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二戰時期步槍的威力普遍比現代的強?

斌格謙

這是因為二戰初期主要的作戰理論和作戰模式還是停留在一戰,而一戰則是有名的戰壕戰模式,即雙方以戰壕對峙為主要模式,雙方攻擊模式和防守模式則依託戰壕進行遠距離的精準射擊!此時依託部署在更加縱深的火炮為支持!



這也是二戰初期大多數國家的陸軍作戰模式,給少數部隊或士兵配備火力更強的衝鋒槍,以加強末端的火力配置,但戰爭總是會刺激新的作戰思想產生的,同時也會促進新的更適應戰場的武器應用!



而德國裝甲集群的快速向敵方縱深攻擊穿插的戰術,讓配備全威力武器顯得威力過大。而國火力不足,此時裝備給特種部隊或者空降部隊的衝鋒槍成了軍隊的寵愛,但該槍也暴露出對於中等距離目標而言火力足夠,但威力不足!因此在二戰後起以德國為代表的採用中等威力彈藥的突擊步槍成功的兼顧這兩種槍的作用,進而被大範圍的裝備,而二戰以後蘇聯更是基於這種步槍開發出了自己的AK系列!



美國軍隊向來以火力著稱,在二戰時期已經裝備了可以連續射擊的M1加蘭德步槍,這讓同等數量的美軍不考慮機槍時,火力遠超過德國士兵,因此美國在戰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對應的突擊步槍誕生!


嘟嘟超

先從步兵戰爭發展來了解分析,人類戰爭剛開始的時候是步兵之間的單兵戰爭為主題,無論是蠻荒木石兵器時代,冷兵器時代,還是火器初段時代。

那時候最求的是士兵的最大殺傷力,從火槍的出現和發展到二戰,槍差不多都是戰場上的主要力量。而且那時候的步槍的射速不快,結合這些特點需求,就要把槍的威力做到儘量大。

但是現在不同了,特別是軍事科技發達的國家,用步槍式的步兵戰爭已經是稍顯落後,正面戰場上的戰爭一定是現代化的戰爭,各種導彈飛機坦克的爭奪戰爭。而陸地上的戰爭是用坦克打開局面,才到駕駛戰車的機械化步兵,各種輕重機槍,火箭筒,狙擊槍,單兵導彈。最後才到輕步兵佔據對方陣營。這樣的機械化戰爭方式下,步槍的要求就要減輕重量縮短縮小化,以減少士兵負擔,方便步槍對戰車之類大武器的操作。


槍械的小口徑化,是從美軍M16和蘇制AK74為代表的步槍開始,突擊步槍走向了小口徑的道路。

而且小口徑步槍也有它的優勢,不見的使用威力就比大口徑的弱。

小口徑步槍的優勢:

1,初速高  5.56mm制式M16 槍口初速945米/秒,而7.62mm制式AK47 槍口初速為850米/秒。

2,後坐力低 後坐力低的步槍精準度更高,特別是在連射的時候小口徑步槍比大口徑步槍精準度高很多。

3,重量輕 小口徑步槍能帶更多的彈藥,特別是自動步槍射速快,能多帶子彈也是很重要,能有持續更久的作戰能力。並且現在步兵的轉備也能很多,有效減負也是好的。

4.提高侵徹力 雖然子彈動能小了,但是子彈也小啊,單位面積下的侵徹力大,也就是貫穿裡強!國產56式100米距離穿甲厚度為6毫米,5.56毫米槍彈可以達到10毫米。要知道現在單兵很多是配防彈服的啊,能打穿防彈服貫穿力才是王道。

5.殺傷力不弱! 小口徑彈丸進入人體後會劇烈翻滾,造成人體內部重大損傷,甚至留下一個不可復原的彈道空腔!子彈入口

子彈出口

(所以有人說38步槍不厲害的人,自己面壁去吧。若有機會問抗戰的士兵,他們絕對會選用38步槍而不用什麼漢陽造啊什麼的。)

步槍在戰場攻戰中已經沒有以前那麼重要,所以口徑適合需要就好,不一定要口徑越大越好。

不過現代有些地方,比如國外小武裝衝突,,比如美國在索馬里啊什麼的,只能派一些步兵或特種兵參加任務,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又不適用,步槍又成為主流。有些國家又在開發稍微中口徑的步槍,用來配合小口徑步槍使用。


