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那个时期一个人到底有多穷?

使徒G65AMG


作为50年代出生的人,我愿意回答这样的问题,以期把历史传承于后人。

五、六十年代有多穷,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表现,因此,不能一概而论。

但是从人们的衣、食、住和行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科学。

我的老家在山西南部的晋南平原上,是历史上传统的粮棉之乡。记得七十年代的宣传里,说我们一个县的全年的粮食产量占全省的七分之一,棉花产量占全省的八分之一。

那就看看五、六十年代的粮棉之乡农民们的衣、食、住、行吧!

衣:

农民穿的衣服面料几乎清一色的自家织的土布,在农村,鲜见有人穿成衣,用买来的“洋布”自已做衣服穿的也是风毛伶角。商店卖的布匹须凭票购买,国家每年给每个人供应15尺布票,许多农民都把布票卖给了有钱的人家。一进入农村,可以随处看见纺线和织布的景象,人们的衣服花色,不是“块块(格子)”,就是“溜溜(道道)”。小时候的儿歌里曾经唱道:“一身花花,财富家家”,“一身蓝,工作员(下乡工作队)”。可见当时农民普遍的衣着状况。

食:

粮棉之乡的农民虽然比自然条件差的山区和盐碱地的农民要好一些,但也是常年吃不饱。记得1965年前后,我们生产队有600多亩旱地,那年大丰收,收获了15万斤小麦,交给国家公粮6万多斤,预留种子、牲畜饲料等公用部分外,每口人可分200斤左右。那时候基本没有什么蔬菜和副食,这些粮食仅够吃半年,人们只能用少量的秋杂粮和红薯、萝卜充饥。那个年代,国家工作人员中从事脑力劳动的职工,每月的粮食定量是27斤,虽有保障,但也处于“吃不饱,饿不死”的边缘上。

就全国,全省范围内比较,我们老家的饮食状况处于上等的水平。

住:

老家处在黄土高原上,黄土的直立性为农民住房创造了条件。山区和邱陵地带的许多百姓常年住在土窑洞里,平原上的农民住在土墙、土坯砌成的瓦房或草房里,几乎家家睡的都是土炕。农民家庭最怕好几个男孩,结婚后与父母分居得建新院子盖新房。当时流行一句民谚:“娶媳妇盖厦(房屋),提起来害怕”,足以说明当年农民在住房上的困境。

行:

人们一般不出远门,基本靠步行。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是牛车、马车。记得当年“文化大革命”中,去县和乡开会就是坐生产队的马车。村里、巷里的自行车也是屈指可数的。1960年的时候,我家有辆自行车,是爸爸在离家十多里外的镇上上班唯一的交通工具。那年遇上自然灾害,全家饿肚子沒有吃的,无奈之下,180元卖掉了自行车,买回来60斤小麦(当时国家定价小麦每斤九分钱),黑市上的小麦每斤3元钱,居然是国家定价的33倍之多。而这60斤小麦不够我家六口人半月的口粮,那时我年令尚小,也不记得是怎样“熬”过来的。

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现在,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不应该忘记过去的苦曰子。年龄大的老人们,有责任有义务对年轻人进行历史教育。因为,不懂得历史,就不会珍惜当下,也就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






清风明月211694736


我是五十年代出生的人,至于那时穷到什么程度,讲出来恐怕现代人难以置信,五八年前生活比较平稳,每天能有二粥一饭,六零至六三年最难,平均每天二两米,一个月每人一两半油,所以,家家户户都要挖野菜混粥水吃,后来不知谁发明、制作了稻草面包,即把稻草打成粉,再拌些木薯粉制成面包,然后蒸熟吃,尽管吃了难排大便,已经是上等主食了,许多人因此而胀死。那时水肿病人特多,天天死人。六五年后至七七年好一些,基本上三餐有稀粥吃,隔十天半月可有一餐饭吃,但肉类奇少,连病鸡丶猪、牛等均为上等佳肴,那时既没钱,有钱也买不到,总之,穷到非人式生活。


