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项“成都智造”摘得成都科技最高奖

2015年度成都市科技进步奖、专利奖昨日颁奖

157项“成都智造”摘得成都科技最高奖

从直奔航空产业创新链的“大型枢纽机场行李高速自动分拣设备的关键技术研究及样机研制”,到服务民生的“医星智能电子病历系统”,再到生物医药核心价值链的“药物临床前评价研究技术体系建设及应用”……昨日,在全市科技创新大会暨“2016创交会”“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总结大会上,2015年度成都市科技进步奖、专利奖同时揭晓,100项2015年度成都市科技进步奖,57项2015年度成都市专利奖摘得成都科技最高奖。

校院地协同创新转化项目增幅明显

据悉,根据《成都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经市科学进步奖评审委员会严格评审,报市政府批准,2015年度成都市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共100项,其中一等奖13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61项。

在此次获奖项目的推荐单位中,成都高新区、成都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分别以18项、9项位居前列,四川大学、青白江区则分别以7项成果位列第三。

记者了解到,紧随“成都新十条”等新政的推进,相较历年获奖项目,来自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西华大学、成都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等校院地协同创新转化项目增幅明显。

此外,从获奖项目的专业领域分布来看,生物医药、人口健康、电子信息分别以15项、15项、14项占据了获奖总量约“半壁河山”。除此之外,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以及建筑、市政、交通领域获奖项目占比也较大。

金奖专利成果转化产值

均在“亿元级”

根据《成都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经市专利奖评审委员会严格评审,报市政府批准,2015年度成都市专利奖获奖项目共57项,其中金奖6项,银奖21项,优秀奖30项,多项技术填补国内外空白。

记者了解到,在此次获奖的57项专利奖之中,在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方面成效突出,其金奖专利成果转化产值均在“亿元级”,其中,来自“万江港利科技”的校企协同创新项目“自动化滴灌嵌入式田间控制器”已实现1亿元产值,由“光明光电”研发的“近红外光吸收玻璃、元件及滤光器”已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与此同时,从获奖项目的专业领域分布来看,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分别以12项、11项、10项位居获奖领域前三。

记者 缪琴 文豪 缪梦羽 制图 江蕊松

破译成都科技最高奖的创新“密码”

记者走进摘得成都科技最高奖的“成都智造”

157项“成都智造”摘得成都科技最高奖

“机场行李托盘分拣机”让行李分拣速度提高了3-4倍

157项“成都智造”摘得成都科技最高奖

“自动化滴灌嵌入式田间控制器”实现节水、节能50%以上

项目点击: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机场行李托盘分拣机”

机场行李“登机”提速 每个行李自有“身份证”

你是否曾有过抱着愉快的心情外出旅行,却在登机后因为机场行李处理太慢,迟迟不能送上飞机导致飞机不能按时起飞而影响了你美好的假期?是否曾因为行李“搭”错班机,和自己分隔两地,要在目的地等上几天以后行李才能回到你的身边而为此懊恼不已?这一切可能正是因为传统行李分拣设备的处理能力低,且较容易出现错误,出现严重问题时,甚至能导致整个机场运行的瘫痪,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

随着2015年度成都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颁布,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和民航成都物流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托盘分拣机,将会让你能轻松地踏上旅程,免去你的后顾之忧。

让行李无差错准时“登机” 机场行李精准分拣提速3-4倍

托盘分拣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分拣效率高,最高时可达6000件/小时,与传统转盘“推臂式行李分拣设备”的处理能力相比,这项摘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项目,让行李分拣速度提高了3-4倍。

“简而言之,就是通过让行李实现快速精准注入、高速平稳输送、快速精准分拣等一系列技术,使得你的行李能够准时‘登机’。”民航成都物流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毛刚告诉记者,这项“成都造”创新项目已获得专利授权7项,包括院士在内的专家团队对该产品的鉴定结果为:“整体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国际领先水平。”

“这个项目未来的发展空间非常大,是打造智能机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毛刚分析,眼下,他们研发的产品已经成功应用于重庆江北等国际机场,不仅提高了机场整体服务水平,而且其成果转化应用已实现产值约9亿元。“接下来,我们有实力也有信心去积极参与包括首都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等在内的大型枢纽机场行李系统建设。”

