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格案再審結果公布:宣告呼格吉勒圖無罪

呼格案再審結果公佈:宣告呼格吉勒圖無罪

15日上午,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趙建平帶隊向呼格吉勒圖父母送達再審法律文書,經再審,撤銷原判,判決呼格吉勒圖無罪。

海外網12月15日電據央視新聞微博消息,內蒙古自治區高院今天(15日)對呼格吉勒圖故意殺人、流氓罪一案作出再審判決,撤銷內蒙古高院1996年作出的關於呼格吉勒圖案的二審刑事裁定和呼和浩特市中級人民法院1996年對呼格吉勒圖案作出的一審刑事判決,宣告原審被告人呼格吉勒圖無罪,並向其父母送達了再審判決書。

在宣佈呼格吉勒圖再審判決無罪後,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趙建平向呼格吉勒圖父母表示“真誠道歉,對不起!” 高院為二老送來了三萬元慰問金,並承諾會解決後續的賠償問題。

1996年6月10日,18歲的呼格吉勒圖被執行槍決,距離案發只有62天。而在次子去世6762天之後,呼格的父母終於等來了一份代表正義的判決。

呼格父母相信等到的將是一個好結果。他們甚至已盤算好了,等裁判文書下來,擇個吉日,為兒子選塊墓地,豎起新的墓碑。這次,要刻上他的生卒年月。針對輿論普遍關注的對相關責任人的追責問題,呼格父母態度理性,母親尚愛雲向北京青年報記者強調:“我們不會硬去要求什麼。一切按照法律程序走,根據法律,哪個環節犯了錯誤,該誰承擔的,誰要去承擔。”

反思冤案避免“新傷”

呼格吉勒圖的父母說,他們不光要為兒子討一個清白,也希望還法律一個公正,期待這起案件能對後來的辦案人員起到警示作用。

王振宇律師認為,呼格吉勒圖案等冤假錯案的出現,不光是對司法公正的傷害,其實也是全社會的一個傷疤。因此,如何撫平傷疤是一個值得反思的問題。

在王振宇看來,呼格吉勒圖案應該成為司法領域的一個標杆。大家把這個案件記住,才能避免新的傷疤產生。產生冤假錯案既有人為因素,也有制度原因。執法人員的辦案能力需要不斷提升,司法制度也需要繼續完善。一些刑事政策需要反省,比如重大命案必破等口號以及對破案率的指標考核等體系,都可能會引發辦案人員造成冤假錯案的衝動。

對於今天上午就能拿到的再審裁決書,呼格吉勒圖的大哥已有安排。他說,會把這份法律文書在弟弟墳前點燃,紙灰會把清白帶給九泉之下的弟弟。此前的再審通知文書,他也是通過這種方式,留在呼格吉勒圖的墳前。

有消息稱,埋葬18歲青年的那片白樺林,或已列入徵地範圍。家人盤算著,等判決結果下來,給呼格吉勒圖買個公墓。

無數次與尚愛雲伏墳而泣的畫面一同進入媒體鏡頭的,是呼格吉勒圖的墓碑。上面只用油漆寫著他的名字,沒有生卒年月。母親尚愛雲曾提及,當年兒子被執行死刑,大家都絕望至極,沒心思挑選墓地便匆匆安葬。那塊墓碑不是石料,而是水泥做的。呼格吉勒圖的大哥稱,等判決結果下來,家人準備擇吉日為弟弟遷墳。

尚愛雲曾說,要豎起一塊新的墓碑,這次會寫上呼格吉勒圖的生卒年月。

呼格案回顧

1996年4月9日:呼和浩特一女子被掐死在公廁內。

1996年5月23日:呼和浩特市中級人民法院認定呼格吉勒圖犯流氓罪、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

1996年6月5日: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二審“維持原判”,核准死刑。

1996年6月10日:18歲的呼格吉勒圖被執行槍決,距離案發只有62天。

2005年10月23日:系列強姦、搶劫、殺人案的犯罪嫌疑人趙志紅落網,主動交代了其1996年在呼市一家屬院公廁犯下的殺人案。呼格的父母從此開始上訪申冤。該案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並被媒體報道為“內蒙古版聶樹斌案”。

2014年11月20日:內蒙古高院向呼格吉勒圖的父母送達立案再審通知書,呼格吉勒圖案進入再審程序。

更多權威解讀,更多獨家信息,更多有趣和意想不到的報道,歡迎關注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微信(rmrb_hww)。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