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訪華,《環時》社評引〝共存共榮〞輿論譁然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本月25日訪華得到了高規格接待,中國對日外交策略的改變引起外界關注。當天,《環時》發表了一篇社評,高調宣揚要重建中日友好。文中將日本侵華時期汪精衛偽政府提倡的〝共存共榮〞闡述為當今中日關係的〝大原則〞,令輿論界一片譁然。

日本首相訪華,《環時》社評引〝共存共榮〞輿論譁然

據瞭解,《環時》10月25日發表的那篇招致輿論反彈的社評,以〝中日社會需調整心理 重塑彼此認識〞為主題,一反常態地開始〝反省〞過去緊張的中日關係。其文聲稱,〝中日最不該的是互相看不起,搞意氣之爭。〞又稱由於中日相互搞〝遠交近攻〞,導致〝原本一般的衝突就能演化成雙方的嚴重對立,事事都能上升到國運和國家尊嚴的高度〞云云。

然後這篇社評宣稱,〝在確立了彼此尊重和共存共榮的大原則後,中日就容易和而不同了。〞

接著,這篇社評又罕見承認〝日本從技術更新到精細管理,有很多值得中國長期學習的優點。〞甚至聲稱〝中國身邊有一個日本這樣的規模不很大、但精緻程度卻很高的國家,是很不錯的一件事。〞

該文並聲稱,中國社會應該〝剋制對日本復活軍國主義的想像〞,不要總是拿日本可能重新侵略中國的風險來〝嚇唬自己〞。

最後,文章把前幾年中日關係惡化的主要原因,歸咎於日本的〝不斷躁動〞,並呼籲中日雙方減少〝互疑〞,增加〝相互諒解和適應性〞,以便〝為兩國關係的回暖不斷加註動能〞。

以往一貫在對日問題上高舉〝民族主義〞大旗發表激昂言論的《環時》,現在突然改弦更張,把日本侵華時期汪精衛偽政權宣揚的中日〝共存共榮〞闡述為當今中日關係的〝大原則〞,令一眾中國網友驚呆。

日本首相訪華,《環時》社評引〝共存共榮〞輿論譁然

汪偽政府和平反共建國宣傳單

有網友表示,《環時》的這篇社評讓自己〝一頭霧水〞,直言自己過去幾年被《環時》等洗腦,早就〝仇日仇到骨子裡〞,現在突然高調媚日,要大家與日本人〝共榮共存〞,這簡直讓自己都〝快精神分裂〞了。

日本首相訪華,《環時》社評引〝共存共榮〞輿論譁然


日本首相訪華,《環時》社評引〝共存共榮〞輿論譁然

有網友發帖說:〝@環球時報和各位主編,你們現在是不是瘋了?還是有意為之?‘共存共榮’這詞兒能隨便用?這種明確的歷史性詞彙,有明確歷史出處。下一步難道為了討好太君,〝大東亞共榮圈〞這詞兒也要用出來嗎…有點基本底線行不行…〞

日本首相訪華,《環時》社評引〝共存共榮〞輿論譁然


日本首相訪華,《環時》社評引〝共存共榮〞輿論譁然

還有中國網友整理出過去幾年《環時》發表的仇日言論,還有該報煽動中國人抵制日貨的相關報導,譏笑《環時》是世界上〝最強車手〞,那個〝彎〞想怎麼拐就怎麼拐。該網友感嘆,〝很少有人能兼顧愛國狗和叛國狗,你們就做到了……〞

日本首相訪華,《環時》社評引〝共存共榮〞輿論譁然

針對《環時》的社評把中日關係惡化的原因歸結為日本右翼〝挑事〞的說法,網名為〝小可〞的作者撰文反問道,〝什麼?日本右翼‘鬥志昂揚’的原因,竟然是中日社會沒有淡化歷史?!

日本首相訪華,《環時》社評引〝共存共榮〞輿論譁然

2012 年 ,在中國的多個大中城市曾爆發過聲勢浩大的〝反日大遊行〞,當時就有人打出了〝哪怕華夏遍地墳,也要殺光日本人;寧可大陸不長草,也要收復釣魚島〞的大橫幅,以宣示要與日本人死磕到底的決心,而這和《環時》等媒體不斷髮表仇日文章有一定的關係。

日本首相訪華,《環時》社評引〝共存共榮〞輿論譁然

因此,前述〝小可〞的評論文章,對這種〝名為愛國實為害國的愛國賊〞表示〝扼腕嘆息〞。

〝小可〞接著又翻出了《環時》2012年9月11日發表的一篇煽動國人〝保釣〞反日的文段,其文稱——〝保持並擴大爭議都必須有行動,在釣魚島問題上這些行動就是民間保釣,組織漁船前往作業,中國執法船越來越頻密的巡航等等。隨著日方控制行為的加碼,我們的行動也要不斷升級。

與日本不是鬥一天兩天,未來幾十年中國的發展需要不斷壓到釣魚島上。〞

日本首相訪華,《環時》社評引〝共存共榮〞輿論譁然

最後,〝小可〞感慨道,〝以前一直以為神鵰大俠楊過的黯然銷魂掌是最厲害的,如今面對總胡編的‘朝三暮四拳、翻雲覆雨手’,請允許小可我頻頻罵街!〞

其實,作為日本的鄰居,中國與其和平相處是應該的。日本確實有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技術值得我們學習,至少說許多人用的照相機都產於日本。它優美的風景和整潔的環境也吸引了不少國人前去參觀遊覽。這都很正常。但兩國國民的感情過去幾年受到嚴重傷害,因此中日關係幾年內很難回到三、四十年前的蜜月期。作為媒體還是應該有定力,至少應該保持一貫的辦報理念,否則會喪失公信力的。

老人家早年說過一句話: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到底是你們的。現應改為世界不是我們的,也不是你們的,是《環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