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衡地動儀從課本中刪除,恰恰反映了古人智慧之高,現在還摸不透

眾所周知,地震預測是世界上公認的難題。地震困擾人類幾千年,直到現在人類還沒能像預報天氣那樣較為精確的預報出何時何地將會發生何種程度的地震。當儀器能夠探測到地震波動時,一般才能提前十幾分鍾預報地震。不過,就是這十幾分鍾,也是人類智慧的高度結晶,讓即將發生地震地區的人們有足夠的時間避險。

張衡地動儀從課本中刪除,恰恰反映了古人智慧之高,現在還摸不透

在古代,人們同樣深受地震困擾,受限於科技水平,人們只能根據異常天象和雞犬、家畜或者其他動物的反應來預測地震。但是,有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發明了地動儀,雖然不能預測地震,卻能準確的指出發生地震的方位,這在消息傳播速度極慢的古代,對賑災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就是張衡發明的地動儀。

張衡地動儀從課本中刪除,恰恰反映了古人智慧之高,現在還摸不透

不過最近,張衡的地動儀在課本中刪除,引發了人們的熱議。不少人認為張衡的地動儀是忽悠人的,要不然怎麼從課本中刪除了呢?

實際上,並不是因為張衡的地動儀不管用或者造假,從歷史課本中刪除了。而是因為課本中後人復原的張衡的地動儀是錯誤的,經過驗證,過去復原的"直立杆式"地動儀並不能實現監測地震的作用。而現在已經有人設計出了能夠監測地震的地動儀,需要修改,因此暫時從課本中刪除。但是由於張衡地動儀已經失傳,現在重新設計復原的地動儀到底和張衡的設計是不是一樣的,已經不得而知。

張衡地動儀從課本中刪除,恰恰反映了古人智慧之高,現在還摸不透

那麼,張衡的地動儀到底管不管用呢?在東漢時期,進入了一段地震活躍時期,地震頻發,在三十年內就發生過二十六次強地震,給百姓帶來了慘重的損失。好在當時還沒有高樓,如果放到現代,真是後果不堪設想。

在這種情況下,張衡親眼目睹了多次慘劇,潛心研製了我們熟悉的"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的地動儀,雖然不能預測地震,但是能夠及時檢測到地震的發生,可以提前做好賑災準備。

張衡地動儀從課本中刪除,恰恰反映了古人智慧之高,現在還摸不透

據《後漢書·張衡列傳》記載,一日"嘗一龍機發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鹹怪其無徵,後數日驛至,果地震隴西,於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後,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意思是一天西北方向上的銅球下落,但是洛陽的人們並沒有感到地震,大家都認為這個機器沒用。沒想到,幾天後,位於洛陽西北方向的隴西快馬來報,隴西發生了大地震,地動山搖,人們這才信服了,認為"驗之以事,合契若神",並開始記錄地動儀的變化。

張衡地動儀從課本中刪除,恰恰反映了古人智慧之高,現在還摸不透

這些記載雖然簡單,也說明地動儀確實是管用的,只是現代人們沒有想明白其中的原理罷了。這也是為什麼過去課本上會出現錯誤的地動儀復原圖的緣故。直到張衡1000多年後,歐洲才發明出具有類似功能的地震監測儀器。可惜的是,張衡製造的地動儀沒過多少年,就在戰亂中損毀了。堪比四大發明的地動儀從此失傳,留給我們的只有古籍上神乎其技的記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