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教授辞职创业,3年攻克110000元,他做了什么?

近几年来,新零售战役打得火热,巨头们的加入不仅没有让创业者们退缩,反而让战火烧得更旺。

就在阿里和京东两大巨头为争夺便利店市场分别成立了零售通事业部和新通路事业部的时候,有这么一家公司,毫不畏惧巨头的强势,一鼓作气埋头耕耘,在3年内迅速拿下10万家小店,实现年赚10亿元,成功逆袭,它就是店达商城。

中科院教授辞职创业,3年攻克110000元,他做了什么?

01

离开是因为想要改变

这年头,某某巨头公司的高管离职创业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了,而放着好好的中科院教授不做,辞职创业这事到是比较少见,芮赟就是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

在别人眼里,中科院副教授毫无疑问十分体面,既不用经受日晒雨淋,又可以拿着稳定的收入,同时受人尊敬,旁人怎么也想不通,芮赟为什么会离开中科院,选择创业。

芮赟在做教授的时候主要研究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电信产业发展,听起来很高大上,但芮赟觉得这不是他想要的,他想要的是靠自己的努力,让某个行业的生存发展能够得到改善,于是他决定离开。

中科院教授辞职创业,3年攻克110000元,他做了什么?

春节期间,芮赟回到了老家,这个他从小到大一直生活的地方,似乎没有多大的改变,特别是街边的小店,好像依然和他记忆里的样子是重合的。

芮赟的母亲就是开小店的,他清楚的记得母亲当时有多辛苦,夜里三四点就要起床,几个同乡的人结伴到批发市场去进货,天黑路窄意外常常发生,其中就有一个阿姨在一次进货的时候不小心摔进沟里过世了。

互联网的发展让发达城市里的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而对于小镇上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影响,经营着小店的人依然靠着传统的办法维持店铺的运转,这样实在是太累了,能不能让小店的经营变得更简单一些,芮赟觉得这或许就是他要努力的方向。

2014年7月,芮赟在工商局登记注册,成立了店达,开始了他的创业。

中科院教授辞职创业,3年攻克110000元,他做了什么?

02

聚焦三五线城市,服务小店店主

从前在中科院的经历让芮赟保有着对事严谨的态度,虽然决定了前行的方向,但市场调研还是要做的。

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一二线城市表现得十分明显,但三四五线城市未必没有市场,大多数小店也都生存在小城市里,于是芮赟把目光聚焦到了三到五线城市。

芮赟花了两年时间,在江苏的三五线小城里做调研,有时候甚至会一天跑4个城市,但他却乐此不疲,陌生的人完全看不出来这人曾经是一个教授。

调研做得越深入芮赟就越兴奋,这种感觉就像是发现了宝藏,事实证明芮赟的确是发现了一片蓝海。

据统计,夫妻小店主要集中在二到五线城市,全国总共有680万家,将这些小店连接起来就像是一张巨大的网,网住了中国将近10亿的人,这无疑是个巨大的市场。

近些年网络虽然发展了起来,但是网络的基础建设并没有覆盖到一些小城市,对于这些地方的人来说,网络更多是带来娱乐的,和做生意并没有什么联系,这就意味着小店未来的发展有着很大的空间。

有了这番调研,店达从一开始就把注意力放在三到五线城市上,将服务对象锁定为自营小超市、乡镇小店等。

中科院教授辞职创业,3年攻克110000元,他做了什么?

03

解决小店进货痛点

到底要从哪个方面入手让小店的发展现状得到改善呢?芮赟直接从小店的痛点切入,解决他们的进货问题。

保持着传统经营方式的小店依然是通过打电话给经销商来进货,芮赟走过的小店墙上基本上都贴满了卡片,他看过小店店主在补货时烦恼得不行的场景。

由于货品不是同一家进的,店主只能拿着手机对着电话号码一个个的打,但是最后来的货却不一定是对的,而且遇到天气不好或者进货少的时候,经销商甚至不愿意供货,这样的情况导致店铺的供货十分不稳定。

为了解决小店进货难的问题,芮赟将经销商、品牌商和小店三者连接起来,在店达商场上线了在线订货的功能,产品的品类覆盖了小店日常所需的80%,店主只要拿起手机就可以通过客户端轻松地完成补货,在店里等待配送。

中科院教授辞职创业,3年攻克110000元,他做了什么?

这听起来似乎是件很简单的事,其实过程十分困难。

创业前期,芮赟亲自下地去做推广,穿着T恤,揣着香烟,跟店主们一个一个去沟通,获取他们的信任。

没想到的是,这头刚和店主沟通好了,那头却被误以为他们是来抢生意的经销商给堵住了。就像是电影情节一样,十几个大汉和一辆大卡车将公司的人团团围住。

最后,店达靠着坚持不串货,不扰乱市场价格的原则解决了问题。经过前期的努力,店达收获了超过6万家小店用户。

04

实现小店利益最大化

对于小店的经营者来说,快消商品的利润本来就低,因此只能通过增加销售量来获取盈利,而产品的数量多,但凡在管理环节中出一点小差错都会导致亏损,鉴于这种现象,芮赟决定为小店争取更多的利润。

大多数小店的产品品类并不多,需求量也没有大商超那么多,所以进货成本就会比较高,店达首先做的就是将各个小店相同的需求集合起来,积少成多再统一向供应商采买,以获得较低的进货价。

其次,店达从供应链入手,参照京东、顺丰等巨头的供应链管理制度,改善供应链管理,通过提高供应链的效率来降低成本。

中科院教授辞职创业,3年攻克110000元,他做了什么?

另外,随着越来越多的小店加入平台,店达的规模越发的壮大,店达直接和一些顶级的经销商以及品牌商合作,以降低流通成本。

店达通过减少在进货过程中产生的额外成本,实现了小店利益的最大化,而店达的让利也更多的店主看到了使用店达平台的好处,店达因此收获了更多的用户。

05

卖货不是唯一目的

成为一个订货平台并不是店达的最终目的,店达的目的是实现自营小店快消品销售的数据化。

在信息落后的三五线城市,快消品行业的发展依然是依靠人力劳动较多,想要将庞大的商品销售数据进行分析记录并不简单,因此很容易就造成了库存积压的现象,而店达的诞生解决了这个难题。

小店店主在店达平台上订货的信息都会被收集记录起来,而通过数据的沉淀,店达可以轻易地实现小店快消品数据化、信息化。

将这些数据提供给厂商后,厂商可以明确的知道哪些商品的需求量小,哪些更大,以便更好地计划生产,同时有效地解决库存积压的问题。

中科院教授辞职创业,3年攻克110000元,他做了什么?

除此之外,店达平台还有库存管理功能、爆款推荐功能等等,让店主可以摆脱全靠经验进货、补货从而对货品库存不清晰的烦恼。

店达平台还增加了店达生意宝,为店主提供线上卖货的帮助,让小店的经营不仅变得更简单,还能拥有额外的收入。

截止至今年7月,店达已经拥抱了十几万家小店,合作的供应商超过600家,销售额超过了10亿元。

曾经有人把店达比作是一颗流星,转瞬即逝,而芮赟的回应是:“我们还很年轻,路还很长,但很光明。我们不会成为流星,所以不要怂,继续前行。”

创业很难,更难的是在创业的过程中实现品牌的价值。带着“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小店”这个愿望,芮赟扎根长三角地区,一步一个脚印,靠着自己的努力一点点改变小店的发展,让这个行业变得更好,期待未来能够看到店达在创业的路上继续发光发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