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有个水么头

淄博有个水么头

“我思恋故乡的小河,还有河边吱吱歌唱的水磨,噢,妈妈 如果有一朵浪花向你微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

出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对这首歌想必不会感到陌生,它唱出了一份眷恋,一种思绪,一丝乡愁。在歌里,“水磨”只是一种象征,只能意会,不可企及。但在沂源县南鲁山镇的水么头村,歌中的乡愁变成现实,看得见,摸得着。

淄博有个水么头

水么头因人而有村,因磨而得名。村民崔姓居多,村里的《崔氏谱承》有这样的记载:“吾氏族籍冀州枣强县人,先人于明初迁至博邑石磨上庄、阁庄。”因村西河边有水打磨,便取名“水磨头”,后沿革为水么头。1961年以螳螂河为界,分为水么头河北、河南两村。

淄博有个水么头

走进水么头村,如同走进了一幅田园写意画。石屋、石墙,斑驳着历史的沧桑;石路、石凳,镌刻着岁月的印痕;石碾、石磨,旋转着时间的碎影;石臼、老泉,记录着祖祖辈辈的辛劳……

淄博有个水么头

村后遍山如火的红叶与绿水红瓦交映,清澈见底的螳螂河从村中缓缓流过,河面上的鸭、鹅三五成群在水中嬉戏。岸上几位老人坐在秋日的阳光下唠着家常,故事里的事在他们嘴里咀嚼得有滋有味。

漫步村中,似乎有这样的错觉,时间在这里是永恒的,就像这一座座青砖小屋,一条条石板小街,它们多少年来一直这样朴素地卧着,从不炫耀,当时光流经它的时候,仿佛给予了它格外的恩惠。在这里,你会感到咫尺之外的喧嚣世界被隔开得很远很远。

淄博有个水么头

据当地村民讲,前几年贯穿水么头河北、河南村的小河根本称不上河,只能看到荒草中一条水沟,而且堆满垃圾,夏天蚊虫肆虐,冬天一片苍凉。近年来,在市、县、镇各级领导支持下,水么头村立足村庄特色,以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为基础,按照“生态、自然、和谐”的原则,彰显“山水相依”的优势,突出“拙朴厚重、自然生态”的特点,坚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记乡愁”的理念,提升、打造以石街石巷,石路石墙,石槽石磨等为特色的原生态古村落。

淄博有个水么头

在村里一角,一位大婶正推着石碾磨豆面。大婶也姓崔,六十多岁了,腰杆笔直,一看身体就很硬朗。她用一口乡音告诉记者,自己现已儿孙满堂,日子过得刚滋润,这全靠村里带头人带领大家把村子建设得这么好,让我们越来越有奔头。

村子既然叫水么头,水磨,自然是这里的地标性景观。在过去,水磨多用来制作五谷面粉,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人们劳作的方式也大大改变,劳动强度小,效率高,可人们依然怀念古老的农耕生活。水么头“水打磨”这一传统古老的劳作场景又再现在河边。一盘盘水磨,犹如饱经沧桑的老人,默默地守望着村庄,延续着传统的脉络,抚慰着游子的心灵。

淄博有个水么头

村里随处可见清代古宅,村东老街上有东西并列的三家老宅。最东边的一户老宅呈四合院布局,据说建于咸丰年间,砖石土木结构,院落宽敞,老宅门口铺设着青石地板,房梁上的纹饰、书法和雕花依稀可辨,看得出在当时是一户家境殷实的人家。

另有一座观音庙和石阁立于河南岸,建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主殿三间,坐北朝南。南北宽4米,东西长10米,内塑观音神像。殿由青石、黑砖、灰瓦建成,殿顶及殿檐的四角镶有飞禽走兽,气势恢宏。整个庙宇占地110平方米。后经三次大的修缮,成为水么头村又一景观。

水么头村北凤山上还有230多棵被村民视为“神树”的古流苏树群,据专家考证,这些树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每年的春夏之交,迎来流苏树的花期,满树花开如霜似雪,又像流苏一样飘逸,美得惊艳,美得心醉。流苏树还有一个别名叫做“四月雪”。那时,远远就可以看见雪盖一般的树冠,闻到随风四溢的流苏花香气。

流苏树归木樨科,属乔木,原产于中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多年来,水么头村十分注重对流苏树的保护,对所有流苏古树登记造册,专人看管。

采访过程中,记者看到不断有游客、驴友来到村中。有的是有目的而来,有的是在路旁惊鸿一瞥,被吸引而来。成群结队的,三三两两的,或驻足拍照,或流连忘返,纷纷陶醉在古村如诗如画的风物中。

淄博有个水么头

其实,乡愁不仅仅用来记忆的。最美乡村,带给人们的往往是最有品质的生活。

今天,治理后的水么头河南河北村更加美丽,平坦的道路,错落有致的房屋,宽敞的文化广场,干净整洁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加上便利的交通、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让古老的村落焕发出新时代的精气神,展现出更加迷人的风姿。

扫描二维码 关注淄博城市发展的每一个角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