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的都是哪些学生?

随着高考分数的公布,一大批高分学霸相继亮相,很多同学在表示“羡慕嫉妒恨”的同时,更关心的是:他们如何在高考中脱颖而出?这些高分考生和其他学生的差距又是如何拉开的?相信看了今天的文章,一定会激发你的学霸志向!

2018年各地高考最高分相继露面! 哪个省学霸颜值最高? 内附高分练成秘笈!

小其先带大家来看看2018年的高分考生有多少——

考上985/211的都是哪些学生?

考650分:

做题——不会——回顾题目所用知识点——再做——不会——看答案+及时问老师——会了——总结知识点及错题笔记——同一类型题——会了——再找类型题巩固——掌握——心情好,状态佳—— 继续做下一类型题……完美

考300分:

做题——不会——看答案——会了——同一类型题——不会——看答案——会了——同一类型题——不会——看答案——会了……死循环……还是不会,闹心,放弃!……下一类型题——不会——看答案——会了——同一类型题——不会——看答案——会了……死循环……还是不会,真tm闹心,不学了!

就是这么简单的差别!你认为600分遥遥无期,遥不可及,咫尺天涯……但是这些高分学霸,他们课上“不认真”听讲,是因为已经提前预习,跟着老师听听重点就可以了;

他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节奏,因为老师的方法有些不适合他的习惯和方式;

他不会全盘记录老师讲解的新知识,但是睡觉前却会回想白天的内容,而且每一阶段都会做思维导图梳理过往知识点;

他不会花大量时间做练习册刷题,而是反复思考自己错的题目背后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别的同学回到家里放飞自我,但是家里的书房正是他发奋努力,高效学习的“战场”。

看到这,相信你一定明白了:

所有的轻而易举,都是用正确的方法高效努力。

一、他们有顶尖的学习方法

顶尖高手的学习技巧不外乎如下几张图:

如何提高效率

考上985/211的都是哪些学生?

数学

考上985/211的都是哪些学生?

语文

考上985/211的都是哪些学生?

英语

考上985/211的都是哪些学生?
考上985/211的都是哪些学生?

数理化如何贯通

考上985/211的都是哪些学生?

不会学习的学生,开始学习不得法而成绩暂时不好,如能及时总结教训,改进学法,变不会学习为会学习,经过一番努力是可以赶上去的。如果任其发展,不思改进,不作努力,成绩会越来越差。当差距拉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容易赶上了。

那时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不想学习。越不想学成绩就越差,继而在思想上产生一种对自我能力的怀疑,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对学习完全失去了信心,厌恶、害怕甚至拒绝学习,这种恶性循环一旦形成,必将成为学习上的失败者。

分析这两种学生的发展过程,前者走的是:想学——会学——更想学的路线,后者走的是:想学——不会学——不想学的路线。两条路线起点相同,分歧点就在学习方法上。由此可见,会不会学习,也就是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对高中生来说,确是至关重要的。

二、具备几个品质

自 律

自律的人,永远分得清楚主次,拎得清什么是学习,什么是玩乐。高考在没有自制力的人那里,是压力;在有自制力的人那里,是动力。这就是本质的区别。那么,高中生如何提高自制力呢?

考上985/211的都是哪些学生?
考上985/211的都是哪些学生?
考上985/211的都是哪些学生?

高效

什么是有效的努力呢?

1.合理分配精力

这一点非常重要。何谓“合理分配精力”?就是选择在自己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做最重要的事,实现时间和精力的最佳匹配。很多时候我们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大多数人都是在早上刚起床时状态最好。但这也不是一概而论的,有的学生可能在晚饭后,或九点、十点以后才会迎来最佳学习状态。所以,在这里,我们没有整齐划一的时间表,学生要找到自己的最佳状态在什么时候,家长也要尊重孩子的身体规律,不强加干涉,才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2.明确先做哪件事

每天放学回家,都有很多学习任务:英语单词,语文古文,理科习题,纠错,复习,预习……有的同学忙了一晚上,却什么都没做完,也没做好。这里学习哥的建议是,在每天开始学习前,一定要有一个大体的计划,设定好任务的“优先级”。

复习优先

回家后,先把老师当天所讲的重点,以“过电影”的形式回忆一遍,有模糊不清的地方,一定抓紧看书,强化记忆。这样的做法有助于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明确重点,明确方法。

落实优先

不管做了什么样的计划,落实大于一切。先把老师课上讲过的重要知识点落实,去做作业、做练习。

纠错优先

在纠错过程中,首先要分析出错原因:是知识欠缺,还是习惯不好;是方法不得当,还是综合能力欠缺?弄懂之后,该背的背,该养成的养成,该改变的改变。还有,要及时纠正记忆,抵制惯性思维,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

