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香山红叶 “染红”乡村游

让香山红叶 “染红”乡村游


红叶枝头秋意暖,火烧流云树灿然。欲看今秋层林染,白云深处是香山。每年秋季,走进位于我市板桥镇的香山景区,古诗里描绘的场景便跃然眼前,漫山遍野形态各异的黄栌叶映满山坡,鲜绿、金黄、火红在山岭之间交错斑驳,深浅有致,色泽鲜亮,刹那便迷了游人的眼。


让香山红叶 “染红”乡村游



香山因佛寺香山寺而得名,相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居此地,青睐此处美景优境,遂自号“香山居士”。经年已过,山寺不在,红叶犹生,香山以她独有的“技艺”,绣出一幅韩原独有的山林锦绣。

近年来,随着我市全域旅游加速推进,香山红叶名气持续提升,“登香山、赏红叶”已成为我市秋冬旅游的一大名片。自摄影爱好者发现并传播香山红叶以来,香山景区已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独具特色的美景与原生态的自然气息令人赞不绝口。据板桥镇全域旅游办公室主任孙武鹏介绍,香山主景区面积达4000余亩,可同时承载约3000人观光,主景区观光台为最佳观景点,每年10月中下旬至11月初为最佳观赏时间,高峰期日接待量近7000人、1000辆轿车。


让香山红叶 “染红”乡村游


近日,正值香山红叶最佳观赏期,景区是否已为迎接八方游客做好服务准备?对此,10月17日,记者专程来到香山景区,体验红叶美景与景区服务。


当日10时许,天气微冷,雾气缭绕,记者一行驾车从板桥镇经薛峰水库,一路畅通到达香山主景区。

到达观景台,在亭中极目远眺,香山隐隐约约,透出一种朦胧美感。这样的天气并非观赏红叶的理想之选,但依然不扰游客们的雅兴,大家或呼朋结伴,或携家带口,或组团群游,一路走走停停、拍拍照片、捡捡红叶,甚至有人背着音响,放声唱起了《又见山里红》,宁静的山林霎时便热闹起来。

让香山红叶 “染红”乡村游


一群着装鲜艳的阿姨们正在景区花式拍照,玩得很开心,今年50岁的丽波阿姨说:“我们15个好姐妹是梅苑A区居民,今早租了辆大巴车到景区来,深入云雾缭绕的香山红叶景区,心情很放松、很欢乐。”在记者的镜头前,她们竖起大拇指,齐声喊出“韩城好美,我们爱韩城”。


让香山红叶 “染红”乡村游


市民薛林校是资深骑行爱好者,一大早配齐装备,从市区骑行两个半小时,到香山景区游玩。他说:“自景区开放以来,我每年都到这里来,今年来发现景区环境改善不少,有了下坡的台阶,垃圾也比往年减少很多。等过两天天气好些,我和朋友们一起骑行过来玩。”

线路交通待改善


在景区入口处,记者发现许多游客车辆都停放在道路两侧,导致车辆进出很不方便。“目前在建的生态停车场还处于收尾阶段,所以车辆暂时只能停放在路边。停车场投运在即,场地占地40多亩,车位约有200个,投运后每天会有工作人员对车辆停放进行有序引导,避免拥堵。”孙武鹏说。10月20日,记者再次前往香山景区时,生态停车场已经投用。

让香山红叶 “染红”乡村游


在游览线路方面,景区已规划了芝川高速路口(沿108国道)—花椒大道—芝阳镇—贺龙村—东英村—西英村—梯腊川村—赵峰村—花马庄村—禹山—孟益沟(红叶区)—香山寺—香山红叶景区的景区入口线路,以及香山红叶景区—上芝公路—板桥镇上景峰—市区(沿304省道)的出口线路。但是,交通拥堵问题还是让来自河津的张先生头疼不已,他说:“不清楚景区环线路,上下山路大多很窄,两车相遇需要紧急避让,如果遇到大巴车时,还会堵车。”记者了解到,多数游客仍习惯往返都走同一条路,导致来往车辆会车不便,在较窄路段极易形成拥堵。

让香山红叶 “染红”乡村游


为缓解景区交通问题,10月17日至31日期间,市交通局、交警大队、板桥镇、芝阳镇等多部门联合,对景区沿线道路进行缓堵保畅,在景区沿线主要路口设置档杆和提示牌并安排专人管理,加强景区车辆进出承载量的检测,做好沿线景区、干线、公路等主要节点的交通疏导工作。旅发委主任助理李良锋说:“近期每天都有专人疏导交通,每周五至周日的游览高峰期会额外增加服务人员。下一步,还会设置更加显著的出入路线指示牌,合理设置路线引导人员,同时加大宣传,让游客了解路线规划,避免拥堵。”


