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允许,请勿装载
大家如果喜欢钢笔,欢迎关注钢笔六六的头条号,六六将会为您持续带来相关好文
同时欢迎大家投稿钢笔六六,具体事宜可私信沟通,稿酬从优
在中国,让一位不玩钢笔的同志说几个钢笔品牌,十有八九会听到以下几个:英雄、毕加索、派克;随便进入一个文具店,里面卖的大抵也是这几个品牌。派克还要高其他笔一头,是放在带锁的柜子里面卖的,其他品牌就享受不到这待遇了。
派克的传奇在二十世纪早期拉开了序幕。“US有多少人口大概就有多少派克笔”,身在美利坚的Rouge同学曾经这样对我形容Parker的历史地位。当然,这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但还是足矣看出派克在US的地位。
派克与中国的情缘十分的深厚。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使用的便是派克51和派克多福;麦克阿瑟将军在签名日本受降协议时,使用的是派克钢笔;建国后,“英雄赶超派克”,也传为一段佳话。
派克与我的缘分起源于我的爷爷。某次和爷爷谈起钢笔,爷爷说他曾丢了一支友人赠予他的进口派克金笔,为此耿耿于怀了许久。一不小心,收一支老派克的想法,成为了心中的一个小小的执念。
无奈呀无奈,玩笔误入鸟坑。被这只大嘴鸟毒害的不浅,钱包日渐干扁,收一支老派克的愿望也被无情的打入冷宫。但冥冥之中,派克与我的缘分突然就来了。某日鬼使神差的打开万年不用的闲鱼APP,首页一支酒红色的派克21径直进入视线。可能因为M尖的原因,价格十分美丽。卖家是一位特别靠谱的人,详尽细致的描述让我放心的买下。
几番周折,终于将笔拿到手。成色略显沧桑,但考虑到他是一支与祖国母亲年龄相同的笔,心中也就平衡了。上水之前,我还特意拿出一支616,让他拜一拜祖师爷。
经过几天的使用,我想尽量以客观的角度,写一写这支笔。
首先简单介绍下派克21。
A school-pen that followed the design of the Parker 51, but made in cheaper plastic and with an alloy 8-metal nib rather than gold.(类似于派克51设计的学生笔,采用更廉价的树脂,使用“八合金”尖而不是金尖。)
The first design, Mark I, (1948-1951) had a larger section hole, showing more of the feed, compared to the Parker 51. Also the nib was not as tubular as the Parker 51 nib. The nib and feed was fitted tightly into the filler unit with the section screwing loosley over the top — the screw had rather a more “hollow” space in it, and because of this could contain and hold more ink. Mark I had the body imprint “Parker 21 Made in USA” and also a date imprint.(第一版设计,Parker MK1,笔握开口远大于51,暴露出更多的笔舌;因而21的暗尖外形也和51不同,不再是一个圆筒状。另外笔尖和毛细和气压上墨装置连接紧密。这使笔握内部有着更多空间可以储存墨水。21MK1在笔身上有Parker 21 Made in USA的铭文字样,有年份铭文标志。)
anfanghe trouble with this first design was that the ink dried on the feed too quickly if the pen was left unused for a while, but also that it sometimes too willingly released ink and created a nice blob, it also frequently leaked in the cap. So in 1952 the complete Parker 21 line was redesigned.It is important though to remember that all parts between the two Parker 21 designs are not interchangable, the nib and feed can be exchanged, the section and filler can not. The Mark II’s redesigned section fitted snugly over the nib and feed — they are easily told apart since the Mark I nib and feed was attached to the filler unit when the section was unscrewed, Mark II “stuck” in the section.(然而,在实际生产使用中,人们发现MK1有一些问题:大口敞开的笔握一旦不戴帽搁置,墨水容易蒸发。比较宽松的笔握内部空间虽然保证了下水流畅,但在戴帽时容易漏墨。1952年,派克21被重新设计,之后生产的版本就被称为派克21 MK2。在21Mk1和2之间除了笔尖和毛细,其余零件都难以互换。包括笔握和气压上墨装置。笔尖和毛细被卡在笔握里面,而不是像MK1一样只是接触(虽然拧开之后取出来都很容易)。)
The Parker 21 quickly became very popular and soon took over 60 percent of Parkers over $5 market.(派克21很受欢迎,迅速占据了派克家60%的5美元档市场份额。)
需要指出的是,我手中的这支21,是MK1型。
【外观与做工碎碎念】
21延续了51的流线型设计,但是和51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21的笔帽,表面经过磨砂处理,笔夹外形不是经典的箭标。笔帽锁定笔握,并不是通过类似616一样的卡子,而是通过摩擦力,所以手感很棒。只是没有设计一个限位器,如果大力插入很容易拔不出来…
21笔帽的刻字精细,处理的很棒。
21的笔尖,很有趣,是略微上翘的外形,第一眼看起来还以为坏掉了。21的笔舌经过抛光处理,视觉感受还是蛮棒的
21的笔身中环,是由几个冲压零件组装成的,略显松垮,影响心情。
21的气压上墨系统,相对于51的简单很多,但手感不错,按起来充满快感。墨囊护套上面的铭文还蛮有趣。只可惜护套没经过像是英雄100一样经过表面镀铬处理。
21没有使用51的特殊树脂,但蛮厚实,边角细节尤其好评。树脂质量实在是令人遗憾,笔在上家手中时,笔握竟然开裂了!幸而上家心灵手巧,修复的很棒。
总的来说,21整体做工挺精细,但细节方面无情出卖了他低端笔的身份。整体肥瘦合适,尤其配重合理,不戴帽书写感受也不错。即使是一支低端笔,你还是可以从他的身上感受到派克的一贯高水准。只是偶尔打开笔帽飞出墨水有点糟心。
【笔尖与黄油教】
有人说,欧美笔最出彩的往往是M尖,想想似乎还真是这样:大鉴赏家的黄油M,人称无语尖的北德银行M……
所以,问题来了,21的M,咋样?
好不好先按下不表,大家先来欣赏一下21的笔尖特写。
打磨十分的性感呀,又圆又翘,古典又优雅。
顺便,看图猜笔活动开始,大家可以顺带与21对比一下:
21的M控墨精准。他写起来就像是涂抹墨水一样好用,不会给你在用消防栓写字的感觉。
21的字迹粗细是十分标准的M,所以爬格子无法胜任。书写西文字母时,21 M可以说是逆天的舒适了。
所以说,21到底写起来如何?
多的玄学词儿我不想说,唯有一个“好用”。顺滑流利,像是滑冰一般。21对纸张比较敏感,换句话说,是对纸面反馈强烈。用A4纸书写和用国誉纸书写时,体验就很不一样——在A4上就如同写砂纸,用国誉就像是滑冰,也是奇怪。
另外,21有个很Special的地方:他可以劈腿。是的,你没听错,21并不像现在的暗尖坚硬如同硬币一般,21在书写时稍稍用力,即可分叉,写起来“刚中有绵”。
【积极的结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套到钢笔头上,依然适用。
以前的时候我总奇怪,为啥笔友们对51追的如此热情,不就是一高级616?直到亲自体验过21以后,才明白原因——老派克精致的做工与细节,爽利的写感,这些都是616所不具备的。这支21改变了我对派克,甚至是对暗尖笔的固有印象。派克曾用他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一位位的笔友,今天,我同样被征服了。
有些东西,只有自己体验过才会清楚明白。只去道听途说,人云亦云,那么永远体会不到一键东西的美好。
最后上几张图来纪念这次美好的体验。
閱讀更多 鋼筆六六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