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百度、阿拉丁之後,又一家企業跳入小程序數據分析的賽道

繼百度、阿拉丁之後,又一家企業跳入小程序數據分析的賽道

3個月之前,我們曾提出一個觀點:小程序已經進入2.0時代

如果說1.0時代是扁平、單向的,強調流量獲取能力,以粗放式運營為主,那麼2.0時代則是立體、多維的,更注重對流量的深度運營。

無獨有偶,長期深耕於數據運營領域的GrowingIO團隊也對此表示贊同。

最近,他們推出了自己的小程序數據分析產品,曉程序觀察(yinghoo-tech)藉此機會採訪GrowingIO的CTO葉玎玎和高級產品經理範芊芸,談了談小程序進入了2.0時代的原因,在2.0時代如何用數據反哺運營,驅動增長。

小程序2.0時代:深度運營是核心

其實,小程序數據分析市場已經是群雄環伺,既有阿拉丁、Talking Data這樣的先行者,也有百度這種巨頭親自下場肉搏。

GrowingIO為什麼選在這樣一個節點推出自己的產品?

範芊芸告訴我們,因為他們判斷小程序生態已經從野蠻增長的狀態過渡到深度運營的時期,這一判斷源自市場真實需求的轉變以及微信政策的調整。

從數量上看,7月份官方公佈的小程序數量已經達到了100萬,開發者數量超過150萬。

相比之下,第三方應用商店大約共有231萬款App,蘋果商店中國區大約有183萬款App。

繼百度、阿拉丁之後,又一家企業跳入小程序數據分析的賽道

可以說,微信小程序在供給側的生態系統已經逐步成熟,換言之,競爭也更加激烈了。在這一背景下,B端市場的需求變化隨之發生。

“幾個月前我們聽市場都在講怎麼獲取流量,怎麼搶微信流量紅利,但現在更多客戶開始問我們如何提升轉化、轉化中用戶流失在哪裡、怎麼將這些流失的用戶拉回來等等。”範芊芸向我們如此表示。

確實,許多開發者反映,儘管小程序裂變能力強,病毒係數高,但很多流量都是一波流,沒有真正留存下來,就好像往漏水的桶裡灌水,看起來越蓄越多,卻遲早都要流走

“之前小程序喜歡講買量,但它其實不叫買量,叫租量,因為流量並不是你的,沒有真正形成窪地讓流量沉下來,對於企業來說就很難再次觸達這些用戶,更不要提轉化了。”葉玎玎如此說道。

此外,微信的政策調整也在推動生態往縱深方向發展。

在新版小程序互跳規則裡,規定了跳轉數量的上限為10個,並取消了關聯同一公號的限制。前者說明只做流量生意的盒子類小程序已走到末路,後者為小程序精細化運營打開了方便之門。

加上之前群分享回調功能的收回等等,一系列的規則調整都說明了平臺在鼓勵對流量的深度運營,而非單純的做裂變、拉流量。

這正是小程序2.0時代的基本特徵。

因此,GrowingIO才決定“趕個晚集”,推出自己的小程序數據分析產品。

二、行業痛點恰恰是第三方的機會

實際上,要得出這個結論並不困難,關鍵在落地層面仍有許多繞不開的痛點。採訪了幾位運營的小夥伴後,發現主要問題出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微信團隊在去年5月份就以推出「小程序數據助手」,運營者可以看到小程序的累積人數、日活、留存率、訪問時長等數據,但在精細化運營層面,這些顆粒度較大的數據就顯得不夠用了。

繼百度、阿拉丁之後,又一家企業跳入小程序數據分析的賽道

比如對電商類小程序而言,運營者還想知道具體哪一款商品最容易被分享,哪一類用戶更願意分享,甚至具體是哪些KOL用戶帶回來的轉化率更高。

這麼細緻的數據維度,原生的數據分析工具就無法提供。

2.傳統的數據採集方式,費時又費力

對於上述問題,傳統的解決方法是在這些頁面進行人工埋點,由此獲得用戶行為數據。但這種方式不僅帶來大量的機械操作,還會出現錯埋、漏埋的情況,甚至有時因為排期問題,耽誤了決策。

