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終將墜入馬里亞納海溝,此文閱讀一次日本下沉1mm!

近來日本罕見暴雨已致148人死亡 59人失蹤,而當地時間7月7日20分鐘日本千葉縣近海發生6級地震,日本列島可謂是多災多難。今天我們來說說日本週邊潛伏著的一個巨大危機,那就是馬裡亞納海溝。

日本終將墜入馬裡亞納海溝,此文閱讀一次日本下沉1mm!

馬裡亞納海溝,又稱“馬里亞納群島海溝”,馬裡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位於北太平洋西部馬里亞納群島以東,是北太平洋西部海床,為一條洋底弧形窪地,太平洋板塊和菲律賓板塊兩個板塊輻輳俯衝帶,馬裡亞納海溝位於11 °20′N,142°11.5′E,北起硫黃列島、西南至雅浦島附近。其北有阿留申、千島、日本、小笠原等海溝,南有新不列顛和新赫布里底等海溝,全長約2550千米,為弧形,平均寬約70千米,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最深處在斐查茲海淵,深度約為10994 米,誤差為40米,是地球的最深的區域。這條海溝的形成據估計已有6000萬年,是太平洋西部洋底一系列海溝的一部分。一般認為海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相互碰撞,因海洋板塊岩石密度大,位置低,便俯衝插入大陸板塊之下,進入地幔後逐漸熔化而消失。在發生碰撞的地方會形成海溝,在靠近大陸一側常形成島弧和海岸山脈。這些地方都是地質活動強烈的區域,表現為火山爆發和地震。

日本終將墜入馬裡亞納海溝,此文閱讀一次日本下沉1mm!

馬裡亞納海溝形成示意圖

日本終將墜入馬裡亞納海溝,此文閱讀一次日本下沉1mm!

人類也不斷對馬裡亞納海溝進行科研探究活動,我國在2012年6月15日使用蛟龍號在馬裡亞納海溝進行了第一次試潛最終成功潛入水下6671米。蛟龍號在馬裡亞納海溝共進行了六次試潛,最大下潛深度為7062.68米,均刷新了我國人造機械載人潛水最深記錄。2016年6月22日至8月12日,我國“探索一號”科考船在馬裡亞納海溝海域開展了我國海洋科技發展史上第一次綜合性萬米深淵科考活動。我國自主研製的“海鬥”號無人潛水器下潛10767米。這次“海鬥”號不僅創造了我國水下機器人的最大下潛深度記錄,併為我國首次獲取了萬米以下深淵及全海深剖面的溫鹽深數據。

蛟龍號潛入馬裡亞納海溝

馬裡亞納海溝,產生於海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相互漂移碰撞, 自從1912年德國地球物理學家魏格納正式提出了大陸漂移假說後,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我們腳下的大地真的是在漂移 ,各板塊的漂移碰撞塑造成高原高山,也會塑造成海洋深溝。這種板塊的漂移是潛移默化的,是百萬年為單位,而日常憑人類知覺無法感知的 ,但卻是真真實實存在的。

日本終將墜入馬裡亞納海溝,此文閱讀一次日本下沉1mm!

據日本國家地理信息局曾發佈的日本3·11大地震後的數據顯示,僅僅在最近一年內,日本本州島東北部就已經移動了將近10釐米。這不是第一次記載到該區域發生移動。事實上,在2011年日本發生9級地震以後,這片區域至今都在向美國方向偏移,很多地區已經漂移了5米之多,其中,宮城縣已經偏移了6.4米,在地震波及地區區域中偏移最也是最大的。 由於地殼運動,各大板塊也都會有輕微的漂移,板塊的漂移碰撞引發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造成日本局部地區土地沉浮異常,而且受到亞洲大陸板塊的推壓和太平洋板塊的後退原因,處於兩大板塊交界處的日本列島正在以每年一定速度向太平洋方向漂移,恰恰日本的東邊就是馬裡亞納海溝,這條海溝平均深度8000米,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溝,如果把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瑪峰放在溝底,峰頂將不能露出水面。全長2550千米,平均寬70千米,裝下日本列島也不是不可能,而且距離日本列島最近處也不過200公里。特別是經過了04年的印尼大地震和11年的日本大地震。亞太地區的地質活動有加劇趨勢,亞洲、太平洋板塊正在變得越發脆弱,地震和海嘯也將越發活躍。而日本列島已經處於一個隨時可能塌陷的深谷懸崖邊上,也就是說日本列島可能都會將面臨滅頂之災,滑入馬裡亞納海溝。也可能逐漸漂離亞歐大陸,向美洲美國方向靠攏,或成為太平洋上的一座孤島,但這種狀態從地緣政治上看是損失巨大的,這種例子參照南太平洋的新西蘭,從形成的過程看必然是地震海嘯等災難的降臨過程。

日本終將墜入馬裡亞納海溝,此文閱讀一次日本下沉1mm!

因此,無論是那種可能,日本是躲不了多災多難的。這是一個百萬年級別的漫長過程,網上所說日本十年,幾十年沉入馬裡亞納海溝,那是一種杞人憂天般的荒謬說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