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地球上第一個合法的「半機械人」,頭上裝天線用來「聽」顏色

我們做這個天線的目的,主要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為了更好地探索和發現這個世界,滿足我們的好奇心。

刺蝟公社 | 鐵林

兩天前,騰訊優圖實驗室在上海開了一場發佈會,但吸引全場注意力最多的並不是東道主們,比如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湯道生或者騰訊優圖實驗室總經理賈佳亞,而是來自英國北愛爾蘭地區的一個80後——Neil Harbission。

這是一個頭上“長著”奇怪“天線”的人,金色頭髮上方,黑色的特殊裝置呈弧狀從後腦勺垂到額頭上方,差點以為他是動漫《銀魂》中HATA王子的cosplay愛好者,據他介紹,這是一款特殊的智能設備eyeborg,以幫助生來就無法識別色彩的他,在聲音的幫助下,感受色彩。

他是地球上第一個合法的“半機械人”,頭上裝天線用來“聽”顏色

他是地球上第一個合法的“半機械人”,頭上裝天線用來“聽”顏色

在沒有安裝eyeborg以前,Neil被迫面對很多常人無法感受的障礙。比如同樣都是豎條紋的法國國旗和意大利國旗有什麼區別,靠顏色區分冷水和熱水的圖標有什麼不同,穿藍色衣服的到底是哪位?

一直到2004年,Neil 20歲,人工智能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進步,有條件幫助Neil去區分顏色,當時的他面對兩個選擇,一種是創建工具,能夠告訴他不同顏色的名稱;另一種是創建一套系統,讓他感知顏色。

前者的概念,更傳統,就像是輪椅或者柺杖,是一個脫離於人體但可以發揮作用的器械。後者則完全不同,那意味著,Neil想把那套系統植入到自己的身體中,變成耳朵鼻子一樣的人體器官。

Neil選擇了第二種,“每一個顏色都有光的頻譜,都有不同的振動,這種振動就相當於某一種特定的音符,這個系統就能讓我聽到代表不同顏色的頻譜,通過它的聲音或者是音符,我就能聽到不同的顏色。”

他想好了一切,準備找家醫院完成手術,所有醫生都對他表示抱歉,並且拒絕了他的手術請求。列舉的理由包括:它不是之前就存在的器官,如果植入手臂或者是腿是合倫理的,但是植入顱骨是不合倫理的;第二這個特殊感官不是事先存在的,通過天線和頭骨創造新的感官也是不合倫理的事情;第三,醫生們非常擔心,如果帶著這樣一個“天線”出院,醫院的形象會受損。“於是我就到隱匿的地方找了一個匿名的醫生做了這樣的事。”

手術後大約兩個月的時間,植入的eyeborg和Neil的頭骨融為一體,也就是說,這個外來的電子設備成為了他身體的一部分,聽聲音則成為了真正的第六感。

隨後麻煩也來了,英國政府以不能攜帶電子設備為由,拒絕為Neil續發護照。“我說這不是電子設備,這是我身體的一部分,後來他們還是同意了我的說法,我成為了英國護照上,第一個身上出現電子設備的人。”

Neil在決定植入eyeborg那天,似乎就已經準備好要開啟一系列全新的挑戰,“我還找瑞典政府,因為設備材料是瑞典提供的,我說我就是瑞典人,我應該獲得瑞典國籍,我有來自於瑞典的肢體部分。未來我們人與機器融合在一起,就會慢慢出現新的法律法規。”

這也標誌著,英國政府最終還是肯定了他半機械人(cyborg)的身份,媒體多稱他為全球首位半機械人或者全球首位半機械人藝術家。(cyborg :機械化有機體,以無機物所構成的機器,作為有機體身體的一部分,思考動作均由有機體控制。——維基百科)

半機械人的概念很廣,Neil只是一個“視覺系”半機械人。業內認為,計算機視覺是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分支之一,騰訊這次決定將優圖實驗室升級為騰訊計算機視覺研發中心,也體現出對這一領域的重視。

人類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對人工智能的想象。1984年上映的《終結者》,講述的就是一個半機械人從未來回到過去,並且去刺殺反抗機器人統治的莎拉·康納。

