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世界的兩種基本境界:有形邊界與無形邊界

對於我們所認知的有限尺度下的世界來說,物質就是有形

的邊界,物質思維的核心就是用各種邊界來分割物質的存在性,它在感知系統中的表徵就是一個個基本的輪廓要素。物質思維的本質就是對實時採集的輪廓要素的大數據處理,並從中尋找相對不變性的過程,基於這種思維所形成的物質邊界認知,其本質上依然存在著相對性。(注意,這裡是從認知科學的角度來理解物質這一概念,與哲學的角度來理解物質有所不同。)

例如一個原子,它有相對固定的體積,以某種精度來觀察的話,原子是有邊界的;如果進一步提高觀察精度,那麼就能發現原子核的存在,以及電子的運動軌跡,更重要的是,原子的邊界不再是一個固定的存在,它實際上是由電子的運動軌跡所定義的,電子本身並不能構成原子的邊界,電子特定的運動規則在一定的時間積累下勾勒了原子的邊界,如果電子不總是圍繞著原子核旋轉,如果電子的運動軌跡更加固定或更加隨意,那麼原子的邊界一定會大不同。因此,在更微觀的尺度上,原子的邊界就趨於無形了,這裡的無形,是指形態的不固定性或多樣性,此時,無形的邊界是由系統子要素的可活動邊界來定義的。

上面對原子的觀察是從宏觀向微觀來切換的,如果我們反過來,把觀察視角從微觀切向宏觀,就會發現,電子運動軌跡所勾勒的無形邊界,在更宏觀的背景尺度下,它會變得有形化,關於這一點,在“柬汰機制的競爭組合”章節中已經間接做了引證。

認知世界的兩種基本境界:有形邊界與無形邊界

微觀物質的運動規律可以用微分方程來描述,一般它沒有特定的解,但是它通常是有邊界的,在既定的尺度上,物質運動侷限於既定邊界內的局部空間中。如果把觀察尺度提升到宏觀層面,則要素每一次運動週期之間的最大徑向空間差異將趨近於零,使得整體的無形邊界濃縮為一個點、一條線、或一個面,這與我們進到森林中不知道相對地勢和方向,但是天空中卻可以清晰看出山脊走向是類似的。

在更宏觀的尺度上,無形邊界的異動趨向於穩定,無形邊界的空間範圍趨向於恆定,這種既定不變性能夠歸一為基本要素單元,成為建構有形化的基礎。

物質都是由原子所構成的,以原子為基準尺度來看待物質的性質變化,則有:在宏觀尺度上,無形邊界趨向於有形化,在微觀尺度上,有形邊界趨向於無形化。這種性質表現並不一定適用於所有自然事物,因為把握合適的觀察尺度很關鍵,但是理解這種不同觀察視角的性質變化,有時能幫助我們更好的釐清事物的發展變化,就像是時域和頻域變換對信號領域問題的求解過程一樣。

當我們說物質的時候,通常意味著其邊界是有形的,這個有形邊界是針對物質本身而言的,而當我們說關係的時候,關係當中的要素因子也是存在著邊界,不過這個邊界是由探測系統和被探測要素所共同決定的。

對於一個溫度較高的物質,用可見光反射來探測物質時會得到一個邊界,用紅外線來探測物質時也會得到一個邊界,這兩種不同的探測方式得到的物質邊界是有所不同的(前者更精確),它給我們的啟示是,當我們用不同的探測方式認知事物時,獲得的性質是有差異的。

關係思維能夠包容各種不同作用方式對事物屬性的影響,而物質思維則通常是基於特定作用方式(一般指視覺的可見光探測系統)下的特定屬性表現,同時觀察者還容易忽視特定作用方式的存在,而誤把這種屬性表現當作是一種獨立性存在。因為關係思維對作用方式的包容,不同作用方式會導致不同的要素活動邊界,因此關係思維下事物的邊界通常是無形的,它不像單一物質的有形邊界表現得那麼直接、那麼具體,關係的邊界是相互的、是多維的、是動態的、是發展的,它既是有形的,也是無形的。

上面對有形和無形邊界的描述主要是以物質為對象來描述的,上一節我們提到,物質是一種廣義上的主體,因此,有形或無形邊界的異動規律同樣可以用來描述主體,以及由主體而衍生的各種複雜事物。實際上,人的邏輯全景圖(下圖)已經暗含了作用方式帶來的關係要素形態變化,具體表現在:從低維向高維的演化趨向來看,低層關係要素在高層意識中歸一,無序作用趨向於有序化從高維向低維的細分趨向來看,關鍵因子在低層意識中分解發散,有序作用趨向於無序化

認知世界的兩種基本境界:有形邊界與無形邊界

為了更好的進行說明,以村莊為例,每一個村莊都有自己的田地或資源,村民的日常勞作通常會侷限於所屬的土地上,因為村民基於固有的生活資源而在無形之中形成了一條生活空間的邊界,從每個村民每天的臨時活動來看,這個生活空間的邊界是無形的,而以更長遠時間來觀察的話,村莊村民的生活空間的邊界則較為明晰,這個邊界與村莊的屬地範圍有關,也同村民與自然地貌的對抗博弈有關。現在有兩個相鄰的村莊,並且村莊中間有了一個農貿市場,村民之間的交互因為市場而日益頻密起來,兩個村莊的活動空間形成了嵌套,此時無形的活動邊界就由兩個村莊和環境所共同定義。

個人與個人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政府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都有著無形邊界,這條邊界既與主體的影響性有關,也與主體的歷史認知有關,短期來看邊界異動存在著一定的隨機性,但長期來看,這條邊界是由雙方的需求差異和影響勢能所決定的。那麼,如何進一步明確人和社會等複雜系統的階段性邊界表現呢?

