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後的長假過後,中國樓市成驚弓之鳥

2018最後的長假過後,中國樓市成驚弓之鳥

儘管央行早間宣佈降準,降準幅度達到超預期的1個百分點,釋放流動性達7500億,10月8日的中國股市依然決然向下,上證指數收盤跌幅達到3.72%,地產股更是暴跌(平均)5%。

國慶假期,全民玩得很開心。

有機構統計出了數據,有7.62億人出遊,流量很大。

但在假期結束之後,股民們迎來的是一個黑色的星期一。

房地產行業的日子,也不好過。

目前,可說是內憂外患。

內憂,是品牌龍頭房企帶頭唱空,直接帶來樓市降溫。

萬科喊出“活下去”,恆大全國樓盤89折,都是出乎業界意料的動作。

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沒有人給出答案。

至少,目前管理層是高興的。房地產行業適當降溫,令2018年一直苦苦去槓槓、減債務和降低金融風險的舉措收到了成效。

更亂的是國慶黃金週的樓市,打折促銷,送黃金都出現了。

市場真的是說變就變。

帶頭大哥萬科的股價,在10月8日幾乎觸及跌停。

恆大傳出和賈躍亭鬧分手的新聞,恆大健康的股價大跌15%。

中國的股民,早被訓練成驚弓之鳥。

情緒化特別嚴重,空頭的恐慌性心態表露無遺。

記得十年前,國際金融危機來臨時,領導反覆說,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問題是,信心從何而來?

當前的中國房地產市場,頭上懸著三把刀:房地產稅,高速城市化進程和人口紅利階段的結束,流動性的收緊。

在當前這個階段,不要被市場表面的人氣所欺騙。

事實上,在廣大的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已經階段性飽和。只要樓價下跌了,只要樓市的財富效應消失了,投資客將跑得比誰都快,就像10月8日的股民。

在當前這個階段,樓市政策的制定者們要慎重加慎重。

如果在一個錯誤的時機,出臺一個錯誤的政策,樓市隨時可能會休克。

這絕非危言聳聽。


2018最後的長假過後,中國樓市成驚弓之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