3.在正确的时间里做正确的事

上课就要以听为主,以理解为主,以记为辅

一般情况下,老师会在课上的25分钟时间里,讲授新知识,这是最黄金的25分钟,如果在这个时间里,开小差,就失去了最佳的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时间。所以,如果你精力集中的时间与老师讲授精华知识的时间不匹配,听课效率一定不会高。

训练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一个班上四五十个学生,老师很难面面俱到地提醒。那么高中生和家长要怎么做呢?从短到长训练,从五分钟开始,定一个闹钟,让自己在五分钟的时间内,全神贯注地做一道题、背一首诗,慢慢延长这个时间。不放让你分心的东西在身边。学习时远离有共同语言的人。必要时家长陪伴、提醒。

学会如何记笔记

上课时,以听和理解为主,以记笔记为辅。笔记不可面面俱到,以重点和自我特点为主。切忌一字不落地记下老师所有的话。要用自己的语言记笔记。

4.有正确的方法

方法错了,再多的努力也是无用功。就以学英语为例,凡是听力不好的人,口语一定差,因为你读不准,所以你听不出来磁带在说什么。所以,练听力,必须从练口语开始,通过大声朗读,改善自己的语音面貌,当你的口语熟练了,能做到读得准,读得快,学会连音和吞音时,自然就能听懂。

5.有超强的执行力

前面讲的内容,可能让大家热血沸腾,但是光有热情还不够,让学习热情发挥最大效益的法宝,是执行能力!

明确了方向和方法,就去做吧,有困难也要做;

颠覆自我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贵在坚持;

学习不可能是一个完全快乐的过程,必定伴随着艰苦和孤独;

学习上的强者必然有极高的专注度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高专注度和恒心是未来成功的法宝。

真正的努力,不是比谁花的时间更多,谁把自己虐得更惨,而是找到合适的方法,抛下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去做一件事情。

骗别人很容易,骗自己更容易,但是要骗这个世界真的有点难,你所亏欠的,终有一天会连本带利还回来。

考上985/211的都是哪些学生?
考上985/211的都是哪些学生?

1.在人生的前20年,高三是你努力的性价比最高的时期。

大学不能决定你拥有什么样的人生,但高中结果能决定你进入什么样的大学。你挑大学时有多少主动权,去什么城市,读什么专业,能不能和某人念同一所大学,都取决于这一年的付出。

其实上面一段,第一句话,只是不想把话说太满而已,如果大学不能影响你的人生,那国家那么努力搞双一流干什么?

2. 在人生的前30年,学历是一张很重要的入场券。

“双非院校的简历直接丢垃圾桶”是真的,“从来没有500强企业过来校招”也是真的。说读书无用的人,多半因为读了无用书。说学历无用的人,多半因为拿了无用学历。

不然,“双一流”名单一推出,为什么争议和讨论那么大?因为很多企业的招聘,会给出一刀切式的政策。

3. 大多数人在80%努力的时候,就以为竭尽全力了。只有很少的人付出了120%努力,却觉得刚刚竭尽全力。

高三还玩着游戏、追着番剧、逛街打球的学生,每天放学回家看半小时电视、睡前刷半小时微博的学生,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

光是在高三戒掉这些“爱好”,你就能超过很多很多人了。

毕竟,只有超高分段,分数分布比较稀疏,剩下的,1分真的很多人。

4. 高三一开学,很多人发现那些原来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忽然突飞猛进。

千万不要觉得你别别人厉害多少,对于大部分的好高中,同学们的初中基础都是不错的,之前不如你,或者不够努力,或者没适应高中的学习方法。

一旦他们开始努力了,一旦他们真正发狠总结归纳起来了,你又没怎么用力......

那你一定会加深对“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理解。

5. 有些同学会感觉到,努力了,却没什么作用。

我们首先建立了你的方法不是很差的前提下,比如不是天才的你需要攻克解析几何和导数压轴题。你觉得,题也做了,但是感觉考场上,还是碰运气,看看遇到是不是自己会做的。

那只能说,你的努力还不够,你肯定没有集中性地刷解析几何、导数压轴难度题到一定量,你做的量不足以让你总结归纳出方法。

不如试试刷200道导数压轴题。

6. 高三最大的敌人是心态,心态最大的敌人是波动。

高三一整年你会经历十几二十场考试,能有一半完全考出自己水平就算不错了。考得好得总结经验,考不好得吸取经验,不断反思并反馈。这一整年你要做的,就是:提高均值,减小方差。

失败未必是成功之母,好的失败者才是。

7. 每个人都有心态爆炸的时候,没有在厕所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高三。但发泄完了以后呢?面前仍然是两条路,咬牙坚持和告老还乡。

尝试用“防御性悲观”去对抗负面情绪。即便所有不利条件都发生能有多差,曾经最差的时候能有多差,现在只要我但凡改变一两个不利条件,就不至于沦落至此。想想有哪些自己能改变的,行动起来,让自己的处境远离最糟。

当你已经退到南极极点,接下来每一步,都是向北。

8. 一定不要用无数个“如果”去吓唬自己。如果每个如果发生的概率都是某个“p”,无数个如果发生的概率就是“p”的乘积。学过数学都知道,无数个“如果”一定是小概率事件。

但是这只是说给那些足够努力的同学。那些掌握不扎实,却妄图用“这个知识点考得很少,我不用掌握”麻痹自己的人,你没听说过墨菲定律么?