真兄弟模型

如果說普通士兵列裝的步槍,的確如此。這是戰術思想決定的。

一戰及其之前,追求的是更遠,威力更大【遠距離一槍斃命】。步槍列裝的基本是全威力彈【大概定義(還有其他說法)是:彈殼長度超過50mm,口徑超過6.5mm,日本有坂步槍彈正好是下限。】。

一二戰一般的步槍最大口徑是法國的8×50mm【最早的無煙火藥步槍彈】,彈殼最長、裝藥量最多的步槍彈是美國的7.62×63mm【被稱為一二戰中,數據最好的步槍彈】,口徑最小的是日本6.5×50mm、意大利6.5×53mm和瑞士6.5×55mm【日本為了省料、意大利意識到威力不足,早早就換了。】

但是,一戰過後,由於坦克的出現,和專家研究發現絕大多數戰鬥距離在400米以內。德國轉而追求大火力。但是全威力彈的後坐力太大,無法做到單兵持握射擊。

後來一些德國科學家提出中間型威力彈,用減小裝藥量(減小彈殼長度)的方法減小後坐力、只滿足400m以內的戰鬥的彈藥,並研發出相應的武器。不過德國當權者覺得衝鋒槍和機槍的存在,不需要這個“雞肋”。

直到二戰後期,希特勒發現士兵對使用中間型威力彈的MP44找不絕口,立馬同意了大量生產,並從新命名為stg44,裝備stg44的部隊主要對付蘇聯,並且給蘇聯付出慘痛的代價。

蘇聯因此研發出M43中間型威力彈及其配套槍械SKS和AK47【前者成為中國的56半,後者是56衝。56衝退役後大量援助給了中東、非洲上千萬把,不過很多都頂著AK47的名頭。】。美國在越南被AK47教做人後,改用5.56×45mm【雖然只比全威力彈短了5mm,但是彈殼半徑更小】。

所以一二戰使用的是全威力彈,二戰之後流行起可以全自動武器,但是全威力彈後坐力太大,所以改用裝藥量、後坐力更小的中間型威力彈和小口徑彈藥,既可以連發,也可以減小士兵負重和後勤負擔。【但是一些特殊槍支還會使用全威力彈,比如狙擊槍、機槍。】


咱來了

二戰延續了一戰的思想,認為戰場形態以陣地戰,戰壕戰為主,步兵需要高射程大威力的武器,在戰壕對射中佔優勢,二戰後期德國率先發現步兵的戰場主要在城市中,巷戰遭遇戰佔據主導地位,需要重量輕射速快的武器,這就催收了世界上第一隻中威力突擊步槍STG44(也有稱MP44),戰後研究表明,二戰中士兵的傷亡範圍大都在400米以內,蘇聯在二戰中吃了STG44的苦頭,所以戰後發明了AK47,美國沒有意識到這點,只是把加蘭德步槍改成連發的M14,M14是一支很好的步槍,射程遠,威力大,精度高,只可惜生不逢時,在越南戰場上遇到了AK47。在這場以叢林戰,遭遇戰為主的戰場上M14顯得過於笨重,於是美國研發了第一隻小口徑自動步槍M16(也稱AR15),為了讓士兵攜帶更多的彈藥減輕士兵的負擔,各國分分拿出來自己的小口徑自動步槍,如蘇聯的AK74,我國的95。進入二十一世紀戰爭形態有發生了改變,步兵以乘坐車輛作戰為主,這就需要更短的突擊步槍,為了保持射程不變,在槍管不截短的情況下無託步槍是最好的選擇,如法國的法瑪斯,英國的L85,我國的95。近年的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由於地形原因,以及防彈衣的大量裝備,小口徑步槍的射程威力略顯不足,中口徑步槍又重新被提上日程。新一代的步槍要求模塊化設計,口徑彈藥可更換,以適應不同環境的戰爭。所以步槍的威力大小是以戰爭形態,戰場環境所決定的。


