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贴」中国海洋海钓常见鱼类介绍(继续更新51-60)

波澜壮阔的大海下面,孕育着无限的生命,奇奇特特的生物、鱼类。

钓鱼人,很多时候钓出了一些鱼类,自己却不认识,

今天我们继续来说海钓中常见的鱼类。

51、大眼金枪鱼

又名肥壮金枪鱼。一种游速极快、体形优美的深海鱼。

中文学名:大眼金枪鱼

拉丁学名:Thunnusobesus

别称:肥壮金枪鱼

分类

从生物学的分类上讲,广义的金枪鱼是指鱼类中的鲭科、箭鱼科和旗鱼科共计约30种鱼类。

品种

从金枪鱼的品种看,生鱼片质量由高至低分别为蓝鳍金枪鱼、马苏金枪鱼、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蓝鳍金枪鱼和马苏金枪鱼产量较低,价格非常高,大眼金枪鱼与蓝鳍金枪鱼相似,胸鳍较大,眼较大。常见的金枪鱼鱼片是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制成的。

大眼金枪鱼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水域,属于高度迁移种群,地中海中没有分布,我国东海、南海和台湾沿海均有分布.。其适温范围为13~29°C。

大眼金枪鱼栖息水深较深,可达200―300米,性成熟的个体栖息于表层。主要以深海性鱼类为食,小鱼、鱿鱼和大型甲壳类为主。最大游速可达100公里/小时。

「入门贴」中国海洋海钓常见鱼类介绍(继续更新51-60)

52、龙虎斑

又称珍珠龙胆石斑鱼或珍珠斑,是用龙胆石斑(公)与老虎斑(母)培育出来的杂交新种石斑鱼,其肉质细嫩、成长快速、抗病力强,有虎斑头、龙胆尾的外型,显现杂交优势,商品鱼市场价格好,也可以做为观赏鱼,市场前景广阔。

中文学名:龙虎斑

龙虎斑,一斤大约八百块(台币),价格比龙胆石斑贵两倍。肉质鲜嫩的龙虎斑,可以用砂锅烹煮,或者是生炒,还可以把龙虎斑煎成酥酥脆脆的龙虎斑酥,让吃的人都忍不住一口接一口,比一般的龙胆石斑,口感更软嫩有质感,龙虎斑外观有靓丽的斑斓花纹,有着老虎石斑鱼的头,龙胆石斑鱼的尾巴,结合了两种鱼的优点,有虎斑的强抗病力及龙胆的快成长率,价格也往上攀升,平均一斤大约八百块(台币),比龙胆石斑贵了两倍多。

目前龙虎斑的商品鱼因其苗种培育难度大,价格极其昂贵,在市场上还难得一见。

「入门贴」中国海洋海钓常见鱼类介绍(继续更新51-60)

53、棕点石斑鱼

鮨科石斑鱼属的一个物种。体长椭圆形,侧扁而粗壮。口大,具发达的辅上颌骨,上下颌前端具少数大犬牙,两侧牙细尖,可向内倒伏。前鳃盖骨后缘一般具锯齿,下缘光滑,鳃盖骨后缘具二粗棘,鳃耙中长,数目较少。体被细小栉鳞,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无缺刻,一般具11鳍棘(稀少为10个),14—18条鳍条,臀鳍具3鳍棘,8—9鳍条,第鳍棘最强。尾鳍圆形、截形或凹形。幽门盲囊10—20个。

中文学名:棕点石斑鱼

产地: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带、亚热带海域。

「入门贴」中国海洋海钓常见鱼类介绍(继续更新51-60)

54、蓝身大斑石斑鱼

是鮨科石斑鱼属的一个物种。蓝身大斑石斑鱼是海中大型鱼之一,潜水爱好者经常能看到的。通常生活在热带地区,是石斑鱼中的大型品种之一。红海、非洲东部一直到大堡礁都有分布,我国南部海域也有分布。身体为白色到灰色,全身覆盖着大块的黑斑。海洋里5到150米的深度都有分布。