让香山红叶 “染红”乡村游


此外,李良锋介绍,为方便跟团游的外地游客,同时考虑到旅行社的大巴因山路较窄不便通行,市旅发委协同芝阳镇和市旅游交通服务有限公司调研对接,计划在花椒大道、王村影视基地及板桥镇设车辆换乘场地,按照实际情况提供载客20人的小型中巴车作为区间旅游观光车,随上随走,价格暂定20元一人,循环往返搭载游客。

景区设施需提升


从观景台的凉亭处下坡,走进香山主景区,记者发现这段路是新修的台阶,大约延伸百余米,随后就是灰尘遍地的土路,一路走下去,鞋子和裤脚上全是土。山路坡度略陡,在其中一段土路中间,还堆积了些大小不一的石块。来自西安的党大爷今年80岁,下坡时有些吃力,他说:“景区景色看着不错,就是路有点陡,大部分路还是土路,台阶还是太少了,走着比较费劲。”

孙武鹏介绍,今年3月开始,板桥镇自筹100余万元,从观景台一路向下修建了150米长的水泥台阶来减缓坡度,后期因资金问题暂时搁置,目前镇上正积极招商,计划将台阶继续修下去。

让香山红叶 “染红”乡村游


记者观察到,从观景台一路向红叶深处前行,在路两侧草丛中,不时能看到食品包装袋、纸巾等垃圾,但沿途只能看到一个垃圾桶。一早就来景区沿路主动捡拾景区垃圾的板桥镇柏林村村民文先生说:“作为韩城人,能为景区做点事是本分,希望游客们文明旅游的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适当多设置些垃圾箱,增强景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让景区环境更加干净整洁。”

“景区哪里能吃饭?哪里有厕所?”在景区,大多数游客都会有这样的疑问。记者了解到,在距主景区6.5公里的香山村,有一家禹山农家乐,不久前被评为“星级农家乐”,供应独具特色的农家风味,可供约百人同时就餐,还有12个床位可供游客住宿。

让香山红叶 “染红”乡村游


在观景台周边,还有一些农副产品、小吃摊点,附近的村民把农家果蔬和小吃搬上景区,这是香山景区声名鹊起后带来的福利。“这些农副产品及餐饮价格都由村上统一定价,绝不哄抬物价占游客一分便宜。同时为规范商贩有序经营,我们计划在生态停车场设置一个专门的场地,游客和村民可自由交易。”孙武鹏说。

关于如厕问题,孙武鹏介绍,在景区线路沿线有3处厕所,分别位于薛峰街道的板桥镇游客服务中心、王村村委会和主景区停车场。下一步,景区将进一步增加厕所数量,优化环境卫生,对景区“软硬兼施”,做好服务配套工作。

景区升级应多元发力


红叶如火,很快便会燃尽生命。红叶景观的观赏效果受季节和天气影响大,每年只有20天左右短暂的观赏期,短期客流超载、长期无人问津,难以进行全年长时间运营是香山红叶景区所面临的尴尬现状。同时,单一的红叶观赏无法满足游客日益多元的游览需求,景区未与周边旅游元素形成产业链,加之交通不便,使香山景区成为“鸡肋”景区,众多社会资本望而却步,景区发展停滞不前。为让香山红叶“染红”我市旅游市场,记者特收集游客建议,结合旅游发展现状,对香山景区发展提出几点思考。

让香山红叶 “染红”乡村游


串联周边景点,发挥策划主动性,建立长期运营的旅游模式。可以借用周边景区服务弥补香山季节游的短板,比如赏完红叶可前往芝阳镇清水村泡温泉、赏猴山秋韵、到东英村接受红色洗礼;还可用反季节游平衡季节游,做好夏季文章,在景区周边发展农家乐,打造香山避暑胜地等;在旅游淡季,以景区为载体策划系列活动提升景区吸引力,比如举行香山红叶摄影绘画作品展、诗词大赛、野味野菜美食活动、民歌会、庙会等活动。

让香山红叶 “染红”乡村游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基础设施,吸引社会资本助力景区发展。香山景区是我市乡村旅游的一个典型,可将旅游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让周边村民及各村集体经济加入其中,大力发展农家乐、生态农庄、田园采摘等旅游产业,并让村民参与到景区引导、交通疏导、停车管理等景区运营过程中,分担景区运营压力,也从景区旅游发展中受益。同时,政府也应做好旅游公共交通投入和建设,完善景区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让社会资本看到景区的发展前景,进而投资。


让香山红叶 “染红”乡村游


香山红叶景区是我市乡村旅游一个极具特色的优势资源,近年来旅游市场的增长需求倒逼景区进一步优化服务。当前景区正处于建设前期阶段,景区发展的精细化规划正在进行,希望相关部门持续多元发力,以游客需求为着力点,完善景区服务配套,推进乡村旅游向纵深发展,让香山红叶“染红”我市旅游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