毅軒18

不請自來。二戰時期的步槍和現代步槍彈藥是不完全一樣的。拿二戰時期的德軍步槍來說,98K步槍用的是7.92×57㎜的全尺寸彈藥;現代步槍的鼻祖:stg 44突擊步槍,使用7.92×33㎜的中間槍彈(庫茲彈)。彈殼尺寸不一樣,發射藥裝量也就不一樣了。全尺寸彈藥射程800米;庫茲彈射程只有400米。兩者的殺傷力肯定是不一樣的。戰後,英國也裝備過發射7.62×51㎜全尺寸彈藥的突擊步槍,就是比利時FN公司的FAL步槍。結果發現全尺寸彈藥自動射擊時的後坐力太大,士兵根本控制不了。可是全尺寸彈藥射程遠,輕鬆達到600米以上。在沙漠地區、狙擊作戰(很多狙擊步槍都用此種彈藥)使用很合適英國在和阿根廷爭奪馬島的時候,FAL就很適合馬島戰爭。現今在中東地區,美軍還抱怨過M4彈藥射程近(5.56×45㎜的M193彈,射程400米),呼籲換裝7.62口徑彈藥的步槍呢。


黑鬱金香966

這個問題本身有些籠統。何為威力大?其實動能武器-槍支是有很多參考指數的。停止力,穿透力,射程,射速,精度,重量,穩定性,壽命等等。本就不能用一句威力大小來概括。從步槍來說,每個步槍的設計也有不同的針對性。卡賓槍(Carbine)靈活,但是槍管短使得出膛速度比較低,例如M4A1。戰鬥步槍(Battle Rifle)就很中規中矩,例如M16A4。精準設計步槍/狙擊支援步槍(DMR/SSR)多為在400-700米精準射擊用的半自動步槍,例如M14EBR,MK17SSR,栓動狙擊步槍(Bolt Action Sniper Rifle)為單發栓動,精準,且穿透力,停止力,精度都很優秀步槍,例如M40A3。上述所舉例的都是7.62X51彈藥及更小口徑的步槍,更大大口徑的就不舉例了。如果光是從威力,或者是停止力來看,上述舉例的戰鬥步槍及狙擊步槍都不會比二戰同類步槍差。最後再說一下,現代單兵武器的設計都是有針對性的,不能光從威力來看,最重要還是綜合情況和實用性。


Jason221745510

那個時候的步槍口徑是比現在大,因而也就在威力上、和射程都有了優勢,這是現代步槍都無法比擬的。
但是這是特定年代的產物,根本不適合現代戰爭。
現代戰爭是,一開始是各種火箭炮、導彈的重武器為主的較量,然後輪到輕火力去攻佔對方陣地,這個時候對步槍的射速,重量,射程都有了改變,要求射速高,重量低。
這就犧牲了原有步槍的射程和威力。
事實上,人體是一個很脆弱的東西,子彈的空腔效用太強,基本捱了一發後就失去戰鬥力了。你還想活蹦亂跳?沒門!

復興軍事

嚴格意義上來講,現代槍械的射程不僅不如二戰,甚至連一戰都不如,因為二戰步槍的射程甚至也不如一戰時的步槍當然,這裡主要講的是步槍。

如果追溯步槍的射程話題可能會扯到滑膛槍時代的排隊槍斃上去,但是不免太長篇大論,這裡主要簡單的從一戰開始談起,大家都知道,一戰最主要的特色就是戰壕和大炮,下圖為例。

顯示大圖

這張是一戰時的塹壕航空照,左上角的是英軍塹壕陣地,右邊和下面一大塊是德軍陣地,而中間那塊黑色區域則是當時所謂的無人區,英軍和德軍在塹壕裡隔著幾百甚至上千米的無人區互射,這種戰場場景下一把精度高、射程遠的步槍才是最好的選擇。

當時如gew98步槍、M1903步槍等,射程和精度均非常不錯。

但是到了二戰時期,首先要談談德國人,Kar 98K大家都知道這把步槍,他其實是Gew98的縮短款,槍管縮短,自然而然射程和初速也就下降了,這其實是戰爭風格改變的關係。