中文学名:蓝身大斑石斑鱼

拉丁学名:Epinephelustukula

别称:金钱斑、过鱼

形态特征

体长椭圆形,侧扁而粗壮,标准体长为体高之2.9-3.5倍。头背部斜直;眶间区微凹。眼小,短于吻长。口大;上下颌前端具小犬齿或无,两侧齿细尖,下颌约2-6列。鳃耙数8-10+15-18。前鳃盖骨后缘微具锯齿,下缘光滑。鳃盖骨后缘具3扁棘。体被细小栉鳞;侧线鳞孔数62-70;纵列鳞数113-130。背鳍鳍棘部与软条部相连,无缺刻,具硬棘XI,软条14-15;臀鳍硬棘III枚,软条8;腹鳍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门开口;胸鳍圆形,中央之鳍条长于上下方之鳍条,且长于腹鳍,但短于后眼眶长;尾鳍圆形。体色由淡灰色至淡褐色,分布著大小不一的黑褐色斑,头部则有黑色的小点斑及不规则的窄纹。各鳍亦具有黑褐色的斑纹,偶鳍上的斑纹较奇鳍上者为小。幼鱼之特徵与成鱼相似,唯体色较淡。

「入门贴」中国海洋海钓常见鱼类介绍(继续更新51-60)

55、斜带石斑鱼

为广盐性鱼类,主要分布于红海,最远可南至德班(南非),东至帕劳群岛和斐济群岛,北至琉球群岛(日本),向南又可抵达阿拉弗拉海,向北到澳大利亚(兰德尔和Heemstra1993)。它们也会从苏伊士运河迁移到地中海沿岸的东部地区。最近对其的记录是来自以色列的地中海海岸。

中文学名:斜带石斑鱼

分布:斜带石斑鱼主要分布于红海,最远可南至德班(南非),东至帕劳群岛和斐济群岛,北至琉球群岛(日本),向南又可抵达阿拉弗拉海,向北到澳大利亚(兰德尔和Heemstra1993)。它们也会从苏伊士运河迁移到地中海沿岸的东部地区。最近对其的记录是来自以色列的地中海海岸。

生态习性

斜带石斑鱼常栖息于大陆沿岸和大岛屿,但在河口、离岸100米深的水域中也可发现。

「入门贴」中国海洋海钓常见鱼类介绍(继续更新51-60)

56、老鼠斑

鮨科驼背鲈属鱼类,也叫青斑、鰵鱼、驼背鲈。身体为奶油色,黑色斑点布满全身,让人感觉很喜庆。主要分布于印度洋的礁石地区,能长到50厘米。带有斑点的身体能迷惑敌人,保护自己。因容易饲养,所以会长得很快,在确保有足够的生长空间的前提下会很长命,如1500升以上的水族箱或有良好的过滤系统的纯鱼缸。会把任何它能吞掉的任何鱼吃掉,所以要注意分类饲养。在水族箱中,可以饲喂大部分不同的食物,像干的或鲜鱼、鱿鱼、对虾、银鱼等等,目前为十分珍贵品种。

分布于西太平洋区包括日本、台湾、新喀里多尼亚等海域等海域

形态特征

老鼠斑因为头长嘴尖,形状酷似老鼠而得名,其体扁平,背鳍棘10枚,

老鼠斑

无大牙,一般在45厘米以上,体白色,布满黑点,成鱼体色较深,体上斑纹特别明显,色彩艳丽,行动缓慢,具有抢食性,由于其肉质细嫩,味道特别鲜美,为海产品的名贵鱼之一,在市场上的价格特别昂贵,它是一种高级观赏鱼类,又是一种高级食用鱼类。标准规格:(大)6公斤以上;(小)2公斤以上。

「入门贴」中国海洋海钓常见鱼类介绍(继续更新51-60)

57、赤点石斑鱼

俗名为石斑、红斑,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鮨科的其中一个种。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南部,广东沿海产量较多。

