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那個時期一個人到底有多窮?

使徒G65AMG


作為50年代出生的人,我願意回答這樣的問題,以期把歷史傳承於後人。

五、六十年代有多窮,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表現,因此,不能一概而論。

但是從人們的衣、食、住和行方面進行分析比較科學。

我的老家在山西南部的晉南平原上,是歷史上傳統的糧棉之鄉。記得七十年代的宣傳裡,說我們一個縣的全年的糧食產量佔全省的七分之一,棉花產量佔全省的八分之一。

那就看看五、六十年代的糧棉之鄉農民們的衣、食、住、行吧!

衣:

農民穿的衣服面料幾乎清一色的自家織的土布,在農村,鮮見有人穿成衣,用買來的“洋布”自已做衣服穿的也是風毛伶角。商店賣的布匹須憑票購買,國家每年給每個人供應15尺布票,許多農民都把布票賣給了有錢的人家。一進入農村,可以隨處看見紡線和織布的景象,人們的衣服花色,不是“塊塊(格子)”,就是“溜溜(道道)”。小時候的兒歌裡曾經唱道:“一身花花,財富家家”,“一身藍,工作員(下鄉工作隊)”。可見當時農民普遍的衣著狀況。

食:

糧棉之鄉的農民雖然比自然條件差的山區和鹽鹼地的農民要好一些,但也是常年吃不飽。記得1965年前後,我們生產隊有600多畝旱地,那年大豐收,收穫了15萬斤小麥,交給國家公糧6萬多斤,預留種子、牲畜飼料等公用部分外,每口人可分200斤左右。那時候基本沒有什麼蔬菜和副食,這些糧食僅夠吃半年,人們只能用少量的秋雜糧和紅薯、蘿蔔充飢。那個年代,國家工作人員中從事腦力勞動的職工,每月的糧食定量是27斤,雖有保障,但也處於“吃不飽,餓不死”的邊緣上。

就全國,全省範圍內比較,我們老家的飲食狀況處於上等的水平。

住:

老家處在黃土高原上,黃土的直立性為農民住房創造了條件。山區和邱陵地帶的許多百姓常年住在土窯洞裡,平原上的農民住在土牆、土坯砌成的瓦房或草房裡,幾乎家家睡的都是土炕。農民家庭最怕好幾個男孩,結婚後與父母分居得建新院子蓋新房。當時流行一句民諺:“娶媳婦蓋廈(房屋),提起來害怕”,足以說明當年農民在住房上的困境。

行:

人們一般不出遠門,基本靠步行。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是牛車、馬車。記得當年“文化大革命”中,去縣和鄉開會就是坐生產隊的馬車。村裡、巷裡的自行車也是屈指可數的。1960年的時候,我家有輛自行車,是爸爸在離家十多里外的鎮上上班唯一的交通工具。那年遇上自然災害,全家餓肚子沒有吃的,無奈之下,180元賣掉了自行車,買回來60斤小麥(當時國家定價小麥每斤九分錢),黑市上的小麥每斤3元錢,居然是國家定價的33倍之多。而這60斤小麥不夠我家六口人半月的口糧,那時我年令尚小,也不記得是怎樣“熬”過來的。

列寧說過,“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現在,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是,不應該忘記過去的苦曰子。年齡大的老人們,有責任有義務對年輕人進行歷史教育。因為,不懂得歷史,就不會珍惜當下,也就不能更好地開創未來!






清風明月211694736


我是五十年代出生的人,至於那時窮到什麼程度,講出來恐怕現代人難以置信,五八年前生活比較平穩,每天能有二粥一飯,六零至六三年最難,平均每天二兩米,一個月每人一兩半油,所以,家家戶戶都要挖野菜混粥水吃,後來不知誰發明、製作了稻草麵包,即把稻草打成粉,再拌些木薯粉製成麵包,然後蒸熟吃,儘管吃了難排大便,已經是上等主食了,許多人因此而脹死。那時水腫病人特多,天天死人。六五年後至七七年好一些,基本上三餐有稀粥吃,隔十天半月可有一餐飯吃,但肉類奇少,連病雞丶豬、牛等均為上等佳餚,那時既沒錢,有錢也買不到,總之,窮到非人式生活。