他是地球上第一個合法的“半機械人”,頭上裝天線用來“聽”顏色

電影上映34年後,這個世界當然還沒有被機器人統治。《終結者》這類影片背後關於人工智能的想象以另一種形式變成現實,BAT們發力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究,並且紛紛成立實驗室,為科學家們提供最佳的環境,讓成熟的技術迅速與產品相連接。

計算機視覺技術聽著有距離感,但實際上可以落地為很多日常的產品。比如在醫療領域可用於醫療圖像識別,零售領域可以應用於人臉識別支付,更娛樂的還有顏值打分、顏值測試、皮膚測試、一鍵卸妝功能等等。

“去年開始,我們加大投入進入更多的垂直領域,包括交通、運輸、廣告、零售、教育和信息流。這裡面涉及的主要技術,包括圖像審核、理解、分割和視頻的各種操作以及人臉、身體的重建娛樂化的操作,這些是新的方向。今年討論的時候我們立項兩個新的探索,包括醫療和自動駕駛,以及自動道路上的感知系統的建立。”騰訊優圖實驗室總經理賈佳亞在現場用一張圖顯示,計算機視覺技術正在進入更多的細分領域。

他是地球上第一個合法的“半機械人”,頭上裝天線用來“聽”顏色

這種技術到產品的應用性在互聯網公司體現得尤為明顯,騰訊優圖實驗室總經理吳運聲分享時提到,“從我們實驗室建立的開始就立足於要做和應用緊密相關的研究,並且要去探索如何將基礎研究的能力落地到我們的產品當中,去支撐產品的服務,為我們的用戶帶來的價值。”

稍加觀察就會發現,BAT三家的人工智能實驗室都有類似的特點,研究是一方面,與產品的結合又是一個方面。

阿里巴巴的產品風格導向購物,比如iDST(數據科學技術研究院)下的視覺團隊目前落地產品就是拍立淘,最終服務於淘寶購物。

百度有AI Lab,現在被綜藝節目們掛出來的“小度智能音箱”就是落地產品之一。

騰訊當然就是社交,與各類互聯網產品相結合,現在流行的短視頻實時瘦腿、瘦臉,背後的技術支撐就來自於優圖實驗室這樣的計算機視覺技術部門。

“AI+社交娛樂”是騰訊優圖的一個重要方向。賈佳亞介紹,“優圖是在3D人臉、人臉分析和人臉編輯方面,比如說我們改變人的外貌、改變人的皺紋都有新的方法完成。但是今年我們新做的技術,包括人體的分割達到了96%的準確率。人體重建方面可以重建3D人臉,這對於遊戲行業的應用非常巨大。”

“算法是一個層面,但是依託於天天P圖團隊,微視團隊,我們將這些技術轉化為最後的效果,比如說可以調節臉部所有的特徵,可以輕鬆改變容貌的樣子,再往後走可以完成瘦臉、瘦身,改變腰部曲線,甚至可以形成大長腿。這是在今年,我們是作為所有全行業裡面能夠上線的作為人體自帶的操作的算法實現上,我們是第一家上了這樣一個技術的應用。”

技術通過產品,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影響人們看待世界的方式。前幾年大規模起來的興趣推薦,讓信息更便捷的抵達用戶手中,反向來看,也會被吐槽這項技術可能帶來“信息繭房”的問題。

Neil正在主動去挑戰這些問題,他認為,“現在很多的技術其實都可以作為好的用途,也可以用為壞的用途。比如說刀子可以用來切面包,當然也可以殺人。手機可以用來通訊,也可以用來引爆炸彈。這些新的感官新的器官,有可能用於做壞事,但這不是新的問題,而是存在人之間的老問題。新技術的問題或者風險,不在於技術,而在於人的腦子。”

“我們做這個天線的目的,主要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為了更好地探索和發現這個世界,滿足我們的好奇心。我們通過它能夠看到很多已經存在,但是人體看不到的,或者人感知不到的這些顏色,從而能夠探索到更豐富的世界。如果你能夠感知紫外線、紅外線等等,那麼這樣一個全新的世界能夠被你所發現。”

想象力是一個特別重要的東西。如果只看到計算機視覺技術幫助解決了刷臉支付問題或者視頻瘦身功能,會少了對人工智能的浪漫想象。從商業角度來看,人工智能會成為未來諸多行業的輔助,從人類的角度來看,人工智能或許也是人類探索未知的一次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