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小朋友起一個英文名若不避過這些坑,會鬧大笑話!

給小朋友起一個英文名若不避過這些坑,會鬧大笑話!

現在很多小朋友從很小就開始上英語課,或者有英語對話的早教課之類的。上這類課通常需要給小朋友起一個英文名,以便於外教老師稱呼(畢竟讓外教老師念清楚各種中文名確實挺難的)。我兒子學校每個孩子都有英文名,跟外教用英文名,跟中教用中文名,孩子們都能兩個名字自如切換。

但是要起一個好的英文名對中國人來說並不是看上去那麼容易!這源於中國人和英美人起名的方法差異很大,所以生活中會見到很多對外國人來說很奇怪的英文名。簡直處處都是坑啊!

本文就羅列了一些常見的坑,最後一節有一個簡單粗暴的解決方案!

1 太受國人歡迎

一個名字最根本的用途還是代表一個人。如果在一個班上出現了重名,那麼這個名字就代表了兩個人或者更多。這會給孩子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比如一個班上有兩個張偉,那麼老師就只好把兩人稱為大張偉和小張偉。

雖然宏觀上很難做到全球就你一個人使用這個名字,但如果太容易重名自然不是好事。

以我個人之見,在中國最容易重名的英文名是 Leo。

姓李的孩子很喜歡 Leo,名字中帶“力”、“立”的也很喜歡 Leo。帶來的結果就是太多 Leo 了。我兒子現在不過6歲,朋友有限,但也已經認識五六位 Leo 了。

另外一類常見的名字是 Lucy、Lily、Tom 等。這些名字曾經出現在我們這代人的英語課本中,所以我們長大後對這幾個名字的印象特別深刻,很容易給自家小朋友起名用。帶來的結果就是很容易重名。

還有一些名字來自知名的中國明星,比如成龍 Jackie、陳奕迅 Eason……這些名字往往不那麼常見,所以可能被誤認為安全。但實則不然,由於明星們的知名度太高,所以被相中的概率也就高了。

其實,通常來說咱們中國人所熟知的英文名很少很少。只要你大概列舉一下,就會發現也就那麼幾個—— Andy、William、Thomas、David、John、Jim、Peter、Mike、Diana、Grace、Cathy、Angela、Ella……

這些名字並不乏對英美人來說很正常的名字,但它們在我國真的太容易被使用了。我個人建議最好規避。

2 年代感過於古老

有些英文名咱們耳熟能詳,但是很遺憾,他們最近若干年並不流行。

比如 Tom 這個名字,在美國按照新生兒起名的受歡迎程度,在1900年排第53名,在1995時已經下滑到第963名,再往後就出了前1000名,到今天也沒有起色(怎麼查這個事在最後一節)。

所以如果2010年代出生的孩子叫 Tom,在英美人聽起來就會有點奇怪。好比我們聽見一個外國人給自己起中文名叫淑芬、翠花、大偉、建國等。

這類過時(2017年掉出前500名)但又常被中國父母使用的英文名,大致還有 Bob、Harry、Roy、Joe、Carl、Sam、Howard、Alfred、Will、Lewis、Ray、Jim、Jessie、Susie、Ellen、May、Ann、Nancy。

3 小名的起法

我見過很多小女孩叫 Apple、Peach、Sweet、Candy、Sunny、Summer 之類的。我也見過很多小男孩叫 Tiger、Lion、Dragon、Hill 之類的。我總結這類名字是用小名的起法起了英文名。

這樣的名字在英美人看來是很奇怪的,他們不會使用這類意義非常具體的詞作為孩子的名字。即使使用這類詞稱呼某人,也是用作外號。

特別地,我們很喜歡給女孩起疊音的小名,沿用到英文中會出現諸如 Nana、Cici、Coco、Lala、Vivi、Lulu 這樣的名字。

但不幸的是這類名字以及 Candy、Cherry、Sugar 等聽上去非常甜膩的名字,常常被國外的色情業從業者用作藝名。(可以查一下曼谷的 Nana 是什麼地方)

我個人建議不要給孩子起可愛路線的名字,無論中文名還是英文名。因為孩子很快就會長大,青春期的孩子(以及成年人)通常不會喜歡自己有一個幼齒的名字。

4 在現代英語中含義尷尬

有些詞本身有多重意思,用作姓名可能造成尷尬。比如 Cherry 既有櫻桃的意思,也有處女、處女膜的意思。比如 Bunny 有小兔子的意思,也有兔女郎的意思。

有些詞以前確實是名字,但現在有了新的意思。比如 Dick,曾經確實是個蠻常見的名字,但現在有男性生殖器的意思,也就沒人再使用了。同時被影響的還有 Dickson。

中國人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王(Wang)和董(Dong),這兩個字的拼音在俚語中都有男性生殖器的意思。所以,Wang 通常寫成 Wong,Dong 怎麼寫我沒查到。

5 創造的單詞

英文裡面確實有一些創造的詞彙,尤其是到了互聯網時代,網友們會發明很多新詞。這類詞多使用兩個單詞組裝而成,比如 Chinglish、Sexcident、Chairdrobe……好比我們中文中的不明覺厲、細思恐極之類。

但起英文名不要自己創造單詞,這會令人感到困惑!老老實實沿用傳統是更好的選擇。

6 解決方案

造成上述困擾的根本問題在於以下三點:

  1. 我們中國人起名幾乎可以使用任何漢字,但英美人用於起名的單詞卻相對固定。
  2. 我們中國人起名很看重名字的含義,但英美人絕大多數並不知道自己名字那個單詞具體是什麼意思。
  3. 我們大多數中國人所知曉的用於英文名的單詞很少。

所以,這裡我給出一個解決方案。

第一步,檢索你孩子出生那年,美國最流行的英文名。網址為 http://www.ssa.gov/OACT/babynames/

其頁面上有按照年份檢索最流行名字的功能,如果你孩子是2017年出生的,就填2017就好:


給小朋友起一個英文名若不避過這些坑,會鬧大笑話!


然後,你就可以看到按照性別排好的前若干名,我個人建議前500名就足夠了,裡面會有大量的在中國人看來足夠特別,同時在英美人看來又足夠安全的英文名。


給小朋友起一個英文名若不避過這些坑,會鬧大笑話!

第二步,從上面的結果中挑選你喜歡的名字(建議避開前20名,以降低和外國人重名的概率)。如果你對名字的含義還是有些期望,那麼可以從下面這兩個網站檢索挑出來的名字的起源和具體含義:

http://www.babynames.net/names

http://www.sheknows.com/baby-names/search/

有上面兩步,在絕大多數時候就足夠了。但如果你還是不放心,怕踩雷,不妨再查查其是不是多義詞,尤其在俚語中有沒有不好的意思。這直接查各種詞典即可。

從起名效率的角度來講,自然最好是起一個好名字,用一輩子。我生活中見過不少小朋友中途換名字的,今年叫這個,明年突然換了。雖然改英文名不用改戶口,但這還是會帶來一點麻煩,所以最好是一開始就起一個穩妥的名字。

另外,最近幾年也有一種趨勢,就是直接使用中文拼音作為英文名字,以突出自己的中國屬性。

我覺得如果恰好中文名的拼音是外國人比較容易唸的,並且在英文中也沒有什麼不好的意思,那麼這是最佳的起名方案。比如 Yao Ming。

(注意,本文提到的網站往往需要多刷新幾次才能打開)

=====================

不愛雞湯,只有乾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