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辉:稳定 A 股市场可建专项救市资金

【摘要】稳定 A 股市场可建专项救市资金,在确认A股出现的风险为外部资金恶意行为时,通过专项救市资金与之抗衡。


宋清辉:稳定 A 股市场可建专项救市资金

稳定 A 股市场可建专项救市资金

今年2月初,A股开始了震荡下跌至今的低迷行情,在近九个月的时间里,上证指数从年内最高的 3587 点下滑至目前最低的2449 点,下跌幅度超过千点以上。此次震荡下行的原因有很多,无论外因还是内因,均反映出市场对A股的不自信,以及A股本身的脆弱。

高层在10月20日为股市注入的信心,一度有效地推动A股连续两个交易日大涨,此后又进入了调整的节奏中。A股需要反思,股市信心的提振已经需要由国家高层出面,说明监管部门和相关机构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不多,或是在当前还不能发挥出作用,需要国家高层发声作为“药引”,驱动已经实施、获得的各种利好真正作用在A股当中。

从大局来看,救市非常重要,但稳定A股市场比救市更为重要。从好的方面来看,救市能够令下跌的股市暂时止跌,并通过救市这一行为笼络投资者信心,令股市快速反弹,最终就是效果并不能保证;从另一方面来看,救市通常是非市场行为,会导致投资者、上市公司对救市实施者产生依赖,容易产生“反正有救市兜底”的想法进行非理性投资,反而不利于股市的发展。

为了保证A股未来的健康发展,救市的方式更需要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进行,政府不宜有过多的参与。从短期方面来看,还是需要救市资金进入股市、振作股市。救市资金不宜随意乱投,不宜专门找便宜的个股,需要投入到主营业务收入稳定增长、净利润表现好的上市公司,需要投入实体产业、新兴产业、具有发展前景的龙头企业。以此引导市场资金在A股市场中寻找到更有价值的个股,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

第一,进一步鼓励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重要股东、上市公司员工参与公司股票回购,向上市公司投资者们释放信心。至于是否回购、回购多少,由上市公司自行安排决定,监管部门不宜强制规定,由投资者自行判断上市公司的举动是否真实在为全体持股股东服务。

第二,协同金融机构为流动性差、发展潜力强的上市公司提供有偿资金,补充上市公司的流动性、缓解融资难的问题,从资本方面为这些上市公司提供支持、度过经营难关,协助上市公司经营发展。

第三,强化股市监管,严惩非法、违规交易,严惩操作上市公司股价行为。

长期方面而言,需要从股市相关政策入手,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基础出发制订有助于市场长期稳定的措施。

第一是要做好投资者保护工作,公司上市之后的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第一大股东,董事长、上市公司保荐人等都需要对公司全体股民负责,当股民因为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导致投资资金受损的,上述责任人必须为股民负责。

第二从上市公司入手,如在放宽上市公司准入门槛的同时约束上市公司行为,延长上市公司非流通股的锁定期,延长定向增发的锁定期,约束上市公司第一股东、重要股东质押份额,保障投资者不因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失误而受到损失;需要坚定上市公司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做好重要消息及时披露,对股民、媒体的提问如实回答,做好对内对外的公开透明。

第三要让股民负担减少,取消或降低证券市场的印花税、鼓励券商再一次降低交易佣金,让利股民、活跃市场。

第四是扩大 A 股的资金来源,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吸引以价值投资为主的境外资金进入A股,同时积极向海外宣传A股中优质、具备发展前景的上市公司,在推动A股国际化的同时稳定市场预期。

第五是防范外部风险,建立专项救市资金,在确认A股出现的风险为外部资金恶意行为时,通过专项救市资金与之抗衡。

第六要通过制度建立稳定的防火墙,进一步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资本市场结构,例如推出熔断制度需要取消涨跌幅限制、推行T+0;同时丰富资本市场产品,以在市场出现风险时可以进行对冲,缓解、化解风险;完善退市制度,引导资金流向好的上市公司,以此充分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令资金流向重点、关键领域。

第七是做好投资者教育,非理性的投资市场会让股市表面繁荣,内部很有可能千疮百孔,成熟、理性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是有益的。监管部门需要为投资者普及更多投资方面的知识,而不是让股民在证券公司开户时抄上一行“知晓风险”的话语,要让股民们理性、成熟,通过价值投资令 A 股市场繁荣,令A股稳定,同时令股民自身获得收益。

无论救市还是稳定市场,想让效果在这个庞大的市场中快速显现、达到目的,基本上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在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各种方式救市、稳定市场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我国股民需要对 A 股有足够的信心,要相信我国不断向好发展的经济将成为股市回暖、走高的重要力量,相信 A 股在一系列不断完善的政策下会越来越健康,要相信这个市场将逐渐走出阴霾,走上我们所期待的慢牛道路上。

(作者系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著有《强国提速:一本书读懂中国经济热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