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废物点心”是怎么来的?古人的智慧鲜为人知

俗话说“废物点心”是怎么来的?古人的智慧鲜为人知

哈喽,大家好。小编非常开心又与大家见面了,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鼓励和支持,小编会再接再厉,为大家创作更多好的作品。好了,我们闲话少叙,马上就开始我们今天的话题。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多的宝贵财富。这么多这么好的东西,我们在课本上学到的仅仅是一小部分,非常有限。有很多东西,例如民间的一些风俗习惯,还有一些文化都体现在民间生活中。有很多歇后语或者俗话就是现在听也觉得古人好有智慧啊。俗话说“废物点心”是怎么来的?古人的智慧鲜为人知

俗话说“废物点心”是怎么来的?古人的智慧鲜为人知

小编现在依然记得,在小编小的时候,我妈,超级厉害一老太太,只要我有什么事做的不合她老人家心意,她老人家就开始骂我,那都不带重样的。我妈她经常骂我的一句话,让我现在都觉得印象深刻,这句话就是“废物点心”,这句话一般都是老北京说的比较多,而且华北的很多地区直到现在还有人这么说的。

当然,小编现在在这里提醒广大家长们,骂人是不对的,我妈的这种行为是不值得提倡的。就算是父母对孩子也不应该经常打骂,应该多加引导。道理大家都懂,小编在这里都不赘述了。总之对于小编来说,我妈骂我的这句话,其实听的时间久了也挺亲切的。

俗话说“废物点心”是怎么来的?古人的智慧鲜为人知

那么大家看到这里,心里有没有这样的疑问。你说骂人就骂人吧,情急之下说个废物也很正常是吧。但是为什么要加点心这俩字儿呢?这废物和点心俩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的东西哪儿能挂得上钩呢?

其实,之所以有这个词,民间有两种说法。一是在北京天津等地区,但凡要遇上过节或办红白事儿的时候,都有送点心的风俗习惯,这个请各位参照过中秋节送月饼的习俗是一样的。因为那个时候社会物质条件相当匮乏,但送的点心一般没人吃,这是为什么呢?

俗话说“废物点心”是怎么来的?古人的智慧鲜为人知

因为这些点心是完全可以当做回礼当场就送回去,有的人家留下看着下回谁家有事还不用花钱买,这不是有现成的了嘛就。所以啊,朋友们你们想就这一包点心大家谁也不吃,还互相送来送去,久而久之下去,打开一看,都发霉了。不能吃了也不能送人了,当然就成了“废物点心”。

还有一个说法就比较有趣了,这个说法还跟慈禧太后有关。从古至今,只要一个产品跟皇宫沾上关系,那身价倍长啊。举个例子,天津的狗不理包子,那就是因为有次袁世凯把包子送给慈禧太后品尝,太后吃了后连声大叫好。所以狗不理包子一下就火了,可能这就是名人效应吧。那个时候,有一家卖点心的店铺,老板看到狗不理这么火,自己也动心了。他就趁慈禧快要大寿的时候,做了几百斤的寿桃想给慈禧送去,也借此沾沾光。可是他没想到自己完全没有门路啊,用了好几天打点好关系送进去后,寿桃都已经发霉长毛了。

俗话说“废物点心”是怎么来的?古人的智慧鲜为人知

慈禧一看也明白了怎么回事,当即笑骂了一句,废物点心。所以这个词是从这里来的。

俗话说“废物点心”是怎么来的?古人的智慧鲜为人知

俗话说“废物点心”是怎么来的?古人的智慧鲜为人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