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大卫来中国已经24年了,他没有留下什么存款,也没有置办什么家当,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穷人。但是,他也很富有。

《实话实说》上有一个片段,是栏目组采访他教过的学生。那一个个学生,那一个个学生家长,纷纷争抢镜头,流着泪大喊:“大卫,我们好想你啊!” “大卫,你快回来给我们上课吧!”

大卫不敢看大屏幕,他低下头,红了眼睛。

大卫很穷,没存款没房子,但他很富有,因为他得到了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

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人都是一步一步往高走,大卫却一步一步往低走,所以很多人觉得他是个傻子。

“你这样,图什么啊?”

大卫只有苦笑:“我觉得每个人的生活,都必须是有意义的,我现在做的是我喜欢的事情,这是一种自我满足。如果每个人都向往富裕的生活,而没有人愿意付出,那么世界上绝大部分人,都不能过上优越的生活。”

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还有人问大卫:“你有想过离开东乡吗?”

大卫回答:“想过。”

大卫有一个笃定的信条——“当老师,就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所以他跟着说了一句话:“再过三四年,等东乡的基础教育有了起色,我会离开,但肯定还是在中国,我的一生都会献给中国教育事业。

人物|崔永元骂过无数名人,却专门发微博赞他:这是个好人

喜欢大卫说的一段话,这段话也让我无比羞愧:

“我不想做专家、学者,我只是一个打工的,我愿意来这里服务。不要一说话就是钱,除了钱之外,真的一切都不需要了吗?每个人都应该问问自己的内心,这些是不是你真正想要的?你的心踏实吗?满足吗?平静吗?夜深人静,睡不着的时候,你的灵魂,你的内心,是会和你说话的,会问你,你究竟为什么而活?不要忽视这个,不要随便吃一片安眠药,就把这些念头压下去。”

这个世界尽管黑暗四布,这个世界尽管破洞百出,这个世界尽管贪权逐利,这个世界尽管人心险恶,但正因为有了大卫这样的人,这个世界才终究美好而温暖。

本文转载自“拾遗”(ID:shiyi201633),一个有趣、有品、有态度的文化生活微刊。


— THE END —

黄埔书院高品质讲座视频上线啦!欢迎移步黄埔书院公众号(ID:our-book)观看。

凤凰卫视评论员石齐平:金特会后的中美关系

前外交部长李肇星:一带一路中国梦

时代周刊唐纳德·布朗:企业需要品牌故事

……

每天一个人物,每天一本荐书

每周一次高品质读书会

陪伴每一个有料、有趣、有爱的灵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