中文学名:赤点石斑鱼

拉丁学名:Epinephelusakaara

别称:石斑、红斑

形态特征

赤点石斑鱼体呈红褐色,头、背较深,腹部颜色较淡,头部及体侧密布与瞳孔等大之橙红色斑点;口大,上下颌前端具少数大犬齿,两侧齿细尖,背鳍最后数棘下方有一大型黑斑,其余鳍无显著之斑点。背鳍硬棘11枚,软条15~17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8枚,胸鳍圆形,中央之鳍条长于上下方之鳍条,且长于腹鳍。体被细小栉鳞,有孔侧线鳞片数约50~53枚。前鳃盖骨后缘一般具锯齿,下缘光滑。鳃盖骨后缘具3扁棘。体长可达50厘米。

石斑鱼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为暖温性中下层鱼类,多生活在岩礁底质海区,常栖息于沿海岛屿附近的岩礁间、珊瑚礁的岩穴或缝隙中,一般为夜行性,利用其嗅觉寻觅食物,白天则隐藏于岩穴内。石斑鱼性凶猛,肉食为主,喜食鱼、虾、蟹类,不喜欢结群,饥饿时有自相残杀现象。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可生活在11~41%的盐度范围内,最适水温为22—28℃,18℃以下时食欲减退,15℃以下鱼体就失去平衡。

「入门贴」中国海洋海钓常见鱼类介绍(继续更新51-60)

58、青石斑鱼

俗名为鲈猫,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鮨科的其中一个种。分布于北太平洋、日本、台湾、越南、韩国、中国等海域。

中文学名:青石斑鱼

青石斑鱼(Yellowgrouper),科学名称为Epinephelusawoara属鲈形目,为触礁性海洋鱼类,体下部具若干橙红色斑点,体侧具6条深褐色垂直条纹,仅尾鳍具斑点,暖水性中、下层鱼类。仔稚鱼摄食浮游生物,成鱼摄食鱼、虾、蟹等,肉味鲜美,为名贵鱼类,分布于我国东海、南海等亚热带、热带地区,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鱼类之一。

分布

世界分布:环尾天竺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包括韩国、日本、南中国、越南及台湾。台湾主要产于西南沿海及南部海域。

「入门贴」中国海洋海钓常见鱼类介绍(继续更新51-60)

59、清水石斑鱼

是鮨科石斑鱼属的一个物种。分布于印度-太平洋:红海和非洲东海岸的法属波利尼西亚。在西太平洋地区,它的范围从日本南部昆士兰州南部和豪勋爵岛。

中文学名:清水石斑鱼

分布

印度-太平洋:红海和非洲东海岸的法属波利尼西亚。在西太平洋地区,它的范围从日本南部昆士兰州南部和豪勋爵岛。

「入门贴」中国海洋海钓常见鱼类介绍(继续更新51-60)

60、玳瑁石斑鱼(dàimàoshíbānyú)

是鮨科石斑鱼属下的物种,主要栖息于近岸碎屑的珊瑚礁区,幼鱼常被发现于潮池。以甲壳类、小鱼及蠕虫为食。分布于西太平洋区,由日本至澳洲。台湾各地皆有产,以澎湖产量较多。

中文学名:玳瑁石斑鱼

形态特征

体长椭圆形,侧扁而粗壮,标准体长为体高之2.8-3.2倍。头背部斜直;眶间区微凸。眼小,短于吻长。口大;上下颌前端具小犭齿或无,两侧齿细尖,下颌约2-3列。鳃耙数6-8+14-16。前鳃盖骨后缘微具锯齿,下缘光滑。鳃盖骨后缘具3扁棘。体被细小栉鳞;侧线鳞孔数48-52;纵列鳞数80-96。背鳍鳍棘部与软条部相连,无缺刻,具硬棘XI,软条16-18;臀鳍硬棘III枚,软条8;腹鳍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门开口;胸鳍圆形,中央之鳍条长于上下方之鳍条,且长于腹鳍,但短于后眼眶长;尾鳍圆形。头部、体部及各鳍淡色,均有圆形至六角形暗斑密布,斑间隔之狭窄自成网状图案;腹部在胸鳍基部前方具2条暗色带;胸鳍斑点不甚显着。

「入门贴」中国海洋海钓常见鱼类介绍(继续更新51-60)


石斑系列,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