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癌症」爲何越來越多?四大羣體抑鬱症的真正成因與療愈之道

“心理癌症”為何越來越多?四大群體抑鬱症的真正成因與療愈之道

三一養生·人體疾病真知課堂

張建銀(中醫扶陽派鄭盧醫學傳人、身心靈整合療愈師)

現今抑鬱症的患病人群日益龐大,世界衛生組織在日內瓦發佈的一份關於抑鬱症的最新全球統計報告顯示,從2005年至2015年的十年期間,全球受抑鬱症影響的人數增加了18%,導致的經濟損失超過一萬億美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超過3億人確診患有抑鬱症,接近50%被診斷患有抑鬱症的人也被診斷患有焦慮症。在中國,有超過5400萬人患有抑鬱症,佔總人口的4.2%,實際上未經診斷治療的抑鬱症人群將遠遠超過這一數據。據估計,當今世界上15%的成年人在他們一生中的某個時候會經歷抑鬱症。

“心理癌症”為何越來越多?四大群體抑鬱症的真正成因與療愈之道

筆者在上一篇文章 中,將抑鬱症分為陽鬱、陰鬱、陰陽鬱三大類。此文則直接論述抑鬱症的發病特徵:

1. 抑鬱症患者在發病前,普遍都存在腦部血液循環不暢,大腦供氧不佳的狀況,往往有頭部發悶、昏沉或頭痛的症狀;

2. 抑鬱症患者在發病前,普遍性格內向,不喜歡歌舞和戶外活動;

3. 抑鬱症患者在發病前,普遍缺少體力工作,抑鬱症很少發生在體力勞動者身上。

下面,筆者將從四大類群體來具體闡釋抑鬱症的成因、預防和療愈之道:

“心理癌症”為何越來越多?四大群體抑鬱症的真正成因與療愈之道

一.青少年抑鬱症:

筆者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發現,當前中國抑鬱症的發病表現出日益年輕化的傾向。在筆者親自診療過的抑鬱症患者中,年齡最小的只有12、13歲,而15、16歲到20歲左右的患者比例很高。這些低齡的抑鬱症患者絕大多數都是在校學生,從初中、高中到大學本科、研究生以至博士都有。在他們身上,筆者還發現了一個很值得憂慮的共同特徵,這些抑鬱症患者普遍都伴有狂躁症,帶有間歇性的暴力傾向,有的會在家中發作,有的則在診療時便對父母口出惡語,還有的甚至會通過刀具等危險物品來發洩,已經有了輕度的精神分裂傾向。

抑鬱症發病的低齡化,有著深刻的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因素。就家庭環境而言,筆者觀察,青少年抑鬱症患者的父親在性格上很多都較為懦弱,而母親則或是溺愛,或是強勢。總而言之,家庭親子關係的失序與教育方式的錯誤,是相當多青少年抑鬱症的重要誘發成因。

在家庭關係和孩子教育上,父親的角色絕不可以懦弱,須有陽剛之氣,在孩子面前有一定的權威(權威不代表不能與孩子做朋友)。當孩子出現不良行為,或者與母親發生口角時,父親一定要及時出面制止和教育。從國內外那些培養出優秀子女的精英家庭的經驗來看,良好的家庭環境需要民主,同時也需要家規,如果說以前中國的家庭是民主不足而家規有餘,那麼當代中國家庭,尤其是城市家庭的普遍現狀則走向了另一極端,民主(愛護)有餘而家規(訓導)不足,其弊端已經在這一代青少年的人格缺陷上體現出來。

現今的孩子可以說是整個家族的核心,從父母到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給予了過度的寵愛和縱容,使得他們形成了自我中心意識,很多孩子身上都有著唯我獨尊、飛揚跋扈的性格傾向,以至於這種失序的家庭環境給孩子造成了這樣的認知錯覺,認為他人和世界也都應圍著他自己轉。於是,當他們走進了學校和社會,客觀冰冷的現實來臨,自小形成的錯誤價值觀就會崩塌,而他們脆弱的心理就會受到極大的傷害。逐漸的,孩子出於自我保護就會形成逃避心理,不願在學校多待,不願與社會多接觸,這可以說是很多青少年抑鬱症的重要成因——這一類抑鬱症,也就是筆者在上一篇文章中所講的,由思想、情緒因素誘發的陽鬱。

這一類青少年抑鬱症的療愈,在根本的層面上,要在心理治療師和家庭父母的共同配合之下,幫助孩子糾正其世界觀、價值觀,使其思想意識能夠與所在的環境共振,讓其恢復自信,如此其抑鬱症才可能真正康復,否則再好的介入治療都是一時的緩解,不久後孩子又會陷入泥潭。

“心理癌症”為何越來越多?四大群體抑鬱症的真正成因與療愈之道

二.產後抑鬱症


據統計,大約 10 個產婦裡,就有1個會患產後抑鬱症(10%~15%),一半以上的女性會出現產後抑鬱的情緒(50%~80%)。在歐美,產後抑鬱症的發病率非常高。在國內,婦產科醫生和產婦首先關注的是產後的身體健康,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心理健康,重視程度遠遠不夠。當一位母親患上產後抑鬱症,其打擊是整個家庭,其自身與丈夫的幸福生活都將劃上句號,而更為嚴重的,是其孩子的養育成長與人生未來將受到巨大的影響傷害。

