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後不能吃「發物」?

术后不能吃“发物”?

民間關於“發物”有很多傳說,比如感冒發燒不能吃,手術後不能吃,對於什麼是發物也有各種不同說法,魚、蝦、牛羊肉、狗肉、螃蟹、香菇等都被列入“發物”的名單。

那究竟什麼是“發物”?

齊魯醫院營養科專家趙莎莎表示,“發物”傳統上指能“助邪發病”的食物,具有加重疾病變化的特點,特別能誘發舊病宿疾的食物。在現代醫學中沒有這方面的說法。發物在民間和各個地區、甚至同一地區人們對其定義也是各不相同。所謂的發物可以分為幾大類:過敏、高糖、辛辣刺激三類。

過敏最明顯的就是海鮮了,所以很多海鮮被歸為發物。海鮮中的一些物質容易致敏,有些人吃了海鮮,容易發生腹瀉、皮膚癢等過敏症狀。久而久之,海鮮就被冠上了“發物”的名號。對於術後或疾病恢復期的患者來說,魚蝦是優質蛋白豐富的食物,是非常好的食物來源,而且魚蝦肉較嫩,不易引起大便乾結,對於術後尤其是腸道術後的病人是非常適合的。如果內陸地區不吃海鮮的患者,在術後避免過敏的發生風險,建議不要嘗試新食物,尤其是過敏體質的人。

芒果、荔枝、龍眼等被列為發物,多因這些食物是高糖食物,在口腔中容易引起細菌的滋生,引起口腔的不適感。同時帶果殼的水果表皮容易帶塵土或細菌等,進入口腔可能會引起口腔潰瘍。所以,我們在食用之前將果皮清洗乾淨,一次進食量不要過大,尤其是吃完以後多用清水漱口,可明顯減輕口腔不適。

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大蒜等常被患者視為大忌,這類食物進食過多可能會刺激胃腸道,讓人不舒服,有時還會引起腹瀉。在術後早期儘量少吃這類刺激性食物,隨著身體的康復,是完全可以食用的。在很多疾病的治療指南中,沒有明確表示辣椒等刺激性食物是絕對禁忌。相反,低劑量的辣椒素對某些消化不良有一些改善作用。

專家提醒,經歷了手術創傷需要補充優質蛋白,如果此時總是擔心攝入“發物”而使得營養不良,最終會延誤患者的康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