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心理寶典之二,輕微的窘迫和不安是正常的狀態

寶寶經過最初的家庭餵養階段後開始接觸外面的世界,對孩子來說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曾經在電梯裡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奶奶抱著一歲左右的小寶寶上電梯,電梯空間封閉狹小,裡面的人氣場難免碰撞。電梯裡除了祖孫倆還有像我這樣的寶寶腦殘粉,直接被人家寶寶忽略不計了,關鍵是還有一箇中年男人,身材高大壯實,人家大老爺們一個對孩子也不感興趣。寶寶本能地感受到男人的強大氣場,怯怯地盯著人家看,有些小緊張。

寶寶心理寶典之二,輕微的窘迫和不安是正常的狀態

這時候奶奶發現了寶寶的不安,老人心疼孩子,馬上指著電梯裡的廣告圖片成功的轉移了孩子的注意力。一場始於寶寶認知的小尷尬就這樣化解了。相信大部分家長遇到這種情況都會採取上面的方式的。其實這種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寶寶心理寶典之二,輕微的窘迫和不安是正常的狀態

家長們有沒有想過,當你把寶寶帶到外面的世界那一刻,她(他)就完全暴露在環境中了。家長們帶孩子出去的目的是什麼呢?只接受新鮮的空氣,善意的孩童,關愛的目光?然後呢?外面的世界是立體複雜的,孩子們走出去是為了全方位的感受這個世界。複雜的世界意味著豐富的刺激,豐富的刺激可以產生豐富的情感和感覺,這是孩子們成長必須經歷的,這其中當然也包括輕微的不安全感。

寶寶心理寶典之二,輕微的窘迫和不安是正常的狀態

寶寶在家長的陪伴下經歷的小小的“負面”刺激對孩子來說是正常的,這種經歷可以豐富寶寶的“閱歷”,經歷的多了寶寶就學會了適應稍微複雜且不那麼令人舒適的環境。而且隨著經歷的豐富,寶寶逐漸掌握了初步判斷環境因素的能力。孩子的成長離不開自身的主動摸索,請家長們切記不要越俎代庖“剝奪”孩子主動成長的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