筆者在長期的臨床診治中,總結髮現產後抑鬱症同樣可以劃歸為陽鬱、陰鬱與陰陽鬱三大類:

陽鬱:產後,家庭重心轉移到孩子身上,母親突然失去了以往來自丈夫、長輩的關心疼愛,而自身也沒有做好擔任母親角色的準備,或經常承受責怪埋怨,其自我價值感便會出現很大的落差。在此狀態下,如果母親原本心理較脆弱,或者自我中心意識較強,就有可能出現抑鬱傾向,最終發展為抑鬱症。

這一類產後抑鬱症的康復,關鍵在於家庭給予的心靈關愛。從丈夫到父母再到公婆,都需要給予她們足夠的愛與關懷,彼此需要良好的溝通,能夠讓母親的情緒得以釋放和調和,在此之上,通過與心理醫師的互動,運用一些積極心理療法,其抑鬱症便能夠走向康復。

陰鬱:由於母親原本的體質偏失,以及懷孕臨產過程中發生的問題,導致產後母親身體出現氣血虛損瘀滯、經絡不暢以及骨盆、骶椎變形等病理變化,影響到其大腦供血供氧,腦神經遞質與生理激素分泌異常,誘發抑鬱症。

這一類產後抑鬱症的康復,首先需要進行產後骨盆和脊椎的調理修復,再通過中醫辨證施治,疏通經絡,益氣養血,改善臟腑機能,則其抑鬱症可康復。

陰陽鬱:即上述兩類的複合型,在療愈上,也同樣是上述身心兩個層面的結合。實際臨床上,陰陽鬱的產後抑鬱症佔多數。

“心理癌症”為何越來越多?四大群體抑鬱症的真正成因與療愈之道


三.高智商(高學歷)抑鬱症

筆者在抑鬱症的長期研究與臨床診治中發現,有不少抑鬱症患者都是高智商、或者高學歷的人,從名校的大學生到研究生、博士生,以至海歸的精英人才,很多都深受抑鬱症的困擾,其中女性比例高於男性。相比於其他群體,這一類抑鬱症患者往往更傾向於隱藏、壓抑自己的病情。這一類患者群體,很多都是成長於高知、高幹家庭之中,自小承受著父母家族的期望,教育嚴苛,自我個性受到壓抑,與周圍人際存在隔閡,有的則孤芳自賞,不善與親人、朋友、同事進行情感溝通。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大齡單身青年,逐漸封閉,最終走向抑鬱症。

筆者對於這類抑鬱症患者的療愈有獨到的經驗。這類群體的智力文化程度都比較高,單純心理介入治療效果可能不佳。筆者會通過一些方式帶他們融入自然,進行“狂熱”的舞蹈,融入到集體性的有氧靜心活動之中,往往能夠幫助他們獲得心理的療愈。

“心理癌症”為何越來越多?四大群體抑鬱症的真正成因與療愈之道


四.老年人抑鬱症

筆者在對老年抑鬱症患者的長期接診中,總結髮現,老年抑鬱症絕大多數都屬於“陰鬱”,也就是生理性成因為主。隨著年齡增長,身體老化,體內的臟腑機能與血液循環不可避免地出現衰退,造成大腦供血供氧不足,心神失養,昏沉萎靡,而導致抑鬱症。其治療思路比較簡明,即運用中醫內外治與導引術,幫助老人調理臟腑,改善氣血經脈,增強腦血氧供給即可,實際治療上還涉及到老年人骨盆、脊椎與顱骨的調理。

還有一部分老人,則是因為失去了配偶、子女,或者親人常年在外,無法照顧陪伴,使其日常生活孤獨乏味,缺少交流,最終誘發抑鬱症。這一類老年患者,可以入住群體式的養老院,如果經濟條件允許,也可以多參加夕陽紅旅遊團隊之類的集體活動,能夠與他人和自然互動,如此其抑鬱症將得到很大改善以至康復。

“心理癌症”為何越來越多?四大群體抑鬱症的真正成因與療愈之道


總體而言,各類群體的抑鬱症,都在筆者在上一篇文章中所歸納的三個類型之中,即思想、情感異常或精神打擊所導致的陽鬱,臟腑虛損、氣血瘀滯、腦血氧不足所導致陰鬱,以及以上兩種類型的複合即陰陽鬱。在此之上,運用傳統中醫內外治與現代心理療愈的結合,對抑鬱症患者給予正確的辨證施治,才能真正幫助其康復。

筆者在此真誠呼籲:廣大的抑鬱症患者、以及自我感覺有抑鬱傾向的人們,都切莫因此產生羞恥感,諱疾忌醫,延誤了最佳的療愈時機,讓自己和親人的生命走向灰暗和遺憾!同時也真誠呼籲:每個家庭成員都應關注身邊親人所表現出來的抑鬱傾向,及時關懷、引導和幫助他們!


如有任何問題,歡迎私信或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