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而复生”在它的身上首先实现了

在经历了一场大雨之后,在非洲村落中的一面泥墙禁不住风雨的冲击坍塌了,然而泥墙垮塌之后竟然有一条鱼从泥墙中破土而出,沿着满路的泥泞,这条鱼竟然游到了不远处的一条河流中,获得重生。这究竟是个什么鱼竟然可以在泥墙中生活多年又“死而复生”?


“死而复生”在它的身上首先实现了

我们都知道鱼是不能离开水的,而这条“鱼”不知道在泥墙中待了多久竟然还活着,并且依然有力量冲破泥墙,在泥路上游回河流。这简直就是生命的奇迹。

而这个“生命的奇迹”并不神秘,除了自身的生命顽强之外它还是不少人生命的希望。在非洲,有许多人在干季没有水源缺乏的时候,就会去淤泥中找寻它的身影,找到之后从肺鱼体内取出干净的水源:将挖掘出来的肺鱼对准自己的口,用力挤压,肺鱼体内囤积的水分便会流出,让人们解渴。


“死而复生”在它的身上首先实现了

它就是能在长时间缺水、缺食物的情况下,通过长时间的休眠和不懈的自我解救,一直等到终会来临的雨季,赢得新生的非洲肺鱼!


“死而复生”在它的身上首先实现了

远古时期的地球上就存在着肺鱼的足迹,肺鱼是海洋中的居民,因此被称为“活化石”。但随着地球的海陆变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肺鱼开始慢慢地由海洋进军到陆地,最终成为淡水生物。为了生存,肺鱼的呼吸系统也慢慢地进化,由腮呼吸演化为用肺呼吸。


“死而复生”在它的身上首先实现了

众所周知,非洲撒哈拉沙漠的气温常在42℃左右,加上降水稀少,就像一座火焰山。而肺鱼对这样的生存环境没有丝毫的畏惧感,就算环境再恶劣,它似乎已经做好了十足的准备。

当太阳炙烤着大地,水分不断蒸发,湖泊、沼池都变成干旱的土地时,肺鱼就用自己充满力量的腹鳍钻到带有水分的泥土中;当泥土的水分也没了的时候,肺鱼就像蛇一样,将自己蜷曲成一个圆形。


“死而复生”在它的身上首先实现了

这时,肺鱼身上就像安装了一个自动开关,从表皮上分泌出黏液,整个身体变得湿乎乎的,当然,这是肺鱼在进行自我保护,为了在干旱的环境中减少自身水分的蒸发。肺鱼还会在它的嘴角留有几个微小的气孔,来维持肺的日常呼吸,进入“夏眠”状态,等待雨季的到来。


“死而复生”在它的身上首先实现了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肺鱼都能等到雨季的到来。当地的居民遭受水源枯竭的痛苦时,藏在泥土中的肺鱼就会被挖出来,成为当地人的解渴物,要么“暴尸荒野”,要么成为居民的盘中餐。有时藏有肺鱼的泥土会被当地人打成土坯,用来建房子,肺鱼变成了土墙的一部分。如果运气好,雨季带来的水分就会成为肺鱼活下去的动力;如果运气不好,肺鱼只能利用自身的水分自救进行休眠,这样的日子竟然高达四年之久!


“死而复生”在它的身上首先实现了

但是每当雨季到来之时,就是肺鱼重获生命的开始!肺鱼的复活,就是生命的奇迹!“死而复生”是对生的迫切渴望。肺鱼顽强的生命力让我们敬佩又震撼,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生的希望。再坚持一下,就是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