無論是物質、人還是社會,都是一種主體。物質作為一種廣義主體,它是能夠影響周邊空間形態的,當兩個物質相作用時,也必然會導致一種物質對另一種物質的空間質場產生影響,這種影響就相當於物質之間對空間的競爭。

在不考慮參照系影響的情況下(即參照系不參與作用),一種物質如果要影響另一種物質的運動形態,可以通過影響其空間來實現;一種物質如果無法影響另一種物質,則只能順應其空間進而形成穩定的旋轉糾纏或同步運動;一種物質如果要擺脫另一種有著更為強大質場的物質影響,就需要吸收更多的能量,或藉助於其它物質的輔助以改變既有的空間束縛,從而主導自己的運動狀態或軌跡。簡單來說,由物質與物質所組成的關係體,其無形邊界(即活動邊界)是由物質對空間的競爭而形成的,物質的質量、能量等屬性,決定了空間競爭力的大小。

人以及以人為中心的社會組織作為一種俠義主體,主體間的無形邊界則是由人的運行機制以及環境的運行機制所決定的。環境的運行機制包括自然環境的晝夜交疊、四季更替、氣候變化、地質運動等等,而人的運行機制則由六個價值分化機制(詳見文章“6張邏輯圖,助你完全看透人性!”)所引導,這些運行機制的相互碰撞過程,也是一個對活動空間的競爭過程。在一定時期內,由於影響因子眾多、運行機制較複雜,主體的活動空間是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的。而在更久遠的時間尺度上,相對於影響因子的多變性來說,運行機制則呈現出了相對的不變性,由此使得運行機制成為定性主體無形邊界的關鍵參數。當環境長期保持既定時,人的價值分化機制就成為主導主體間邊界的決定性力量,乃至於逐漸形成一種有形邊界,而當環境發生較大異動時,就成為衝擊既有有形邊界的關鍵能量。

主體之間的無形邊界,都體現為對可活動空間的分割與融合。物質思維下,系統的邊界是由物質的臨時可達邊界所構成的,在關係思維下,系統的邊界不完全是由物質堆積起來的,而更多的取決於系統要素的運動規則。物質的有形邊界可以由叢覺來感知,關係的無形邊界可以由勢覺來認知,由此可見,在獲知無形邊界與有形邊界上存在著認知維度的不同、觀察尺度的不同,不過,這並不意味著物質是關係的基礎,而是兩者存在要素運動複雜度的顯著不同。無形邊界可以基於宏觀尺度而歸一為有形邊界,此時維度也歸一了;有形邊界可以基於微觀尺度而分拆為無形邊界,此時維度則擴展了。

有形邊界代表物質,無形邊界代表關係,基於此,我們可以繼續反思物質和關係之間的辯證性。

無限尺度下,系統內在的組成要素總是在不斷的變化,以至於沒有絕對定性的物質關係體存在,只有永久不斷的變化。能夠支撐並維繫一個系統以任何形態、任何性狀的持久不斷變化,而不是濃縮為一個沒有時間的質點的,一定是要素之間的邏輯關聯,這種關聯就像是一種力、一種空間、一種磁場、一種能量,而不是物質本身。

在無限尺度上有序關聯,是比物質更為永恆性的存在,這種規則或關聯,既表現為一種關係,也是建構無形邊界乃至有形邊界的基礎。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有了關係的恆定性,就有了物質的存在性,而有了物質的相對不變性,又能為關係提供進一步演化的基礎。關係與物質之間究竟孰為因、孰為果,只能因時而論。

對於有限尺度下的世界來說,物質就是有形的邊界,對於一個無限尺度下的世界來說,價值規則是其唯一的邊界

價值規則體現的是一種運動性,對於確定參照系中的確定關係載體之上的價值規則,實質上代表著一種能量,而物質也代表著一種能量,因此,這兩種不同尺度下的邊界衡量方式實際上是等價的。

認知世界的兩種基本境界:有形邊界與無形邊界

在自然界,老子點明瞭自然演化的價值規則,那就是道法自然、道長萬物。在社會領域,李斯特指出了生產能力對國家財富積累的重要促進作用,馬克思則進一步闡述了生產力對社會關係的重要決定性作用。道是自然演化的價值規則,而生產力則是社會演化的價值規則。




更多精彩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