大德国人


同等条件对比才科学,五六十年代一个人到底有多穷,确切的告诉你,不穷还很富裕,能过上小资生活,吃好的,穿好的,带好的,无忧无虑。事实说明,周总理出访时,需要做一顶,海龙帽子,可是海龙的,任务下达给天津盛锡福制帽厂,厂方一次做了三顶海龙帽子,让总理挑一顶帽子,其于二顶退回,退回的这二顶帽子,就放在了劝业场出售,每顶2000元,当时就有一友,单身一人,每月工作收入七八十元,他就能拿出钱去买了一顶海龙帽子,当时让我们如此的羡慕他,每当下雪时总让他带上帽子,看雪花在海龙帽子的周围飞舞,就是落不到帽子上,偶尔有落上的雪花,马上就化成水珠落下来,多么神奇。当时他带一块劳力士手表,在享德利买的,998元,那时娶个媳妇也就几百元。人是穷,穷在人口多收入少上,当时三口人之家,二人工作是什么样的生活,可似比比今天三口之家二人工作是什么样的生活,还是在有房的条件下。


三门俠


小编你在误导读者,敬爱的毛主席带领人民在一片废墟上建立新中国!当时国家一穷二白,请你不要歪曲事实!那个时候天是蓝的,空气新鲜,吃的喝的都是天然食品!没有坑蒙拐骗偷毒,赌,等!没有勾心斗角,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那个时候好说不完!


傲雪MameiF


实事求是的说,58年以前的生活确实不错,但后来由于一些人为的原因和自然灾害,很多农村地区确实饿死了,不少人,从62年下半年到66年上半年,国家基本上恢复了元气,人民的生活也普遍得到了改善,从66年以后到七七元78年,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国家伤了元气,我70年下乡,当时在生产队一个男劳力干一天活,只有两角钱,而最便宜的香烟要八分钱一盒,有劳力少的人干一年的活,还得往生产队交钱,我们大队条件还算比较好,每年能分300左右粮食,有的生产队条件差,只能有200多斤粮食,我说的是72年以前的事,以后我就到工厂了,工人的生活比农民好的多,但和现在比起来也是天地之差,这都是我经过的事儿


卿山457


五六十年代到底有多穷,我以本馆收藏的广州当时相关票证来直观地向人们展示一下:

当时人们出行开始了以单车为主要方式,应该每个城镇家庭至少有一辆自行车,这种出行方式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以上是本馆收藏的中国最低金额单车保管票。
当时的生产生活物质全都凭票供应,任何人想多占都不可能。


粮食更是必须凭票
供应,国家从55年就开始发行全国粮票了,以上是63年广州地方发行的第一套粮票。
当时本埠寄信是2分。
外埠寄信是4分,那时通信几乎靠写信,电报电话是机关单位及大户人家才能用得起的。
五六十年代的轮渡票。


五六十年代的广州火车票。

7O年的广州公交车票。

从以上票据可以看到,五六十年代一个人有十元钱在广州都能很好地生活一个月了。虽然当时人们生活非常贫困,但这些票证也见证了当时实行的计划经济让中国人们减少了资源浪费,发展了生产,渡过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最艰难的时光。


湘平古珍邮馆


你这个问题很敏感,我考虑好久,也找了一些资料,加之之前父母和祖父母的讲述,大概知道点。所以我就简单的回答下。

在哪个特殊的年代,贫穷是普遍性的,而且贫穷的程度是80-90这些年代出生的人没法想象的,但也不是像国外一些带有特定意识形态的眼光所描述的那样残酷。

穷的标准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穷的定义都是相对的,每个人对于穷的定义不同。我自己对于的穷定义为:吃饱与否。

上个世纪50-60年代,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加之一些内外部因素,整个国家都在勒紧裤腰带奋发图强。按照老一辈人的讲述就是至少一半人是不能吃饱肚子的,按照我的标准来说,那就是很穷了。但是绝对不是某些国外媒体和国内公知说的饿死很多人(具体数字很大)那种情况,因为我祖父母讲这些天文数字,他们都笑了,否定有这样的事情。

特定的历史时期,一个工业基础几乎为零的新中国,就是在这么艰苦的情况下一步步的走到了现在,现在大家出国,老外们听到是中国人,第一反应就是有钱。让我们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社会吧,不要辜负老一辈人们的付出!