前面說到過一戰時期是塹壕戰導致了需要長距離並且精準的步槍,而二戰的戰爭風格已經不再是塹壕戰,尤其是德國,作戰風格是基於坦克-轟炸機和MG機槍展開的,步槍變成了一種輔助武器。超過300米的任務交給機槍、火炮或者斯圖卡就可以了。

德軍二戰機械化步兵

再者因為機械化步兵若拿著過長過重的步槍不利於在機動車輛上射擊和上下車,但這個時期,步槍所使用的的依然是較大口徑的全威力彈。

別說日本,日本的三八大蓋的確長,但只要想想日本當時的情況就知道了,機槍?雞脖子機槍幾乎是二戰最爛的機槍了,火炮?的確倒是有 但是沒成氣候,到是小巧的擲彈筒給我軍帶來了很大麻煩,但擲彈筒射程不遠啊,只是作為曲射武器來用而已。

因此,二戰中初步把步槍卡賓化展現出來的優勢也在現代輕武器上留下了重要的研發思路。

在越戰中,短小的M1卡賓明顯比初期M14那種長槍要實用

戰後、步槍的發展里程碑有AK-47的中間威力步槍彈-M16的小口徑步槍彈、以及無託步槍和M16的卡賓化M4突擊步槍。

可以看出步槍主要應用場景圍繞著火力和便攜兩點展開,二戰之後,各國都發現了步槍只要解決300米以內的戰鬥就可以了這個規律。更遠距離的戰鬥交給更適合的武器是現代戰爭的核心。而且現代一個步兵班組中,除了突擊步槍之外,總有人會帶著準射步槍(可以理解為狙擊槍)、機槍和火箭筒作為火力補充,坑不下的骨頭可以呼叫支援。因此現代步槍的設計理念就是能攜帶更多更輕的彈藥、自身輕、槍身短不礙事,射程在300米以內就夠,並且能夠在範圍內提供精確和有效殺傷的大火力為主。

有機槍有狙有榴彈發射器,還要你妹的長步槍

所以說,現代槍械射程和殺傷不如二戰槍械,沒毛病。


瘋狗的輕武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是因為作戰模式的不同。

二戰初期,作戰和一戰差不多。

而一戰期間,步兵交火的區域是很廣的。一戰沒有輕機槍,沒有基層的迫擊炮,沒有槍榴彈等等。

基層步兵部隊的主要掩護火力就是重機槍而已。但重機槍數量有限,又沒有輕機槍等其他武器,那麼只能用步槍充當輕機槍的角色。

所以在一戰期間,士兵普遍要練習400米到800米距離精確射擊。

這麼遠射擊很難,而且需要步槍擁有很大的射程,而我軍第一代的79式狙擊槍的有效射程也不過800米。

所以,一戰和二戰初期的步兵射程必須遠,那麼威力就必須大。不然你射程不足,豈不是被人壓制無法還手?

不過,進入二戰以後一切都不同了。

隨著輕機槍、迫擊炮、槍榴彈、擲彈筒、步兵炮等等各種遠程武器的大量裝備,步兵已經不需要在超過400米以外進行射擊。

實戰分析,超過百分之九十的戰鬥發生在400米內。

既然如此,那就沒有必要讓步槍保持那麼大的射程和威力,而可以提高步槍的射速和精度,以及彈藥的攜帶量。

所以,二戰就出現了德國STG44這種突擊步槍和美國M1卡賓槍。

這些威力較小、射程較近的步槍才是未來的潮流,實戰中的意義比傳統步槍大得多。

而解放軍在朝鮮戰爭以後,也迅速淘汰傳統步槍,開始裝備威力和射程較小的56式半自動步槍,也就是這個道理。


薩沙

二戰前的步槍口徑普通在6毫米以上,而現代步槍多數在5.5毫米左右,要說出膛動能的話,可能是二戰前的步槍高,但要說威力(殺傷力)的話,現代步槍完全碾壓二戰時的步槍。

原因在於現代小口徑步槍彈在飛行過程中處於一種“臨界”狀態,一旦擊中軟目標會產生劇烈的翻滾,在極短的時間內把大量動能爆發到目標中,這會導致很可怕的創傷,比起達姆彈的殺傷力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