9. 很多人不知道高三的努力,什么时候是个头,或进进退退,或努力维持,不知道终点。

高三本来就是一场没有进度条的BOSS战。与其纠结下次考试得前进多少名,不如给自己设立些“背多少个单词”“刷多少道解析几何”“整理多少个文言字词”这样踏踏实实投入时间就能完成的目标。

用“主观目标”替换“客观目标”,让成就感和自我激励来得更容易一些。

10. 高三狗的时间一定是不够用的,永远在顾此失彼,永远在疲于奔命。

重要且紧迫的事,马上去做。

重要但不紧迫的事,计划去做。

紧迫但不重要的事,能不做就不做。

不紧迫也不重要的事,想做也不要做。

分别对应四个例子:考试前抱佛脚,背单词看错题,老师忽然甩锅班级活动,番剧更新想刷。

11.一只高三狗每天的学习时间在14个小时以上是正常的,15个小时以上是普遍的,16个小时以上也是存在的。但即便是同样的投入时间,效率不同也会显著影响产出。

大块时间,如果精神好,做高投入高产出的事,比如刷题。

大块时间,如果精神不好,做计划、做归纳,比如整理错题。

碎片时间,如果精神好,做周期长高回报的事,比如背单词。

碎片时间,如果精神不好,做低投入低产出的事,比如翻案头书。

分别对应四个例子:听课与刷题、计划与归纳、有目的积累,无目的积累。

12. 高三有三轮复习,主要目的就是密铺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查漏补缺。对于基础不错,但是高一高二学习不是很扎实的同学来说,这绝对是你最好的机会。

你要一点一点扎扎实实地总结、梳理,自己一定也要有一个复习的进度条。这个进度条,可能比老师的略微慢一些,但是每个你进度条过完的部分,你都要清楚地知道,哪些是你绝对掌握的,哪些还有一些小问题,积极提问或者补课去解决。

13. 二轮复习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复习,对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掌握;二是将第一轮复习过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战考题中去,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三是要把握高考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解题方法,初步形成应试技巧。

14. 对于数学和物理来说,方法积累是至关重要的。

比如圆锥曲线的中间结论(切线/割线斜率、弦中点、割线长等),比如导数恒成立问题构造函数的类型(总共有哪几种构造)。

事实上,如果你刷了足够多的题目,也会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如果你主动积累在方法本上,尤其是那些花了很多时间的、没做出来的、做错的题目,积累的速度就会更快,解难题就不再是靠灵感、靠尝试。

15. 对于无谓失分,也要有意识地去整理一下。哪些是反复做反复错的,哪些是出题人挖好了坑等你跳的。

尤其是那些自己反复犯的低级错误,有老师经常说,就是不够疼,疼一次就彻底记住了。

哪有那么多给你疼的机会,发现自己同一低级错误出现两次,你就该上你专门记录低级错误的本子了,你应该清楚,每个科目自己容易犯的低级错误有几个。

每次考试前,过一遍,避免再犯。

整理错题从来不是目的,不再犯同样的错才是。

16. 二轮复习最重要的事,是梳理完成自己对于某一学科的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包含知识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

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之间的沟通是靠考点进行的。

这些个考点考什么知识,用什么方法,是你要弄清的事。

17. 一时鸡血是容易的,难得的是一直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坚定的决心。

高三弄清楚这个道理,并持续给自己目标,持续动力满满、意志坚定的同学,现在感觉都挺厉害的,而且你会感觉到以后他们也会很厉害。

18. 大学了,总有人说,要是我当年怎么怎么努力,我也能考上xx大学。

长期持有这种论调的人,一般属于现状还不错能接受,但是永远有一些遗憾,他们再也摸不到。

你要去感受一下,他们说这句话时候的那种语气。

希望你不是,如果你是,我想告诉你,工作后,还是有这样一类人说,要是我大学时候怎么怎么努力,我也能拿到xx的offer。

19.上大学前,每天都是两点一线,醒来就是上课作业考试,简直枯燥死了。

上大学或者工作后,回头想想:枯燥真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