抠你小豆豆


我是六十年代出生的,现在只对七十年代之后的事情有记忆。但是,从小就听父母亲给我讲过,五六十年代的农村比七十年代更穷。

我刚出生的时候,父亲在外面挑土做堤时,常常自己吃烂菜根和碎米糠麸,省下一斤半斤的好米带回家给我熬稀饭喝。母亲也是经常吃不饱吃不好,自然没有奶水喂养我。

我的奶奶51年生下我叔叔之后,在月子里就因病去世了,奶奶去世时才38岁。我的爷爷在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因长时间在外地挖河挑土,每天饿着肚子干重活累病了,就躺在家里贫病交加去世了。

在那个没有饭吃的年代,一得病就有可能要命!哪来的钱看病呢?其实,那些个病在现在看来就是些常见病,有条件是很好治的。听父亲说,我的爷爷应该是饿死的,病是因饿而来的。如果不是饿倒了,我爷爷的身体是很健壮的。

到了70年代都还很困难,农村种的粮食大部分都上交公粮了,如果不交公粮的话,在我们水乡平原是饿不倒人的。我们小时候读书,没有雨靴没有雨伞,更没有新衣服穿。

到了80年代,农村的日子好过些了,主要是不强迫上交公粮了,分田到户之后人也变得自由了。


山人的生活感悟


手头有一份论文《建国初期济南市民社会生活研究-1949-1966》正好可以回答下:

最基本的生活水平标准在于:衣食住行。


衣:

众所周知,建国初期开始流行的是中山装,以及苏联式服饰:列宁装,布拉吉连衣裙,苏联大花布等。


上图的这种苏联大花布,颜色多是大红大绿,按说并不符合中国传统审美,但当时却有一种言论”中国的牡丹是封建的,苏联花布则是革命的。“于是苏联花布在市面上大普及,床单被套衬衣都用花布做,甚至男式衬衣也是花布制作的。


不过和很多人想得不一样,旗袍在50年代实现了一次复兴,济南女性一直穿士林蓝的棉布旗袍,一直到1966年文革开始。


不过,这些衣服很难穿上身,因为建国初期大量私营企业停产,所以棉布供应量跟不上需求,虽然实行了统购统销,市民靠布票来买布做衣服,城市居民按理说每年有27.5尺布料供应,但实际上到1961年最困难时,人均供应只有1.6尺,连条内裤也做不起,济南市民们在1961年全家的布票积攒起来,连一件新衣服都买不了!



1959-1961年的济南市民无需担心食物的健康问题,因为这几年中,市民们基本吃不到细粮,饮食中有90%是粗粮为主。


当时济南的主食是地瓜。

当时的济南报纸上到处都是介绍吃地瓜的好处,和怎样把地瓜做得更好吃的介绍文章。




在居住方面应该还是有改进的,在建国初期济南修建了不少住房,以很低的价格出租给市民,1951年济南商埠区最高租金价格为每平方米0.63元,最低为0.078元,平均为0.244元/平方米,而当时的工人的基本工资是:学徒工生活费18元,一级工33元、二级工40元、三级工48元。


当时工人常住的住房面积很小,一15平方米的住房租金约为3.6元每月,有会客室,卧室,储藏室,厨房,每300间有一个儿童乐园和水站。提供了基本的工业时代生活水准。(厕所和澡堂是公用的)





在行方面,当时全面整修了全市的道路,另外增加了公交车,1948年,全济南的公交汽车为7辆,没错,不是700辆,是7辆。


到1957年,济南共有7条运营中的公交线路,公交车加起来一共为32部,线路全长为38公里,在今天看来微不足道的公交系统,却在一年内运输了1350万人次。可想而知当时公交的拥挤程度。



闭家锁的红枫


我上小学时上台跳舞穿补满补钉的衣服,上小学学费2元交不起,学校免了我的学费,上高中时穿的衣服常常补得不见底布,家里平时没肉吃,要到过节那天才买肉。大米不够吃,煮饭以红薯芋头等杂粮为主。炒菜基本没什么油。上高中时住宿,一个月伙食费是自己从家里带3o斤米,然后交3元钱就行。我初中高中都能得到助学金,一个月3元左右。一年到头就是过年时每人做一套新衣,以前是买布做衣服,有布票才能买布,5岁以下的衣服都是妈妈亲手缝制,手工缝,每人一双新布鞋也是妈妈手工做的。我是5O后,家中老大,姐弟六个,我的家乡在山区,但是我的父母很开明,在没有爷爷奶奶的情况下,让我带着弟弟妹妹上学,一直上到高中,因为没有高考,无法考大学。恢复高考后,我小弟考上了大学。

小时候尽管生活清贫,我们几姐弟也因为营养不良常常感冒生病,我总是背上背着一个手上拉着俩个弟妹去上学,还包览全部家务事。但是,我一点不觉得累和苦,我觉得我的童年非常快乐。我就喜欢上学。只要父母让我上学,我就是非常非常幸运幸福的孩子。十分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支助,让我这50年代的女孩子能够上学读书,因为读了书,在城里得到了很好的工作。现己退休,享受美好幸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