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0 一名銷售人員對‘數據分析’的思考

源於自身的感受,所以閒暇時間寫了這篇文章,其實說不上寫得多好,只是談談自己多年在數字營銷工作中的想法吧。我其實是一個銷售,恰好在數字營銷領域工作多年,我面對的客戶都是基本是廣告主、代理商、品牌類客戶,能把一個在線營銷分析工具的價值向這麼多不同需求的客戶介紹清晰,著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名銷售人員對‘數據分析’的思考

  • 下面來說說我的故事...

平時拜訪客戶的時候經常被問到,你這個鉑金分析產品能解決我什麼問題?你們的產品的價值和特色是什麼?使用多少時間我能看到效果?想敷衍了事的話,這個些問題可以很簡單的回答,舉例我們國際級別的大客戶,國內眾多的知名客戶,告訴對方鉑金分析已經服務了全球80%的國家,十萬家以上的全球用戶都在使用鉑金分析....等等的例子很多,但這些不能真正的打動我面對的客戶,因為每家公司的初心和產品的價值在本質上是非常複雜,能讓客戶認可的價值絕不是以上的那些舉例。我時常回想當鉑金分析征戰東瀛劍指歐美市場的時候,似乎很少遇到客戶會提問這樣的問題。鉑金分析在服務了眾多國際級企業之後,返回中國市場半年來,這樣問題越來越多,我的心裡始終有一絲絲莫名的困擾。

  • 這段時間好好思考了一些原因…

一名銷售人員對‘數據分析’的思考

首先隨著改革開放,我們目睹了國內在短時間內締造的一個又一個高速成長的企業,然後近年來,我們卻目睹了不少光芒萬丈的明星企業一夜隕落的現實。以研究中國企業失敗案例的吳曉波說過:絕大多數“企業”的失敗都是因為忽視了經營管理最基本的原則,從而在相當程度上導致經營的慘敗和自信心的喪失。引用餘秋雨的話說“我們的歷史太長、權謀太深、兵法太多、黑箱太大、內幕太厚、口舌太貪、眼光太雜、預計太險”。中國歷史上,沒有一個時代像現如今,社會的價值觀如此的統一,就是掙錢。

創建一個公司的目標是希望長期的發展,為企業自身和社會帶來更多的價值,日本著名企業家稻盛和夫,他一人創建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所遵循的商業規則,無非是小學生都懂的原則,“不可說謊,不給人添亂,要正直,不貪心,不能只顧自己”。這樣的商業規則讓一個公司有了足以長期發展下去的信念,在中國也有很多這樣的公司存在,但在利益誘惑面前應當保持警惕,做一個恰當的平衡,企業心中要有一個平衡信念與利益的天平。這也正是中國一些成功公司正在遵循的“商道”吧。

從我們自身的工作成長經歷思考,從公司擁有零份額的市場,直到把產品做到日本市場佔有率第一,是一個既開心又辛苦的過程,在這個過中我們變得更加謙虛。這種謙虛讓我們做更好的產品,思考公司的未來,我們始終保持了一顆真誠的心。幫客戶解決問題的出發點,正是基於客觀、正直的角度,讓客戶發現營銷問題的同時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因為堅持了我們的原則,所以幾年前鉑金分析才能服務更多國際市場,在商業、技術、服務、都有很高要求的環境下發展下去。當你用真實直觀的數據溝通交流,操作簡單易用的數據分析產品,體會到的是另一種對數據認知。讓任何人都可以輕易駕馭數據、依託數據與他人協作和溝通,這構成了為鉑金分析為客戶服務的核心。

  • 你是否也發現了這些‘小技巧’VS‘大智慧’…

一名銷售人員對‘數據分析’的思考

目前國內有一個觀念誤區,認為想要成功,就必須摒棄道德、臉厚心黑、因而坊間的權謀書、官場書往往賣的很火。術是什麼?術就是見利忘義的小伎倆。道是什麼?道就是義利並重的大智慧。小成功,偽成功,或許可以在短時間內靠“術”取得,但大的成功,真正的成功則必須有“道”來支撐和貫穿。

  • 迴歸到數據分析的‘術’和‘道’亦是如此…

數據分析的’小伎倆’侷限在數據的表面現象,甚至有些時候為了讓數據好看而用到虛假流量這樣的手段,滿足一小部分人虛榮和既得利益,這樣的數據肯定不是企業成長過程中希望的結果,這些就是‘小成功’和‘偽成功’。

數據分析的‘大智慧’則體現在數據的深層價值,通過數據分析發掘你無法直觀看到的真像,你能知道數據變化前後的影響因素,為決策與行動提供有力的依據。數據的大智慧也是可見即所得的,我常跟客戶說你用鉑金分析處理任何數據,都能用一張熱圖來展現結果,僅需要看一眼就能讀懂。客戶在工作中對這點感受頗深,會議上不用再反反覆覆討論一個問題的原因,把熱圖拿出來領導、同事看一眼就知道自己在說什麼,為什麼要這樣決策......客戶在私下跟我說過一句話,我感覺現在工作越來越有成就感,越來越輕鬆。這些才是‘數據’應該有的大智慧。

數據分析往往被披上術的外衣,認為是一種高深莫測,通過特殊手段與捷徑達到目的方式方法,越是顯得高深莫測越吸引眼球。其實真的的數據分析之“道”經過我們不斷的實踐證明,應當是尊重務實客觀的業務去反饋數據結果;循序漸進與堅持不懈的迭代達到期望的數據變化;把數據變得直觀易懂,分享給公司團隊每個人;數據讓目標更明確,讓認知更統一。充分理解數據的情況下,推進業務開展---大道至簡!

  • 我與客戶聊過的PDCA…

一名銷售人員對‘數據分析’的思考

我工作中也曾給客戶普及的概念就是PDCA戴明環,這不是一個新鮮的概念,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被提出,就互聯網行業而言,希望進行業務提升別無他法,只有加速PDCA的循環過程,循序漸進的提升業務。這與目前市場上的主流,快速成功,一夜暴富普世價值觀下“術”的概念不符,不太符合目前大多數人希望“快速成功”心態下的期待,認為這種方式太慢了,會喪失機遇。另外一方面也受制於市面上的數據產品,對數據的解讀能力較差,難以讓業務層的人員理解,數據價值無法淋漓盡致地體現。

但其實不然,就拿互聯網營銷領域的一個案例來說。有個客戶,在營銷業務上的調整,僅僅是基於客觀數據的分析,對一個按鈕進行了修改,並增加了一句文案,就是這些極其微小的修改,往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提升。這其實得益於,他們可以通過直觀可視化的數據理解用戶的深層需求,迅速找到業務增的突破點,快速實施和驗證。這個過程就是PDCA的精髓,基於直觀、易懂的數據實現快速和高效地優化,並且需要不斷地持續PDCA過程,才能找到畫龍點睛的一筆。

  • 某知名教育機構案例...

一名銷售人員對‘數據分析’的思考

分析以上案例,這個企業只是在網頁增加了客戶關心的內容,就提升了將近20%的用戶活躍度。只看了一張圖,就可以讓企業自身感受到了數據價值。

一名銷售人員對‘數據分析’的思考

大到一個公司發展,小到一個數據分析,都要客觀務實,循序漸進。都蘊含著公司全體上下,質樸務實地幫助客戶解決問題的鐵劍道義。

數據還是數據,問題還是問題,需要產品也需要人來服務。我們用看似簡單的道理轉化為公司信念,解決一個又一個客戶的難題與困擾。我們帶給客戶一個豐富、真實的數據視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