這一點,葉玎玎深以為然。

“過去,用戶去埋1個點,可能3個星期都沒做出來,1個小時就能做完的事,卻因為排期和工程師上線耽誤了很久。這意味著這期間做決策都是拍腦袋決定,完全沒有數據支撐。”葉玎玎說道。

在主張去中心化的微信生態內,這些痛點就成了第三方小程序數據服務商的機會。

數據分析是深度運營的殺手鐧

針對傳統數據採集需要人工埋點的痛點,GrowingIO團隊推出了無埋點數據採集技術,只要接入一條SDK,就可以對全平臺全渠道進行實時數據採集,如果有更深度的採集需求,再單獨進行人工埋點。

無埋點能對用戶行為數據進行實時全量採集,避免了機械性工作,符合小程序快速迭代的特點,而埋點能全面解控小程序核心業務指標。

通過無埋點+埋點這種雙模分析模式,實現了用戶行為全鏈條的數據化,打造了一個“獲客-轉化-分享”的數據閉環。

繼百度、阿拉丁之後,又一家企業跳入小程序數據分析的賽道

據範芊芸介紹,無埋點數據採集技術還在節約大量人力的同時,進一步了數據追蹤的深度。

像前文提到的電商類小程序,就可以一直追蹤到用戶分享的三度人脈,比如用戶A一度分享只拉來10個人,這10個人的二度分享卻影響了100多人,三度分享甚至擴散到將近1000人。

繼百度、阿拉丁之後,又一家企業跳入小程序數據分析的賽道

再結合這些用戶的最終購買情況,這樣就完成了用戶分群,篩選出該商品值得重點運用的KOL用戶。

不過,聽完她的介紹我們不禁產生一個疑惑:功能再強大,也只是供運營者使用的工具,如此細緻的數據劃分,會不會反而增加了運營者的操作障礙?

範芊芸認為這個問題恰恰也是現在第三方數據分析工具的痛點,更是他們努力的方向。

“其實我們的目標人群很明確,就是產品經理以及一般的運營人員,所以未來的方向是更簡單容易上手,希望在降低使用門檻的同時,能賦予運營和產品經理更深度的分析能力。”

比如在接入SDK後,藉助工具預置的指標體系,運營者不需要單獨設置就可以查看小程序的核心指標,如訪問用戶,打開次數等等。

如果有特殊要求,GrowingIO也會幫助運營者搭建貼合小程序特性的指標體系,從而對數據進行更深度的分析。所有數據都以折線圖,柱狀圖等可視化形式展現出來,最終反哺到運營策略。

繼百度、阿拉丁之後,又一家企業跳入小程序數據分析的賽道

專注於實習招聘領域的「實習僧」是第一批接入GrowingIO數據分析工具的產品, 其創始人陳俊宇對我們說,之前他們只看顆粒度大的數據,比如PV,用戶量,其實這是最終結果。

接入數據分析工具後,他們開始注重用戶的行為過程,比如今年的寒假活動“拯救冬眠患者”,他們通過數據監控發現PC端進來的量並不多,從而把活動的預熱頁轉到了App和小程序上,「實習僧」小程序120天積累300萬用戶。

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與GrowingIO團隊的一番交流,堅定了我們的判斷:在小程序2.0時代,運營為王。

三節課創私人黃有璨在《運營之光》一書中說到:

“整個互聯網行業的產品能力普遍得到提升……很多產品的體驗和業務流程變得越來越同質化,越來越差異不大。於是,決定一個產品是否能夠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就變成了運營,運營驅動的時代已經慢慢到來。”

這一點對於現在的小程序生態尤為適用。

相比於熟練掌握數據分析工具而言,我們認為觀念的轉變更為重要。

從看結果到看過程,用AARRR的思維框架建立起產品的漏斗模型,再根據每一步的流失情況作出運營策略的調整。

對於任何行業來說,這種觀念的轉變都是保持產品可持續性增長的必要前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