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建議獻血400毫升?什麼貓膩?


很多獻血者會向我們反映,為何獻血的時候護士總是勸說我們捐獻400毫升呢?在中國大陸,無償獻血可以選擇的獻血量有

200毫升、300毫升和400毫升三種選擇。看起來只有捐獻量的區別,不少人認為,一次捐獻太多的血量會對身體有不好的影響,那麼獻血量多少到底有何區別呢?為何護士姐姐通常會建議健康的、指標適宜的獻血者捐獻400毫升血液呢?

護士建議獻血400毫升?什麼貓膩?


法律層面上

《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第九條“獻血者每次採集血液量一般為200ml,最多不超過400ml,兩次採血間隔不少於6個月”的規定,確立了400毫升獻血的合法性。在國外,如美國、加拿大、荷蘭、英國、德國、法國、瑞士等歐美國家,體重50公斤以上的成年人,每次無償獻血在450—500毫升不等;日本、韓國、泰國、菲律賓、緬甸等亞洲國家每次的採血量也都在300毫升以上,而且已經推行數十年。目前,我國香港、澳門、臺灣也推行一次獻血400毫升。


護士建議獻血400毫升?什麼貓膩?


獻血者角度來看

一次獻血400毫升無損健康。根據人體的血液分佈及容量,人體血液總量佔體重的8%,體重在50公斤以上的成年人約有4000毫升血液,一次獻血400毫升,只佔總血容量的10%,獻血後能很快恢復,對人體的各項生理活動不會產生影響;反而,研究表明一次獻血400毫升,更能觸及到體內的調節系統,促使暫存於肝、脾等器官內的血液釋放出來參與血液循環,同時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促進新鮮血液再生,有利於新陳代謝。其實,一次獻血200毫升和400毫升並無區別,對獻血者來說所要承受的只是多一點勇氣和自信。


護士建議獻血400毫升?什麼貓膩?


用血者角度來看

輸用400毫升血液有利於臨床輸血安全。

目前,輸血尚具有一定的風險。在輸血量不變的情況下,血液來自多個人要比來自一個人更危險,多人份的輸血會增加感染的幾率。

由於血液也是一種異體組織,一個人如果輸入他人的血液可引起一些免疫反應,如HLA同種免疫引起的發熱反應、輸血相關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血漿蛋白引起的過敏反應等等。通常失血病人臨床用血一次多在400毫升以上,如果一次獻血量為400毫升,可使受血者被輸入的血液來源數減半,致敏源減半,發生輸血不良反應的幾率降低,輸血傳染病的風險也會減少一半,較大限度地確保了輸血安全。

獻血400毫升有利於成分血的分離、製備、儲存和使用。

輸血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但臨床上一些患者需要的並不是全血,只是血液中的某一成分,現代輸血已進入成分輸血的新時代。所以,除了鼓勵獻血者進行成分獻血以外,血站也會將獻血者捐獻的全血分離製備成各種血液成分,根據缺啥補啥的輸血要求輸到需要的患者身上。

所以一次獻血400毫升,有利於成分血的分離製備,各種血液有效成分含量高,提高了輸血治療的效果,也讓患者在輸血前的血液交叉配血等治療費用減少不少。

一次獻血400毫升,不僅可以刺激獻血者骨髓等造血器官保持旺盛的造血功能,而且對於提高臨床輸血的安全性和治療效果意義更大。

ps:護士姐姐只是建議,還要根據個人情況自願選擇哦~獻血無需害怕,只需小小勇氣~!

圖文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對使用有疑義,請聯繫刪除,謝謝!


護士建議獻血400毫升?什麼貓膩?



合作專線:0731-8436163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