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之殇:国人的无间亲密与美国的人情冷漠,何处才是归宿?

本文选自 叶眉 的《天涯追梦人》,今日开始连载,欢迎关注

谢丹和周燕第一次见面,是2005年夏天,在浦东机场美联航办票柜台。

留学生之殇:国人的无间亲密与美国的人情冷漠,何处才是归宿?

二人这般开场:“你的东西都带了吗?”

“当然,拜托你带的东西也带了吧?”

“也在行李箱里。已经托运走了。”

周燕笑道:“咱俩听上去像是走私贩毒的。”

谢丹也笑了,二人向送行的双方父母挥挥手,并肩走进边防检疫的毛玻璃隔门。

这二人在留学论坛上认识。

两个人都在论坛上找留学资料。从准备考托福,GRE,到查阅美国大学排名,专业排名,导师声望,二人在论坛上齐头并进,一起学习怎么筛选学校,怎么解读专业排名,一起跟过来人打探怎么跟导师套瓷。最后同时,二人被一所离美国芝加哥不到四小时车程的大学研究生院博士班录取。

于是二人商量,既然之前的缘分都已经到了这个程度,不如更进一步,二人到美国合租公寓,而且各自分工,带去共同的生活用品,这样可以减少一点行李的负担。谢丹负责带一口炒锅,周燕呢,负责带个蒸锅,俩人乘同一部航班出发,留学去也。

踏上飞机的那一刻,谢丹就被强劲的空调冻的打了个哆嗦。以至于多年之后,每当有人问她美国到底什么样的时候,她首先会说:“冷,美国到处都很冷。”这一刻她体会到的是空调之冷,后来,她更感受到看似热情的美国面孔下冷淡的人情。

不知道为什么,赴美的航班都在傍晚起飞。即使时速900公里,也钻不出地球的影子。一路追赶夜幕,十几个小时的路程,前方看不到光亮。

留学生之殇:国人的无间亲密与美国的人情冷漠,何处才是归宿?

周燕看着黑漆漆的舷窗外,问道:“这么大一坨铁飘在天上,你害不害怕?”

谢丹听她这样描述,反问道:“远洋货轮是更大一坨铁,居然能漂在水上,你说是不是也很值得害怕?”

周燕笑道:“我文科生,尽管高中也学过物理,这类科学思维还是渗透不进去。”

谢丹问:“你学什么专业的?”

“经济学。”

“将来挣大钱!”

周燕莞尔,隔行如隔山,这种误解随处可见:“经济学不是学怎么挣钱的。经济学应该是研究人类行为的一些自然规律的学科。你学什么专业呢?”

谢丹说:“我学计算机的。不过我也不会修电脑啊!我电脑坏了还是得去中关村。”

二人又相视一笑。看来对方性格都挺开朗,应该不难相处。

两个年轻女孩都很庆幸能在留学路上有这样一个伴侣。她们尽管考出了傲人的寄托(托福和GRE)成绩,拿到了一流学校的奖学金,读熟了留学攻略,到了真要上路的这天,依然觉得忐忑不安。身边有个人商量,总比孤身奋战要好得多。

前方迎接她们的,是美丽新世界吗?

周燕双手握紧了座椅扶手,不知道是因为机舱空气干燥还是紧张,她一路都感到口干舌燥。

谢丹呢,歪着脑袋睡的昏天黑地。

周燕看着旁边这个在网上认识很久但是第一次见面的朋友,非常羡慕她睡觉的本事。她和谢丹相处了很多年之后,二人成为至亲密的朋友,周燕欣赏对方身上很多闪光点,最让她羡慕的,还是随时随地能睡觉的才华。常年受失眠困扰的周燕,多希望能学会谢丹这门技能。

留学生之殇:国人的无间亲密与美国的人情冷漠,何处才是归宿?

空乘推着餐车发放盒饭的时候谢丹自然醒了。

空乘指着一摞小小的锡纸盒子:“鸡肉饭牛肉饭或者炒面,你想要哪一种?”

一人选了鸡肉饭,一人选了牛肉饭。

中间谢丹探过头来:“我能尝一口你的吗?”

周燕大方的让她戳了一叉子自己的牛肉饭。谢丹也把自己的鸡肉饭盒向周燕那边推了推。

“居然味道都一样!”

二人又笑了起来。

之后在美国这些年,她们吃过生的芹菜,西兰花和胡萝卜。相比之下,美联航的飞机餐已经是美国人尽心尽力烹饪的菜肴了。

至少,它是热的。

周燕指着飞机靠背上的电子屏幕中的航线地图对谢丹说:“你看,虽说是去西方国家,但是却一路向北飞。”

“是啊,东北方向。越过白令海峡之后再转向东南方向。沿球体大圆的劣弧飞,路程最短。”

周燕笑着说,“原来地球真的是圆的。”

“可见直觉和科学的差距经常很大。”

周燕看着谢丹,觉得她的头脑比自己清晰,很可能是做科学家的料。

留学生之殇:国人的无间亲密与美国的人情冷漠,何处才是归宿?


谢丹,看上胸有成竹,镇定自若。不打瞌睡的时候就看情景剧,看到好玩之处“哈哈”笑,一袋零食吃的桌板上都是碎屑。她好像随时可以施展拳脚,大显身手一样。

周燕对自己,没有那么强的信心。恐惧多于兴奋,不小心打翻番茄汁,白裤子上留下一片红色的印渍。她在飞机上又累又乏又焦虑的心慌气短手发抖,她只盼望飞机能平安抵达,让她躺下睡个安稳觉。

谢丹问:“你在看什么书?”

周燕把手中的书的封面给她看,《唐诗三百首》。

周燕微笑着说:“我就带了这么一本中文书。”

她摊开的那一页恰好写的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老祖宗书写的情感,千百年以后照样可以用来抚慰寂寥的心灵。

谢丹笑道:“我也只带了一本中文书。

她也把手中书的封面给对方看,《围城》。

呵,中国第一代留学生写的小说,对21世纪的留学生来讲,照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点击了解更多,限时免费领取 90 部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