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曾經最小縣級市,後因面積太小、人口太少而撤銷

雲南省,位於我國西南邊陲,與緬甸、老撾、越南三國相鄰,境內少數民族眾多,是我國少數民族數量最多的省份,為我國通往東南亞、南亞的窗口和門戶。建國後,雲南省曾先後撤銷了四個市(含縣級市),其中有著名的天南銅都東川市,但今天要說的是我國曾經最小的縣級市。

我國曾經最小縣級市,後因面積太小、人口太少而撤銷

畹町,位於雲南省西部,與緬甸相鄰,是我國與緬甸之間重要的通商口岸,其現為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市下轄的一個鎮,人口僅一萬多人,但卻是一座國家級口岸,有我國邊境最小城市之稱,實際上,建國後畹町曾為縣級鎮,並於改革開放後設縣級市,後因人口太少、面積太小而撤。

我國曾經最小縣級市,後因面積太小、人口太少而撤銷

畹町僅為一座小城,明清時仍為一片荒蕪之地,民國時才形成集鎮。1938年,滇緬公路通車,畹町是我國這一方的重點,大量的物資由此進入國內,為中國抗戰的勝利奠定了有力的物資基礎。

我國曾經最小縣級市,後因面積太小、人口太少而撤銷

1950年,畹町和平解放,為潞西縣畹町辦事處,1952年升為縣級畹町鎮,是當時雲南省唯一的縣級鎮,屬保山專區。1953年,畹町鎮改屬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區,1985年撤畹町鎮設縣級畹町市,畹町成為當時面積最小的縣級市,也是面積最小的縣。

我國曾經最小縣級市,後因面積太小、人口太少而撤銷

1992年,畹町市成為我國十四座沿邊開放城市之一,1999年畹町市撤銷,其所轄城關鎮、混板鄉、芒棒鄉1鎮2鄉併入瑞麗市,畹町一詞暫時成為歷史,直至2005年這1鎮2鄉又合設為畹町鎮。

畹町地理位置極其重要,畹町口岸是國家一級口岸,在中緬雙方交往中也佔有重要地位,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畹町更是有“小香港”之稱。但是,畹町畢竟面積太小、人口太少,當時畹町市為全國面積最小的縣級市,人口也僅一萬多人,於1999年撤銷建制。

我國曾經最小縣級市,後因面積太小、人口太少而撤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