行李增加“芯片识别” 加密“身份证”轻松追踪行李轨迹

基于行李丢失问题而研发的RFID(无线射频识别),将实现对行李的全程跟踪,为你的行李保驾护航。

据了解,在值机柜台处打印行李条时,RFID打印机就将行李的关键信息写入复合在行李条中的超高频RFID芯片中。每件行李绑扎了这种行李条后,就像行李携带了一个经过加密的“证明文件”,当行李在经过输送、安检、分拣、运输等多个关键环节时,安装在这些环节的固定式或者便携式RFID阅读器就可以从行李条中读取这些信息。

在未来的智慧机场,在多个机场后台软件系统组成的信息处理中心的支持下,旅客、工作人员等可以通过便携式设备、固定式设备实时了解到行李托运的关键信息。

项目点击:专利奖金奖项目“自动化滴灌嵌入式田间控制器”

远程检测土壤是否“口渴” 让每一滴水物尽其用

滴灌是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水,过滤后经管网和出水管道(滴灌带)或滴头以水滴的形式缓慢而均匀地滴入植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该技术可有效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同时,由于滴灌仅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其他区域土壤水分含量较低,因此,也可防止杂草的生长。并且滴灌系统不会产生地面径流,且易掌握精确的施水深度,十分节约用水。

由“万江港利科技”开发完成,获得2015年度成都市专利奖金奖的自动化滴灌嵌入式田间控制器又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控制精度可达99.9% 节水、节能50%以上

据悉,该专利是提供一种自动化滴灌田间控制器,该控制器扩展功能强,能够兼容不同通信方式,适应各类外部接入设备,针对不同的使用环境可以做出符合当地情况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灌溉效果。只需安装一个不大的控制器,便能实现覆盖约400多亩土地,并且不需要外接电源,只需通过控制器里的电池便可以维持机器正常运转约1年时间,电量耗尽后,只用更换新的电池便可继续使用,控制器的拆卸回收也十分方便。该“成都造”专利还通过无线数据传输网络,实现对远程土壤含水量的自动计量检测,以此来调控灌水时间等;阀门控制精确度可达到99.9%,并且通过不断的技术优化,目前已经可以做到3秒完成操作。

这项“成都造”专利的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灌溉自动化系统工程的建设,显著提高了我国水资源的综合管理水平,可有效提高田间设备运行的效率和利用率,目前,在原有灌溉模式的基础上实现了节水、节能50%以上,增产30%的管理目标。

在全国节水灌溉市场前景巨大

据悉,该专利技术产品已成功应用于新疆建设兵团农七师棉花自动化灌溉系统工程等。目前,该专利成果转化已实现产值上亿元。

目前国内有大型灌区434处和中型灌区1800处,灌溉面积分别为2.4亿亩和2.3亿亩,如果到2020年完成大中型灌区全部续建配套及实现高效节水改造任务,则预示着10年内国内农田节水灌溉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以上,由此可知,本专利技术产品在全国节水灌溉市场前景巨大。

记者 文豪 缪梦羽 摄影 张全能 王若冰 谢明刚

【获奖项目点击】

1、优质丰产甘蓝型三系统杂交油菜蓉油系列新品种选育与应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

由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完成。该项目有效保障了食用菜籽油优质安全和菜籽饼粕的饲料化利用。该项目在同类研究中达国际先进水平。研制的成果可促进油菜增产和农民增收,促进养蜂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改善土壤结构和土壤肥力,保障食用油有效供给和优质安全。项目育成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3777万亩,农民新增纯收益21.25亿元。

2、医星智能电子病历系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

由成都成电医星数字健康软件有限公司完成。本项目针对市场上电子病历系统存在的问题,研究开发了一体化架构的智能化电子病历系统。独创了合理用药与输液系统和多维数据库技术,开发了与汉文兼容的蒙、藏、维文电子病历,建立了全面的智能化医疗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实现了电子病历质量的智能化监控。该项目属自主创新研发,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到2015年底,已经在801家医院和6个区域推广应用。

3、一种贴膜工件生产工艺项目(专利奖金奖项目)

由成都宏明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该专利通过贴膜、膜切、冲压成型三个步骤,实现工艺创新。该专利用于移动通讯设备中精密屏蔽组件表面贴膜环节,创造性地在精密屏蔽组件金属原料带上表面的中间粘贴覆膜带改变原需人工贴膜的复杂,保证了自动贴膜工件生产工艺的技术形成,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