大德國人


同等條件對比才科學,五六十年代一個人到底有多窮,確切的告訴你,不窮還很富裕,能過上小資生活,吃好的,穿好的,帶好的,無憂無慮。事實說明,周總理出訪時,需要做一頂,海龍帽子,可是海龍的,任務下達給天津盛錫福制帽廠,廠方一次做了三頂海龍帽子,讓總理挑一頂帽子,其於二頂退回,退回的這二頂帽子,就放在了勸業場出售,每頂2000元,當時就有一友,單身一人,每月工作收入七八十元,他就能拿出錢去買了一頂海龍帽子,當時讓我們如此的羨慕他,每當下雪時總讓他帶上帽子,看雪花在海龍帽子的周圍飛舞,就是落不到帽子上,偶爾有落上的雪花,馬上就化成水珠落下來,多麼神奇。當時他帶一塊勞力士手錶,在享德利買的,998元,那時娶個媳婦也就幾百元。人是窮,窮在人口多收入少上,當時三口人之家,二人工作是什麼樣的生活,可似比比今天三口之家二人工作是什麼樣的生活,還是在有房的條件下。


三門俠


小編你在誤導讀者,敬愛的毛主席帶領人民在一片廢墟上建立新中國!當時國家一窮二白,請你不要歪曲事實!那個時候天是藍的,空氣新鮮,吃的喝的都是天然食品!沒有坑蒙拐騙偷毒,賭,等!沒有勾心鬥角,老有所養,老有所依,那個時候好說不完!


傲雪MameiF


實事求是的說,58年以前的生活確實不錯,但後來由於一些人為的原因和自然災害,很多農村地區確實餓死了,不少人,從62年下半年到66年上半年,國家基本上恢復了元氣,人民的生活也普遍得到了改善,從66年以後到七七元78年,由於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國家傷了元氣,我70年下鄉,當時在生產隊一個男勞力幹一天活,只有兩角錢,而最便宜的香菸要八分錢一盒,有勞力少的人幹一年的活,還得往生產隊交錢,我們大隊條件還算比較好,每年能分300左右糧食,有的生產隊條件差,只能有200多斤糧食,我說的是72年以前的事,以後我就到工廠了,工人的生活比農民好的多,但和現在比起來也是天地之差,這都是我經過的事兒


卿山457


五六十年代到底有多窮,我以本館收藏的廣州當時相關票證來直觀地向人們展示一下:

當時人們出行開始了以單車為主要方式,應該每個城鎮家庭至少有一輛自行車,這種出行方式一直延續到九十年代。以上是本館收藏的中國最低金額單車保管票。
當時的生產生活物質全都憑票供應,任何人想多佔都不可能。


糧食更是必須憑票
供應,國家從55年就開始發行全國糧票了,以上是63年廣州地方發行的第一套糧票。
當時本埠寄信是2分。
外埠寄信是4分,那時通信幾乎靠寫信,電報電話是機關單位及大戶人家才能用得起的。
五六十年代的輪渡票。


五六十年代的廣州火車票。

7O年的廣州公交車票。

從以上票據可以看到,五六十年代一個人有十元錢在廣州都能很好地生活一個月了。雖然當時人們生活非常貧困,但這些票證也見證了當時實行的計劃經濟讓中國人們減少了資源浪費,發展了生產,渡過了新中國成立初期最艱難的時光。


湘平古珍郵館


你這個問題很敏感,我考慮好久,也找了一些資料,加之之前父母和祖父母的講述,大概知道點。所以我就簡單的回答下。

在哪個特殊的年代,貧窮是普遍性的,而且貧窮的程度是80-90這些年代出生的人沒法想象的,但也不是像國外一些帶有特定意識形態的眼光所描述的那樣殘酷。

窮的標準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窮的定義都是相對的,每個人對於窮的定義不同。我自己對於的窮定義為:吃飽與否。

上個世紀50-60年代,新中國剛成立,百廢待興,加之一些內外部因素,整個國家都在勒緊褲腰帶奮發圖強。按照老一輩人的講述就是至少一半人是不能吃飽肚子的,按照我的標準來說,那就是很窮了。但是絕對不是某些國外媒體和國內公知說的餓死很多人(具體數字很大)那種情況,因為我祖父母講這些天文數字,他們都笑了,否定有這樣的事情。

特定的歷史時期,一個工業基礎幾乎為零的新中國,就是在這麼艱苦的情況下一步步的走到了現在,現在大家出國,老外們聽到是中國人,第一反應就是有錢。讓我們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社會吧,不要辜負老一輩人們的付出!


