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里也有「七宗罪」,不過那是現代人的養生至寶

佛教文化裡也有“七宗罪”,不過那是現代人的養生至寶

先從一個典故說起:

後唐時期,曾經有一個法名保福的禪師,有一天他聚集所有的弟子,對眾人說:“近來我感覺自己氣力不繼,大概大限已經到了。”

眾弟子聽後一片驚慌,紛紛勸解保福禪師,說他的身體依然健旺,讓他不要胡思亂想。還有的弟子勸解禪師要注意保養身體,以便更長久地為弟子們宣說佛法。聽聞這些含著疼惜、挽留、關愛的話語,保福大師僅是頷首微笑而已。

這時,一個尚且沒有發言的弟子站起來,對保福禪師說:“若大限已到,師父是去是留?”

禪師表情安詳,反問弟子:“以你之意,該當如何?”

那弟子答道:“生死隨緣,由它好了。”

禪師聽後大笑:“這是我的心裡話,怎麼被你偷聽去了。”言訖跏趺而坐,含笑圓寂。

佛教文化裡也有“七宗罪”,不過那是現代人的養生至寶

在法院院子裡的一座寺院的和尚

對於生死禍福,佛教文化是特別強調“隨心、隨緣、隨性”的。而且眾所周知,佛教文化是非常講究修心的,因為在佛教看來修行就是修心,明心見性、開悟成佛是佛教修行者的最終追求。在佛教的教理中,生老病死都是苦的。於是,就有很多人據此誤認為佛教是不講究養生的。

這個觀點可謂是大錯特錯了。因為在佛教文化裡,關於養生方面的知識、方法非常多,佛教的高僧大德,很多都是擅長養生的長壽之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佛陀釋迦摩尼涅槃的時候,已經是84歲高齡了。

在佛教文化看來,除非因為某種宿孽的原因,而帶有先天性的病患或者體質較弱,否則每一個生命生來的時候都是健康無病的。而影響一個人後天的健康狀況和壽命長短的,主要有七個方面的因素。參考《聖經》裡面“七宗罪”的說法,這七個方面也可以稱之為影響壽命的“七宗罪”。

佛教文化裡也有“七宗罪”,不過那是現代人的養生至寶

武僧

第一個,食物含毒。北傳大乘佛教是要求素食的,很多人因此也認為素食就是信仰佛教或者迷信。但事實上,佛教素食的主要原因是“不殺生”的戒律,素食就可以免除動物被屠殺,是出於愛惜生命的緣故。另外,從科學飲食的觀點說,肉食也是含有較多不利健康的毒素的。即使是一個非佛教徒,減少肉食也是有利於健康的。

第二個,飲酒亂性。在佛教原始的戒律裡,也就是“殺盜、淫、妄、酒”五大基本戒裡,對於飲食方面的最早的戒律就是戒酒。因為酒能讓人神魂顛倒、狂妄怪誕,非常不利於身心健康。而且酒後人失去理智,難以控制自己,常常會做一些敗壞人際關係、損害公私利益、影響自己和他人安全等種種不良行為。所以,佛家稱“酒能亂性”不是虛妄之言。

第三個,玩物喪志。佛教文化裡有三毒的說法,即“貪、嗔、痴”。而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會非常愛好某一個東西,甚至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從佛教的角度說,一切貪婪、執著、嗔恨,都是緣於“痴”。“痴”就是沒有智慧,不明白一切東西都是空無自性的真諦,所以會被身外的事或者物所迷惑,因而陷入長久乃至有害的沉迷。一個人有愛好是好事,但倘若因為過度追求愛好而迷失自我,甚至到了損害健康、危害家庭和社會的地步,那就真正是“罪”了。

佛教文化裡也有“七宗罪”,不過那是現代人的養生至寶

“法淨禪茶”今日開摘

第四個,心癮成根。有的人並不是痴迷於某種具體的東西,而是被自己的習慣所掌控,例如吸菸者的煙癮,喝酒者的酒癮等等。所謂的癮其實就是精神依賴,是“心癮”。而且,很多人明明知道某種習慣是有害的,但就是戒除不了。“心癮”難戒,在佛教文化看來,其實也是缺乏智慧的緣故。擁有了某種知識,但是不能用於指導自己的行為,不能將其落到實處,佛教講這種情況就看做是“有智而無慧”,有智力,但是沒有斬斷心癮的慧力。

第五個,攀比之禍。很多人,一生都在為位子、女子、票子、車子等等奔波勞碌,或許富甲天下,或許權勢熏天,但最終每個人有能力享用的也就很有限的一點點。而且,過度迷戀於追求名利的人,也很難真正享受到生命的樂趣和生活的快樂。在佛教文化看來,凡俗之人所熱衷並孜孜追求的東西,不過是一種外境,是一種根、塵、識聯合起來製造的假象,都是空幻虛無的。這些東西最大的能耐就是會形成各種迷霧和汙垢,讓人本來清淨光明的本心變得汙濁不堪,充滿痛苦。

第六個,懶惰無益。佛教文化講求勇猛精進,要求修行者要克服自身的一切惰性和外界的困難,在開悟成佛的道路上不屈不撓地前進。而在現實中,很多人都是被自己的懶惰給束縛住了。例如每天早上應該是早點起床,然後出去鍛鍊,但那種“再睡一會”的懶惰想法,就會讓很多人迷戀被窩的溫暖和舒服,喪失了很多讓自己更加健康、更加充滿活力的時間和機會。有的人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或者鍛鍊方式而不能堅持,也是懶惰造就的。甚至有的人一生一事無成,也可以歸結是懶惰的結果。

佛教文化裡也有“七宗罪”,不過那是現代人的養生至寶

舉世聞名的千年古佛——樂山大佛

第七個,思慮過度。很多人心裡充滿了各種想法、焦慮、矛盾,但事實上很多這種思慮都是“杞人憂天”。中國的古人也說“三思而行,再思可矣”。但有的人就喜歡將一個問題翻來覆去地想,甚至十思、百思,乃至千思萬想,導致自己心靈和身體長久處於疲憊焦灼狀態,非常不利於健康。相反,倘若一個人真正能夠做到心無雜念、心無旁騖的時候,反而靈感頻頻閃耀火花。佛教文化講“活在當下”,就是要人們不要過度沉浸在過去的回憶和對未來的無謂憂慮之中,踏踏實實把心放在肚子裡,做好眼前的每一個事情,珍惜眼前的每一個人。佛教的修行裡,也特別講究“一念不生,心如止水”,因為到了這種境界,智慧就生出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