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孩子做錯了,父母要包庇才能有教育效果!

前言:真理永遠只掌握在少數人的手裡。

在所有人的認知裡,都認為要想把孩子教育好,就不能包庇做錯事的孩子。所以,絕對想不到——要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就必須包庇孩子!更是不知道怎麼包庇孩子才是正確的。

孩子做錯事了,怎麼處理?我認為,首先要護著孩子!也就是‘包庇孩子’。這樣才有機會把孩子教育出我們想要的效果。

想不到!孩子做錯了,父母要包庇才能有教育效果!

1、很矛盾,很‘不科學’

自己的孩子做錯事了、惹了禍,很多父母馬上當場‘鐵面無私’地板起臉,大聲責備、教育起孩子來,要孩子當場認錯,並向別人賠禮道歉。父母們以為這樣能把孩子教育好。

而我的做法卻相反。我的孩子做錯了事、惹了禍,我首先是護著(‘包庇’)我的孩子,特別是有人來向我的孩子理論時。你們是不是都認為我會把孩子教壞啊?

但是,你們真正知道這兩種行為的結果會是怎麼樣的嗎?

不要想當然!要先想到那一句名言:真理永遠只掌握在少數人的手裡。

事實上,很多父母覺得自己的孩子越來越難管了、越來越難教了、越來越麻煩了;對不對?而我的孩子卻越來越好管教、越來越明事理、越來越讓我放心省心了。

你們是不是覺得很矛盾、很‘不科學’?

其實,一點都不荒謬,而且很科學。道理容我細細說來。

想不到!孩子做錯了,父母要包庇才能有教育效果!

2、以事實來講道理

我就以今年發生在7月份的迪士尼內摸臀事件和8月份的德陽安醫生事件來講我的道理。

先撇開小孩不說,我覺得這2個事件中雙方當事人把事情處理的不對頭。

先說被孩子‘冒犯’(這個詞姑且用著)的那一方,你怎麼能衝著孩子去理論、教訓孩子?那是沒有弄清責任的主體!孩子做錯事了、惹禍了甚至違法犯罪了,責任、罪責在誰?在監護人父母。所以,應該是向孩子的父母理論去,而不是直接衝著孩子去。直接衝向孩子理論肯定惹怒孩子的父母,造成事態擴大。父母護子既是責任也是天性。

再來看孩子的父母那一方,肯定是做得不對。這一看法上,我和你們一樣。

但是重點來了。如果你們是孩子的父母,那麼你們怎麼做?你們還依然堅持——當場板起臉,大聲責備、教育起孩子來,馬上要孩子認錯,並向對方賠禮道歉嗎?

想不到!孩子做錯了,父母要包庇才能有教育效果!

換我做孩子的父母。首先,我肯定先護著我的孩子,以免孩子受到傷害。其次,要冷靜地向對方弄清事情的經過。接下來,意識到是孩子‘冒犯’了對方後,我向對方真誠地道歉並請求原諒(而不是讓孩子來做)。

看到這裡,你們肯定同意並贊成我的做法,是不是?那你們能完全明白這樣做所蘊含的道理嗎?那讓我來說透吧!

之所以要護著孩子,是因為對方衝著孩子來,一旦動手,受到傷害的肯定是孩子。

之所以要弄清事情經過,除了真的要弄清事實外,目的還在於緩和對方的情緒。

之所以向對方真誠地道歉並請求原諒是我而不是孩子,除了責任在我把孩子沒有管教好外,並且當場不容易讓孩子認錯、道歉的

(相信你們也見識到,如果是倔一點的孩子更是如此);即使逼著孩子去認錯、去道歉,也僅僅是緩和對方情緒和獲得對方的諒解而已,這不但不能對孩子起到應有的教育效果,而且往後會對孩子的教育帶來阻力。再往深一點想,孩子的認錯和道歉一旦不能讓對方滿意,會再起糾紛、事態擴大。

想不到!孩子做錯了,父母要包庇才能有教育效果!

3、把道理講得再深再深一點

讓孩子當場認錯並道歉,能讓孩子意識到錯誤了嗎?不能,而且這樣做會讓孩子在情感上有孤立感——父母居然不跟站在我這一邊;孩子就會跟父母有隔閡,生長出叛逆的種子。

但是,由父母去道歉並請求原諒,孩子就會意識到自己做錯了

什麼。再加上之前父母是護著小孩的,在情感上會讓小孩覺得父母跟他是站在一起的而不是站在孩子的對立面。

這些是孩子的心裡特點。只有根據孩子的心裡特點對孩子進行教育,才會讓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

只有孩子接受父母的教育,才會對孩子起到應有的教育效果。

想不到!孩子做錯了,父母要包庇才能有教育效果!

當然,這樣僅僅是對孩子進行教育的前戲。但是如果沒有這個前戲,那麼對孩子的教育效果將大打折扣甚至沒有效果。

只有瞭解孩子更多心裡特點,請點擊關注。我將和你們一起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