摳你小豆豆


我是六十年代出生的,現在只對七十年代之後的事情有記憶。但是,從小就聽父母親給我講過,五六十年代的農村比七十年代更窮。

我剛出生的時候,父親在外面挑土做堤時,常常自己吃爛菜根和碎米糠麩,省下一斤半斤的好米帶回家給我熬稀飯喝。母親也是經常吃不飽吃不好,自然沒有奶水餵養我。

我的奶奶51年生下我叔叔之後,在月子裡就因病去世了,奶奶去世時才38歲。我的爺爺在三年自然災害的時候,因長時間在外地挖河挑土,每天餓著肚子乾重活累病了,就躺在家裡貧病交加去世了。

在那個沒有飯吃的年代,一得病就有可能要命!哪來的錢看病呢?其實,那些個病在現在看來就是些常見病,有條件是很好治的。聽父親說,我的爺爺應該是餓死的,病是因餓而來的。如果不是餓倒了,我爺爺的身體是很健壯的。

到了70年代都還很困難,農村種的糧食大部分都上交公糧了,如果不交公糧的話,在我們水鄉平原是餓不倒人的。我們小時候讀書,沒有雨靴沒有雨傘,更沒有新衣服穿。

到了80年代,農村的日子好過些了,主要是不強迫上交公糧了,分田到戶之後人也變得自由了。


山人的生活感悟


手頭有一份論文《建國初期濟南市民社會生活研究-1949-1966》正好可以回答下:

最基本的生活水平標準在於:衣食住行。


衣:

眾所周知,建國初期開始流行的是中山裝,以及蘇聯式服飾:列寧裝,布拉吉連衣裙,蘇聯大花布等。


上圖的這種蘇聯大花布,顏色多是大紅大綠,按說並不符合中國傳統審美,但當時卻有一種言論”中國的牡丹是封建的,蘇聯花布則是革命的。“於是蘇聯花布在市面上大普及,床單被套襯衣都用花布做,甚至男式襯衣也是花布製作的。


不過和很多人想得不一樣,旗袍在50年代實現了一次復興,濟南女性一直穿士林藍的棉布旗袍,一直到1966年文革開始。


不過,這些衣服很難穿上身,因為建國初期大量私營企業停產,所以棉布供應量跟不上需求,雖然實行了統購統銷,市民靠布票來買布做衣服,城市居民按理說每年有27.5尺布料供應,但實際上到1961年最困難時,人均供應只有1.6尺,連條內褲也做不起,濟南市民們在1961年全家的布票積攢起來,連一件新衣服都買不了!



1959-1961年的濟南市民無需擔心食物的健康問題,因為這幾年中,市民們基本吃不到細糧,飲食中有90%是粗糧為主。


當時濟南的主食是地瓜。

當時的濟南報紙上到處都是介紹吃地瓜的好處,和怎樣把地瓜做得更好吃的介紹文章。




在居住方面應該還是有改進的,在建國初期濟南修建了不少住房,以很低的價格出租給市民,1951年濟南商埠區最高租金價格為每平方米0.63元,最低為0.078元,平均為0.244元/平方米,而當時的工人的基本工資是:學徒工生活費18元,一級工33元、二級工40元、三級工48元。


當時工人常住的住房面積很小,一15平方米的住房租金約為3.6元每月,有會客室,臥室,儲藏室,廚房,每300間有一個兒童樂園和水站。提供了基本的工業時代生活水準。(廁所和澡堂是公用的)





在行方面,當時全面整修了全市的道路,另外增加了公交車,1948年,全濟南的公交汽車為7輛,沒錯,不是700輛,是7輛。


到1957年,濟南共有7條運營中的公交線路,公交車加起來一共為32部,線路全長為38公里,在今天看來微不足道的公交系統,卻在一年內運輸了1350萬人次。可想而知當時公交的擁擠程度。



閉家鎖的紅楓


我上小學時上臺跳舞穿補滿補釘的衣服,上小學學費2元交不起,學校免了我的學費,上高中時穿的衣服常常補得不見底布,家裡平時沒肉吃,要到過節那天才買肉。大米不夠吃,煮飯以紅薯芋頭等雜糧為主。炒菜基本沒什麼油。上高中時住宿,一個月伙食費是自己從家裡帶3o斤米,然後交3元錢就行。我初中高中都能得到助學金,一個月3元左右。一年到頭就是過年時每人做一套新衣,以前是買布做衣服,有布票才能買布,5歲以下的衣服都是媽媽親手縫製,手工縫,每人一雙新布鞋也是媽媽手工做的。我是5O後,家中老大,姐弟六個,我的家鄉在山區,但是我的父母很開明,在沒有爺爺奶奶的情況下,讓我帶著弟弟妹妹上學,一直上到高中,因為沒有高考,無法考大學。恢復高考後,我小弟考上了大學。

小時候儘管生活清貧,我們幾姐弟也因為營養不良常常感冒生病,我總是背上揹著一個手上拉著倆個弟妹去上學,還包覽全部家務事。但是,我一點不覺得累和苦,我覺得我的童年非常快樂。我就喜歡上學。只要父母讓我上學,我就是非常非常幸運幸福的孩子。十分感恩父母,感恩社會的支助,讓我這50年代的女孩子能夠上學讀書,因為讀了書,在城裡得到了很好的工作。現己退休,享受美好幸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